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俄羅斯民族樂派·穆索爾斯基

俄羅斯民族樂派·穆索爾斯基

原標題:俄羅斯民族樂派·穆索爾斯基


樂林擷英|微課堂|活動預告|活動回顧|節日特輯


俄國民族樂派萌芽於18世紀末期,當時的代表人物有M.C.別列佐夫斯基(Boris Berezovsky)、博爾特尼揚斯基(С.Бортнянський)、漢多什金(Handoshkin)等,他們的創作關注俄國民間生活題材,音樂帶有一定的民族特色。19世紀初的俄羅斯音樂顯示出浪漫主義的傾向,歌劇題材偏好童話和民間傳說,追求豪華的舞台效果,音樂充滿多愁善感的情調。

19世紀30~40年代,格林卡的創作標誌了俄國民族樂派的開端。格林卡吸取了歐洲古典和浪漫樂派的成果,將專業的音樂技巧與質樸的俄國民間音樂相結合,使俄國音樂文化達到歐洲同等水平。格林卡與達爾戈梅斯基是俄國民族樂派的奠基人。


繼格林卡之後,俄國民族樂派的核心組織是「強力集團」。「強力集團」的作曲家們繼承了格林卡和達爾戈梅斯基的傳統,堅持現實主義原則,開拓民族音樂發展的道路;與此同時,柴科夫斯基的創作則把俄羅斯民族樂派的發展推向了頂峰;19世紀末,繼承俄羅斯民族傳統的代表作曲家是格拉祖諾夫,他的音樂渾厚飽滿,近似「強力集團」作曲家鮑羅丁的風格。



穆索爾斯基

穆捷斯特·彼得洛維奇·穆索爾斯基(Modest Petrovich Mussorgsky,1839~1881年)生於托羅別茨縣卡列沃村。其父是莊園主。6歲起在母親指導下學習鋼琴。1849年進聖彼得堡的彼得羅帕甫洛夫學校學習。1952年進入彼得堡禁衛軍士官學校,與此同時,他隨A.格爾凱學習鋼琴,並嘗試作曲。這年,他出版了第一首作品——波爾卡《陸軍准尉》(鋼琴曲)。1856年畢業後,曾在普列奧勃拉任斯基軍團充御前禁衛軍,並結識了巴拉基列夫、居伊、達爾戈梅斯基和斯塔索夫,這對他一生的藝術道路起了決定性的影響。1858年他脫離軍籍,在巴拉基列夫指導下專事作曲,並成為「強力集團」中最激進的成員。1850年代末至1860年代初,先後寫出一些管弦樂曲、鋼琴曲和歌曲,還為古希臘悲劇《俄狄浦斯王》寫配樂。1861年沙皇政府被迫宣布廢除農奴制後,他回到家鄉,將祖傳的土地和家產分給農民。穆索爾斯基的後半生在貧困中度過,靠替人鋼琴伴奏、教書和當小公務員糊口。總的說,19世紀60年代是他創作成果的豐碩期,他的民主思想和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充分地體現在他的作品中。1881年3月28日卒於聖彼得堡。


穆索爾斯基的創作涉及歌劇、聲樂和器樂等多個方面,主要有歌劇《鮑里斯·戈都諾夫》(Boris Godunov),聲樂曲《跳蚤之歌》(Song of the Flea)、《葉廖什卡的搖籃曲》、《兒童》組曲,交響音畫《荒山之夜》(Night on the Bare Mountain),鋼琴組曲《圖畫展覽會》(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等。他的歌劇取材於現實生活,以其富於民族特色的群眾場面,顯示了現實主義的藝術力量。其歌曲是穆索爾斯基創作的重要領域,他的聲樂作品繼承和發揚了達爾戈梅斯基的注重音樂與語言結合的傳統。


在這類作品中,不僅真實而客觀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鮮明而生動地刻畫了眾多的人物性格,而且傾注了個人的感情體驗,對人民的悲慘遭遇寄予無限同情。在藝術手法上,他創造出一種嶄新的聲樂朗誦式旋律,其音調和節奏的任何一點細微變化都與歌詞語氣和感情色彩密切相關。他總共寫了67首歌曲,包括多種的題材內容,有描繪貧苦人民形象的《老乞丐之歌》和《卡利斯特拉特》,有反映舊俄農民辛酸生活的《睡吧,農家的孩子》、《戈帕克》、《葉遼穆什卡搖籃曲》和《孤兒》,有針對社會陋習進行嘲諷的諷刺歌曲《神學院學生》、《跳蚤之歌》,有細緻描繪幼兒天真性格和心理的《兒歌》組曲,有表現平民階層飽經心靈創傷,深感孤獨絕望的聲樂套曲《沒有陽光》(Sunless)和《死之歌舞》(Songs and Dances of Death)等。


他善於吸取俄國民間音樂素材,採用生活中常見的音樂體裁和形式(如搖籃曲、進行曲、各種民間舞曲等),從而極大地增強了歌曲形象的真實性和生動性。穆索爾斯基在器樂創作方面留下的作品不多,但卻富有獨創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荒山之夜》和鋼琴曲《展覽會上的圖畫》,前者取材於民間神話傳說,它以構思新穎,形象逼真和色彩濃郁而引人入勝,成為了俄羅斯標題交響音樂的傑作。


《圖畫展覽會》(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是穆索爾斯基於1874年6月寫下鋼琴組曲,其靈感來自於一次畫展,畫展的作品是由穆索爾斯基一位已逝世的朋友哈特曼所畫。穆索爾斯基根據畫展創作了鋼琴組曲《圖畫展覽會》。全曲中分為漫步、侏儒、古堡、伊勒里宮的花園、牛車、蛋中的小雞、兩個猶太人、里莫日市集、墓穴、雞腳上的小屋、基輔城門樓10段。其中的「漫步」穿插於全曲,加強了作品的整體性。第一幅畫《侏儒》,這是一個侏儒邁著畸形的雙腿笨拙地走路,音樂緊張而怪誕,充滿震撼力的大鼓刻畫出侏儒的艱難步履和絕望、複雜的內心世界。第二幅畫《古堡》,中世紀的古城堡前,一個游吟詩人在夜幕中唱著他那純樸憂傷而又動人的歌,充滿了平靜地沉思冥想的氛圍。第三幅畫《杜伊勒里宮的花園》,此曲加的副標題是「孩子們遊戲後的爭吵」,這是巴黎一所王宮的花園,孩子們在花園裡遊戲著,吵鬧著,音樂充滿了盎然生機。第四幅畫《牛車》,描繪牛車不堪重負地艱難行進著,悲戚的音調錶現了農民的悲慘生活。第五幅畫《蛋中的小雞》,木管樂器與小提琴,使音樂活潑而極富幽默感,塑造出優美的舞蹈畫面。第六幅畫《兩個猶太人》,音樂形象刻畫了一富一窮的兩個猶太人,使作品具有了典型的社會意義。第七幅畫《里莫日的集市》,這是法國南部一個陽光明媚的集市,音樂構成了一個喧嘩熱鬧的市場景象。第八幅畫《墓穴》,沉重的、葬禮似的威嚴和陰森,有時又有著教室合唱般的效果。「漫步主題」的出現似乎是作者與亡友間的對話。第九幅畫是《雞腳上的小屋》,小屋的主人是俄羅斯童話中的妖婆。野性發作般的音樂橫衝直撞,表現了妖婆在樹林中飛翔的幻想景象。第十幅畫《基輔的城門》,音樂是一首莊嚴的頌歌,像巨人一樣氣勢宏偉,音樂在輝煌的音樂形象中氣勢磅礴地結束。《展覽會上的圖畫》以鮮明的音樂語言將視覺形象復活,同時又抒發了作者的真切感情,在和聲手法、曲式結構和鋼琴織體方面有新的探索。這獨樹一幟的作品吸引了許多作曲家為它配器,其中拉威爾的改編曲獲得了最廣泛的流傳。


穆索爾斯基主張音樂必須反映現實,表現人民的精神面貌,其作品具有民族性和獨創性。他受到以車爾尼雪夫斯基為代表的俄國革命民主主義思想的影響,他民主思想的傾向和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充分體現在他的作品中。穆索爾斯基對後來的印象主義音樂、表現主義音樂等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德彪西、拉威爾、普羅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維奇等人都從中受到不少啟發。


to be continued...


圖片來源://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穆索爾斯基


延伸閱讀

《西方音樂史簡明教程(附習題)》 田可文 編著


該圖書入選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


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TAG: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