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方兩千字聲明痛批美國發動貿易戰:將把世界經濟拖入危險境地

中方兩千字聲明痛批美國發動貿易戰:將把世界經濟拖入危險境地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美方污衊中方在經貿往來中實行不公平做法,佔了便宜,是歪曲事實、站不住腳的。」針對美國政府公布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稅清單,中國商務部12日晚發表聲明,以一系列數據與事實表明,美國單方面發起的貿易戰沒有任何國際法律依據。美國升級對華貿易戰的做法已讓本國企業忍無可忍,一些在華經營的公司直接向特朗普喊話:「適可而止吧!」表示抗議的還有美國國會。參議院11日通過一項尋求加大國會監督力度、限制特朗普關稅行動的決議,表達「對總統濫用貿易權力」的譴責。然而,美國依舊一意孤行,沒有停下對中國攻擊的步伐。在11日的一次世貿組織(WTO)會議上,甚至指責中國利用WTO身份為自身謀利益,占其他國家便宜。「美國為了自己利益而不顧其他國家利益推進貿易保護主義,這種做法才是對WTO最大的背叛。」日本富士電視台12日說。

中方兩千字聲明痛批美國

商務部12日晚發表的聲明超過2000字。聲明強調,美方出於國內政治需要和打壓中國發展的目的,編造了一整套歪曲中美經貿關係真相的政策邏輯,其指責中方漠視中美經貿分歧、沒有進行積極應對,是不符合事實的。「僅今年2月至6月,中方就與美方進行了四輪高級別經貿磋商。」商務部說,中方為避免經貿摩擦升級盡了最大的努力,事情發展到今天這一步,責任完全在美方。中方被迫採取反制行動,是維護國家利益和全球利益的必然選擇,是完全正當、合理合法的。

商務部強調,美國打貿易戰不僅針對中國,還以全世界為敵,將把世界經濟拖入危險境地。中國將繼續按照既定部署和節奏,堅定不移地推動改革開放,並與世界各國一道,堅定不移地維護自由貿易原則和多邊貿易體制。

商務部發言人高峰1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國的做法「把全球經濟帶入不確定性陷阱」。目前,中美雙方尚未就重啟談判進行接觸。

中國將如何應對美國挑起的貿易戰帶來的影響?「辦法總比困難多。」高峰表示,中方會持續評估企業所受到的影響,並鼓勵企業開拓新興市場,推動企業化挑戰為機遇,調整產業結構,並開展職業培訓等,以緩解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

「新戰場」

然而,美國沒有停下對中國無理攻擊的步伐。據美國彭博社12日報道,總部位於日內瓦的WTO11日開始對中國進行第七次貿易政策審議。在這個兩年舉行一次的會議上,美國駐日內瓦世貿組織代表謝伊要求「清算」中國的WTO成員身份,因為中國「利用這一身份成為世界上最大貿易國之一的同時,其由政府引導、奉行重商主義的貿易投資政策損害了美國利益」。他稱,WTO目前沒有提供所有必需的工具解決這個問題。

新加坡《聯合早報》12日說,這是美國首次提出中國利用WTO成員身份「占其他國家便宜」。法新社稱,WTO成為中美經濟對抗的「新戰場」。

「希望個別成員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更不要用過時的思維給中國亂扣帽子。」高峰12日對此這樣回應。英國路透社說,與會的其他國家代表大多認可中國為其貿易政策實現現代化做出的努力。

謝伊發言之前,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在審議會議上用一系列數據闡述中國自加入WTO以來在貿易投資領域的新進展:從2001年至2017年,中國貨物與服務貿易進口額年均增長水平分別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與2.7倍;2017年,在華外資企業在中國進出口總額中佔到44.8%的份額;2001年,中國對外支付的知識產權使用費只有19億美元,2017年已達到286億美元。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白明12日對《環球時報》表示,中國較好地履行了對WTO的承諾,甚至在不少方面超額完成。比如在160個服務業領域,WTO要求中國開放100個,而我們已經開放120個。美國的說法根本沒有道理。白明表示,美國的這種指責才是在謀求私利,它既想搞單邊主義,又想在道德上佔據優勢。

