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以人為本:家長期盼這樣的數字教育產品!

以人為本:家長期盼這樣的數字教育產品!

本文刊登於7月10日出版的國家級教育專業期刊

《中小學數字化教學》 2018 年第 4 期,原標題為

《我期待這樣「以人為本」的數字教育產品》

近年來,在政策的促進、技術的進步、觀念的轉變、消費的升級等多種因素的共同推動下,數字教育教學產品(包括網頁端和移動端)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悄然走進尋常百姓家。

作為一名教育領域的數字出版從業者,對行業的發展甚感欣慰;但同時,作為一名學生家長,我對數字化教學特別是一些學習平台的開發應用尚存的問題與不足,還是有一些隱憂。

也許我的體驗和感受不能

代表所有家長用戶,

只願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言,

對數字教育產品開發者及

教育部門、教師有一點參考價值。

整合優化:為家長課後輔導減負

2018 年「兩會」期間,「減負」話題備受社會關注。其實,家長也需要「減負」。我的孩子現在上小學一年級,在學校教師推薦或要求下,我的手機里裝了七八個學習類APP,如「納米盒」 「一起作業」「培育100」等。

這些APP,或輔助學生學習教材,或用於測評,或用於家校互動,或用於知識拓展,可以說是各有其用。

教材學習類的產品可以幫助學生預習或鞏固課堂內所學的內容,解決教師無法課後一對一輔導學生的難題,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幫助家長輔導孩子學習;

測評或知識拓展類產品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準確判斷對學科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或擴大某個學科的知識面,幫助教師節省大量批改作業的時間;

家校互動類產品為學校、教師和家長之間的信息溝通搭建了平台,促進了家校共育工作。

但不少產品也有需要改善和優化的方面:如在一些以測評為主的數字教育產品APP 上,有的練習題註明了有「解析」但點開後卻是空白;一些家校互動類產品很不穩定。

比如,春季開學前學校教師要求把孩子的寒假活動總結上傳到一個網站上,但這個頁面極難打開,經常蹦出一堆亂碼。我和孩子連續4 天試了不下20 次後,才發布了100 多個字,而圖片還是始終無法上傳。

如果在確定應用某一產品前,教育部門或學校聯合產品開發公司建立一套數字教育教學產品使用及反饋機制,組織信息技術和不同學科的教師、部分家長、學生試用一段時間,收集教師、家長、學生對產品的改進意見和建議並進行完善,也許上述使用過程中遇到的麻煩就可以避免了,也能更好地發揮數字教育產品的效用。

此外,用於課外輔導的數字教育產品如此繁雜多樣,教師和家長在體驗現代科技的新奇之餘大多有這樣的感嘆——有了單一服務,可不可以提供整合優化的集成服務呢?

很多家長可能都有類似的經歷:上班期間經常收到不同教師發自不同產品的通知,回家後卻忘了某條信息。

有一次,孩子都睡著了,我才想起來忘了讓她做英語教師要求在當天完成的測評練習。把她叫起來吧,於心不忍;不按時完成作業的話,又擔心孩子會受批評。糾結半天,我只能「冒充」孩子,幫她在APP 上讀了幾句英語對話、做了幾道選擇題……

對於孩子來說,學習不同學科甚至一個學科也需要在不同的APP 上完成,課內外各個學科的整體情況更無從得知。

可否考慮做這樣的嘗試:各級教育部門以學校為單位,建立起一個系統化、集成化的數字教育服務平台,把通過審核及評估的第三方產品或資源接入到統一平台上,最大限度地節省教師、家長、學生的時間和費用支出,幫助用戶更好地應用數字教育教學產品。

企業也可以從商業的角度建立數字教育產品應用的大數據監測評價及推薦系統,這也將利於優化產品生態。

大數據導學:為學生成長助力

使用了半年多後,我還發現,

目前大部分數字教育教學產品的開發和應用多是從產品的維度設計,還大都停留在幫助學生學習掌握各個學科的知識點這個層面上,這與目前國家及教育部提出的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各個學科各個學段的課程標準、「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等方面的要求和目標是無法完全匹配的,我們期待更加「以人為本」。

