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誰能玩轉更聰明的錢,講好更專業的投資故事?

誰能玩轉更聰明的錢,講好更專業的投資故事?

2018年,可能會成為一代中國創業者的收穫與狂歡之年。

在移動互聯網的浪潮中,中國在過去10年間誕生了總計超過150家估值超過10億美金的「獨角獸創業公司」。從共享服務、智能硬體到人工智慧,乃至消費、零售、出行等傳統行業,「小步快跑」的商業模式創新,正在參與塑造出更多美好生活的願景。

對於身處中國的投資機構來說,他們目前同樣站在一個樂觀的高位。金融危機的影響已經逐漸消散,金融生態體系日益健全,資金能以前所未有的效率流動起來。而市場上看起來最不稀缺的,就是有價值的創業項目,誰都有機會投出下一家明星公司。

身處這樣一個美好的時代,確實很容易迷失。

如果回看矽谷數十年的發展歷程,會發現技術理念、創業公司與風險投資的結合,遠比想像中要緊密、複雜,講究專業性。快速流動、投機入場的熱錢並不是創造Google、Facebook等偉大公司的絕對條件——比其他人更早地描繪出行業的終局態勢、看到項目隱藏在表象之下的成長潛力,並且用更全面的服務能力推動項目持續發展,才是投資機構的真正價值所在。

相比之下,中國的投資市場與創業生態幾乎同樣青澀,行業生態卻在過去數年中經歷了不少變化。究竟該如何更高效地利用資金、追逐什麼方向、構築哪些能力,才能在焦點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下持續獲得成功?在這些問題上,投資機構和創業者正在面臨同樣的考驗。

上述這些,也是《第一財經周刊》持續關注風險投資這個行業的重要原因。

在過去幾年的「創投機構排行榜」評選中,除了熱錢和回報,我們一直以來都強化關注了機構為創業生態提供的「增值服務」及其成果。在2018年,我們再次對研究方法進行了大幅更新,希望從以下5個維度出發,重新審視那些中國最優秀的風險投資機構是如何持續實現「自我進化」。

20%

募資表現

隨著大量優質公司進入後期發展或上市階段,中國的創投生態也正處於一輪重大調整期,「銀根緊縮」的趨勢不可避免。能夠在這樣的關鍵時期,繼續獲得優質資本的關注、乃至方向性的指引,本身也是機構專業能力的一種體現。

20%

團隊表現

專業的投資機構,核心即是專業的投資團隊。在上一輪創業熱潮中,關注的目光大多數時候都集中在了少數明星投資人身上。此次我們希望打破這樣的慣習,更多關注投資機構里的年輕人是如何工作,如何成長的。

20%

項目表現

在過去的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創投市場已經被數個「風口」呼嘯橫掃過。有些「風口」誕生了增長迅速的創業公司,也有受到熱捧的概念很快就被證明難以持續。我們選擇通過明星項目衡量機構能力,也希望藉此機會了解項目背後的行業研究方法論和判斷。

20%

投資表現

類似體育比賽,在培養投資機構能力的過程中,勤奮與時機同等重要。持續在市面上尋找項目予以投資,是最好的試錯考驗;而能看準項目的發展潛力,在關鍵時刻篤定加碼,則是頂級投資機構的慣例。

20%

退出表現

投資機構的價值,並不僅僅體現在品牌、方法論和概念把握能力等層面上。如果回歸到投資過程的本質上來說,實際的回報業績有多強、能否持續為股東創造價值,甚至可以被視作機構能力的唯一判斷標準。

我們將根據以上標準,衡量一批目前活躍於創投領域的頂級風險投資機構的表現究竟如何。相關評選結果將於8月9日在北京舉辦的「《第一財經周刊》創投機構排行榜發布會」活動上正式發布,屆時我們將公布此次評選的完整方法論、以及調研過程中所觀察到的重要行業變化。

我們期待生長於中國土壤中的投資機構,能夠通過持續的自我進化與創新,推動整個創投行業進入到更專業、可持續、以價值賦能生態發展的新階段。

如有投資機構有意參與此次評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周刊 的精彩文章:

萬千種理想生活都有一個理想廚房
越過所有中間商,小眾美妝如何去曲線進口?

TAG:第一財經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