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清並非發起人,又半路出家,為何卻能成太平天國的二號人物
楊秀清原來只是個燒炭工,並且並不是太平天國的發起人。也就是說,他是半路出家的。為什麼最後卻成為太平天國的第二號人物,甚至一度差點成為第一號人物呢?
(楊秀清的崛起)
原來,楊秀清腦子靈活,他抓住了兩個絕佳的機會。
第一個機會,在1846年。
1846年,正是鴉片戰爭過去了4年。
清廷和英國人打又沒有打贏,還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打仗要軍費,沒有打贏又要賠上一大筆錢。
道光特別摳門,把這些費用全轉嫁到老百姓身上。從上到下,層層盤剝,受苦的永遠是社會的最底層。因此,楊秀清這樣的窮苦老百姓,被壓迫的基本上沒有活路。
就在這時,馮雲山和洪秀全來到了楊秀清所在的廣西桂平。他們深入到對生活失去信心的窮苦老百姓中,宣傳由洪秀全創建的拜上帝教,並聲稱洪秀全是耶穌的第二個兒子。
楊秀清和許多的燒炭工,在馮雲山的鼓動下,紛紛加入教會。由於信眾太多,引起了地方政府的注意,馮雲山被逮捕入獄。洪秀全留下一句他要設法搭救馮雲山的話,撇下一干信眾,回了廣東。
一時群龍無首,眼看就要散夥。就在人心動蕩之際,楊秀清偽裝「天父下凡」,由於他能說會道,很快就穩定了信眾。隨後,他又組織大家捐錢,贖回了馮雲山。
馮雲山和洪秀全回來後,當然不能拆穿楊秀清的西洋鏡,因此楊秀清憑著跳大神,一躍成為了拜上帝教的核心領導人。
(統軍作戰的楊秀清)
第二個機會,在1850年。
清瘦的楊秀清並非驍勇之人,但他善於指揮調度。據湘軍將領張德堅說:「(楊秀清)於行陣機宜,山川形勢,頗能諳習。雖不讀書,罔知兵法,然皆譎詐機警,逞其毒焰,竟能成燎原之勢。」
正是由於楊秀清統軍能力出眾,又常以「天父下凡」來凝聚人心,因此,他在軍事和精神上都起到了很大作用。1851年,洪秀全封王時,他已經成功地排在了老革命分子馮雲山的前面。
此後,手握太平軍軍權的楊秀清攻長沙,打武漢,為太平軍開疆拓土的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除此外,楊秀清那招「天父下凡」 屢試不爽,不光能凝聚人心,還能為太平軍打氣。
特別是在馮雲山戰死後,楊秀清就成了資格最老的老革命,他不光是洪秀全的「天父」,還是組織里的萬能膠,因此成了太平軍中最有價值的一個。
(坐上二把交椅的楊秀清)
總之,楊秀清憑著「天父」的身份、卓越的政治能力以及天生的軍事指揮才幹,最後成為天平天國僅次於洪秀全之下的絕對核心人物。
(參考資料:《太平天國史》)


※和珅被拿下時不願認罪,為何後來看到此人主審時,立刻全坦白
※不僅朱由校是木匠皇帝,歷史上還有一位,而且手藝比朱由校好
TAG:張生全精彩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