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學者建議給觀光客「水果折價券」解決水果過剩 台當局高度肯定

學者建議給觀光客「水果折價券」解決水果過剩 台當局高度肯定

【觀察者網綜合報道】台灣《聯合報》7月13日報道,台灣今年香蕉、鳳梨、火龍果輪番產銷失衡,引起社會爭議。學者建議,解決水果生產過剩,不如結合觀光,推出「水果折價券」,用島內的農產品及農產加工品吸引觀光客,讓外來旅客來台灣吃和買,促進觀光與消費。「農委會」及觀光局都認為可以研議。

「農委會」日前舉行第六次農業會議,台大員藝暨景觀學系教授、茶改場前場長陳右人建議,蔡英文當局與其用金錢補助南向國家觀光客來台觀光,不如把一部分經費轉成「水果折價券」。

「農委會」「農量署長」陳建斌認為建議具體可行,他高度肯定,列為會議紀錄並規劃中。他表示,農方須要先盤點哪個季節有什麼特色產品,及販賣點在哪裡,甚至可駐點在各大觀光飯店;這些觀光客來台,對於水果都是現金消費,現場就吃了,還會買伴手禮帶回去。

觀光局副局長張錫聰表示,其實之前也有推出「采果卷」,發送給來台的國際旅客,主要是希望把旅客帶到果園,讓旅客自己去採摘、品嘗,也可直接買回去,不只能夠促進產業,吸引旅客到台灣,也能夠推廣台灣的水果。他說,台灣水果是一大強項,將與「農量署」討論,如何用各種方案推廣。

茶改場前場長陳右人舉例,若提供每一名觀光客一千元(新台幣 下同 約合人民幣213元)的水果折價券,其中五十元可購買一公斤生鮮水果、讓觀光客在旅行途中享用;其他九百五十元額度,可轉換購買農產加工品、伴手禮,比如鳳梨酥、茶葉、烏魚子、香菇脆片等等,或慘與農業深度旅遊。

陳右人表示,每年來台觀光的觀光客,最多可到八百多萬人,只要有部分響應,來台吃、來台買伴手禮,發一千元券,觀光客可能購買三千、五千元甚至更多,台灣一年銷出去的水果量,絕對不會比這些觀光客短期間吃掉的量大。與其推外銷,不如透過觀光系統,直接把這些水果消費掉。

陳右人也建議,可讓合作的水果攤、水果行先來登記,由政府管理認證,經過系統檢核,讓行銷通路更有秩序、導入正軌,向觀光客保證,這裡水果都是衛生安全、政府認證,還能提升品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港台第一觀察 的精彩文章:

台教授:民進黨年底若選敗 賴清德將取代蔡英文成黨主席
台官員:歡迎陸客又要禁五星紅旗,台當局自相矛盾!

TAG:港台第一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