日本富士電視台12日說,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對日本、中國等國家加征關稅,這種做法本身違反了WTO倡導的貿易公平規則。特朗普政府為了美國利益而不顧其他國家利益推進貿易保護主義,這種做法是對WTO最大的背叛。

「特朗普,適可而止吧!」

美國官員對中國WTO成員身份大放厥詞的當天,美國參議院給特朗普的關稅行動迎面一擊。據美國廣播公司報道,參議院11日以88:11的壓倒性票數通過一項決議,要求國會在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加征關稅時發揮更大作用。也就是說,國會正在尋求限制特朗普的相關貿易舉措。

美國《華盛頓郵報》11日稱,這份決議並不具有法律約束力,是一個象徵性譴責。共和党參議員傑夫·弗雷克11日表示,參議院領導人允許就一項反對政府貿易行動的決議進行表決,這種事並不常見,「明顯是對總統濫用貿易權力的譴責」。《華盛頓郵報》說,長期支持自由貿易的共和黨人在反對特朗普貿易保護主義上邁出具體的第一步。

「適可而止吧!」美國《福布斯》雜誌12日稱,對中國20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清單公布後,在華美國企業11日向特朗普喊話說,他們已經失去耐心。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傅強恩表示,8月底,美國政府將就加稅清單舉行聽證會,他們將「盡全力阻止」。

12日公布的最新調查顯示,大多數在中國經營的美國企業反對特朗普的對華關稅政策。據路透社報道,上海美國商會在其中國商業環境年度調查中採訪了434家企業,其中近69%反對關稅舉措,僅8.5%選擇支持。就美國企業在中國面臨的挑戰方面,34%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政府對外資企業的政策有所改善,這一比例高於去年的28%;認為對外企政策惡化的受訪者比例從33%降至23%。「美方的徵稅措施會對包括美資企業在內的在華外資企業造成影響,我們對此深感遺憾。」高峰12日表示,希望美資企業多做美國政府工作,努力維護自身的利益。

美國的代價,中國的挑戰

《福布斯》稱,「2000億美元加稅清單」將會讓美國企業和消費者付出代價。在340億美元關稅目標中,中國商品佔美國相關總進口的7.1%;160億美元清單上,這一比例上升至13.3%;到了2000億美元清單,該數字接近21%。這意味著,美國找替代品越來越困難。

中美貿易摩擦同樣使得中國出口商面臨挑戰。美國阿肯色在線網站11日刊文說,從廚房電器到照明設備、玩具和其他工具,不少中國商家都表示來自美國的訂單出現減少的狀況。好在儘管美國約購買中國20%的總出口商品,但貿易在中國經濟中的比重正越來越低。

白明表示,美國加征關稅對中國的影響體現在,由於出口「門檻」被提高,一些公司被擋在美國市場門外。中國的反制措施也會給國內帶來一定影響,比如限制從美國進口大豆後,國內需求缺口須通過擴大種植面積、增加替代方案等途徑來解決。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1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美經貿摩擦令生產者的整體生產成本增加,導致經濟不確定性上升,進而減弱投資信心。「投資成本的上升可能導致部分跨國企業有意將部分生產線轉移至其他國家,或推遲投資計劃。」陳鳳英說,對於消費者來說,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升是大概率事件,消費個體的購買能力可能下滑,進而影響到整體宏觀政策。「整體來看,中國經濟有較強的抵禦能力,不太可能出現大規模衰退,但GDP受到的影響將很可能在0.2%以上。」

【環球時報駐美國、加拿大、德國、日本特約記者 張青 陶短房 青木 李珍 環球時報記者 蘇 靜 白雲怡 任重 王會聰 柳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2020選舉國民黨誰有希望戰勝蔡英文?台媒體人點名:只有他
美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中國移動進入美市場,中方回應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