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懷素和他的師傅

懷素和他的師傅

懷素是唐代著名高僧,也是我國古代著名大書法家。他出生在長安城南郊一個村莊。父親姓范,祖籍南陽。懷素幼讀儒學,聰穎過人。一天,10歲的懷素與母親同去大慈恩寺晉香,叩拜一畢,便在大雄寶殿外隨口吟道:

今來慈恩寺,

林花馥郁奇,

佛運隆越古,

色法萬世立。

不料,懷素這首小詩,卻被站在譯經院的玄奘大師聽見。 他從這首小詩中得知,這位小施主讀過自己所寫的《俱舍論》,並對他的「色法」學說很推崇。玄奘高興地走上前去, 詢問了這位小施主的姓名和住址,並請他到譯經院里去飲茶。臨別時,還特意贈送了一冊自己親筆抄寫的《俱舍論》。

不久, 懷素便來到大慈恩寺出家為僧,直接受學於玄奘大法師。由於懷素聰慧明敏,且又刻苦好學,學業進展極快,頗得玄奘器重。雖然年紀最小,但是已經超過了全寺眾僧,成為三百佛僧中的佼佼者。

懷素雖已成為僧人,但他畢竟還是個孩子,不時會露出他那頑皮、淘氣的孩子氣來。一日,玄奘在法堂講解《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全寺僧人個個參加聽講,唯有懷素未去。事後,一個師兄見他未去,責問他為什麼不去聽大法師講經,他十分誠實地說: 「我對《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永不開竅,聽也枉然。」師兄聽他這麼一說,非常生氣,斥責他不尊敬師父。懷素不同意師兄的說法,認為不聽講經與不尊,敬師父不能相提並論。因為他內心對師父從來是十分尊敬的。師兄則認為他有錯不願改,反而強詞奪理,對他嚴厲地訓斥,懷索則更加不服,要求找師父評理。正在這時, 玄奘走了過來,那師兄立即將懷素的過錯向師父訴說了一遍。懷素正要辯駁,玄奘見他委屈的樣子,笑了笑說道:「一切我都知道了,不去聽講,就未必對已不嚴,也未必學而不專。」他邊走邊說,「不去也罷,不去也罷!」玄奘知道他這位小徒,勤奮好學卻不循規蹈矩,悟解精徹但不拘一格。他今日不聽講經文,自有他的道理。

玄奘法師對懷素的寬容和理解,使懷素感動不已,他覺得自己不去聽講對不起師父,心裡非常愧疚,但他卻沒有去找師父認錯,只是拿來師父翻譯的《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認真地攻讀起來。一個多月里,他每日從掌燈時分讀到雄雞報曉,從日出東山又讀到暮色蒼茫。一部《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他讀過一遍又一遍,直讀到大徹大悟才罷手。後來,玄奘組織全長安城的高僧來大慈恩寺論經,小小年紀的懷素以他獨到的見解,力駁眾議,獨樹一幟,令眾高僧個個刮目相看,無不驚服。

幾年後,懷素拜辭了玄奘法師,隨道宣法師去灃德寺學習律宗。臨別時,玄奘書寫了「不循軌跡,隨悟而立」八個大字,作為臨別贈言送給了懷素。離開玄奘之後,懷索一直把師父的教導記在心裡,他博學眾經,獨創新論。不久, 他寫了《四分律開宗記》,由於立論精深,受到唐高宗李治的欽佩,派使者迎他住在長安太原寺東塔弘傳律宗。在太原寺中,他依據玄奘的《俱舍論》,寫了《俱舍論疏〉、《遺教經疏》和《遺教經抄》等多部經論,獨創了律宗新解。與南山律宗分庭抗禮,被稱為「東塔律宗」。他的學說得到宰相元載的崇奉,被大力提倡,風行於朝野。

懷素不但精研佛學,而且酷愛書法。他不但在經論方面敢於獨創新解,而且在書法方面也遵循玄奘「不循軌跡」的教誨,創立了中國書法史上的一支奇葩一「狂草」,開創了草書新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往北往 的精彩文章:

TAG:南往北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