教育界目前的共識是,在基礎教育階段的教育和培養方向上,應該幫助學生成為具有人文底蘊、能對不同學科觸類旁通、能跨學科解決實際問題的全面發展的人才。目前,不少學校的教學方式還主要是灌輸式的,而不是引導性的。

在「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雙主體教學模式下,也有一些學校的課堂教學正在從「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變。要想做到「以學為中心」,就需要讓數字教育產品在課外充分發揮作用,教師的角色職能也需要隨之轉變,學生的學習也需要更加個性化和大數據化。

其一,數字教育產品應以教師為主導,並使教學嚮導學轉變。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舉辦的「第二屆全國中小學數字化教學研討會」上,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未來學校副主任曹培傑博士表示,核心素養引領下的課堂轉型需要推進深度學習,其五大要素是面向真實的情境、跨學科、打破固定的課時、靈活多元的學習方式、更加立體的評價。

「教」師也再不意味著只是教學的師傅,在時代轉型中,要做到以下三點:

讀懂學生,

做最了解學生學習需求的人;

設計課程,

讓知識在真實情境下融會貫通;

連接世界,

把最好的教育資源引向學生。

目前,大部分教師給班級學生布置的預、複習作業內容和完成時間要求都是相同的,要想做到「以學為中心」的話,

需要教師充分評估和分析每個學生的情況,

利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等技術,

應用數字教育產品對

全班學生進行分層管理,

甚至為每個學生設計個性化的學習方案,

讓學有餘力的學生

可以學習更精深的內容,

讓學有難度的學生

可以逐漸彌補自己的差距,

實現每個學生的個性化成長。

2018 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表示,在人工智慧時代,學校教師迫切需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當機器實現了海量存儲記憶,學校教育如果依然只重視簡單的知識傳授,讓學生背熟公式、年代等,那麼我們已經落後了。」

長江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院長黃榮懷近期在《中國教育報》撰文指出,教育變革的基本特徵是線上線下、校園內外的邊界日趨模糊,開放學習正在興起並使教育系統重構。

這就需要教師個體和學校、教育部門持續關注新技術和新產品,不斷實踐,找到適合教學和學生使用的數字教育產品,通過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利用信息技術把課堂內外的教學深度融合起來。

其二,以學生為主體,學習需要個性化和大數據化。

我們知道,在互聯網「知識大爆炸」的時代,只要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能力,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網路隨時隨地獲取公開的信息,而且社會在飛速發展中,許多靠死記硬背學會的知識已經是滯後的,關鍵是讓學生掌握去粗取精、運用知識的能力。

能不能利用信息技術,讓學生在學習各個學科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幫助他們找到「長板」,發現自己的興趣、特長優勢和適合未來發展的方向,而非僅僅補「短板」。

在2018 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人工智慧」也出現多次。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表示,「傳統的學校教育無法真正做到對每個孩子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但人工智慧帶來了這樣的機會,通過跟蹤記錄學生的所有學習過程,發現學習的難點、重點所在,從而幫助學生及時調節學習過程,量身定製學習計劃。」

作為家長,我有這樣的期盼:

利用信息技術,教育部門引導學校建立一套反映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評估制度或評價體系,從小學一年級入學開始記錄每個學生個性化的成長全過程,

包括學業水平、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興趣特長、社會實踐等內容,注重引導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並能通過大數據技術每個月、每個學期、每個學年把孩子的情況推送給家長。

最終,每個學生的綜合素質評估情況將可以作為高中畢業和大學升學的重要參考甚至關鍵依據。

忍得住破繭成蝶的痛,

才擔得起振翅高飛的美。

經過幾年的發展,

數字教育產品經歷了從無到有、

從少到多的發展過程,

下一步應該從多到優、從優到精。

我們期待教育部門和學校

能更多地介入,

整體統籌,建立機制,

提高教師信息素養和應用能力,

在家長們的全力配合下,

共同幫助學生更好地成為

「全面發展的人」。

以往推送,你可能也想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心edu 的精彩文章:

TAG:老心ed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