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孔子的這十句話,足以受用終生!

孔子的這十句話,足以受用終生!

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這是一句針對學習而言的經典名言,《論語》開篇就是這句話。強調學習新知識後,按照一定的時間去溫習,難道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嗎?俄國作家,高爾基講過:「我撲在書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在學習中,只有不斷地溫習,才能獲得書中的樂趣。因為閱讀一遍,很難把握書中隱含的道理,所以只有不斷的溫習,思考,才能獲得新的領悟。明白了這個最基本的道理,努力去做,我相信很多人都會學有成就。

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看起來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的話語,卻道出了人生真理。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相見,難道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嗎?

新時代的今天,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真正有幾個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春秋時晉國上大夫伯牙,出使楚國途中,在長江邊乘著月色彈琴。遇到了能聽懂他琴聲的鐘子期,兩人結拜為兄弟。次年,伯牙再次出使楚國,來到江邊卻沒有見鍾子期。四處尋找,得知鍾子期因為見了伯牙,心中高興,回家發奮讀書,想日後能和伯牙平起平坐。結果勞累過度,生病去世。

伯牙聞言,去往鍾子期墳前,大哭一場,為他彈了人生中的最後一次高山流水。彈完,將琴摔成兩半,一生不再彈琴。正是:「滿面春風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三,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真正有修養有道德的人,就是在別人不了解他的時候,並不感到氣憤和怨恨。

現實生活中,難免會出現被人誤會的情況。然而大多數人都會感到憤怒,人和人之間是有很大差別的,我們不可能讓每個人和自己的想法做法相同。良莠不齊的人群中,只要做好自己,就是最好的,而不是一味要求他人。

四,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千百年的古代,似乎除了明朝清官海瑞外,找不出第二個人來。自明清以後,科舉考試內容集中在《四書五經》里,結果考出來的舉人、進士,為官後,無人不貪污。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用輕罪重刑的手段懲治貪污,也無濟於事。

大清王朝在乾隆以後,從朝廷到地方,無人不貪。直到道光以後,一個百年王朝已經千瘡百孔,除了滅亡別無他路。

五,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孔子最喜歡的弟子莫過於顏回。他特別讚揚顏回不因環境的好壞而改變自己最初的夢想。吃粗實,喝涼水,住在簡陋的屋子,其他人是忍受不了的,而顏回卻依舊快樂。

人們常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可是現實中,人們往往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挫折的增多,大多都改變了自己最初的夢想。孩子的心是最真的,最純的,大人的世界卻都變得內心圓滑。這是社會環境改變了人們的行事方法。

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興趣是學習路上最好的老師,而並不是傳授知識的教師。如果能真正把學習當做一種生活的樂趣,且持之以恆,那一定能成為大師類人物。

唐朝大詩人李白,因為祖上造過反,且經過商。致使李白無法參加科舉考試,在他的人生歷程中,卻從來沒有放棄過讀書,正因為此,才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法國的盧梭,自小家貧,一生崎嶇坎坷。卻以堅韌的意志力堅持閱讀,最終成為了歐洲啟蒙思想家。

七,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無論我們身處何等樣的位置,都要向他人學習。唐朝韓愈講過:「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就是老師,也要向學生學習。俗語曰:「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和優點,我們每個人若果能做到學習他人的長處,而改變自己的短處,就是一個優秀的人。晚清名臣曾國藩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八,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一個人一生大概就是兩萬多天,荒廢一天,就荒廢萬分之一。久而久之,已是白髮蒼蒼。珍惜每一天,讓每一天都在充實和有意義中度過,這才是對生命的負責。

九,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只有學習和思考緊密結合,才能有所成就。學習不一定指在學校里的讀書,也指生活的經歷。我們如果只是經歷挫折,而沒有思考,同樣的錯誤照樣會重複出現。整天的只是思考而沒有實際行動,只會變得迷惘。

十,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一個人的成長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同的年齡階段,將會對人世有著不同的認知。

晚清名臣曾國藩,早年在朝廷只是一個文官。在四十二歲那年,母親去世,守制期間,太平天國大軍進入湖南。曾國藩奉命出山辦地主武裝,一介書生從未經歷過戰爭,更沒有見過血淋淋的屍體。

在不斷經受磨難之後,最後終於以堅韌的執著,攻克了天京(江蘇南京)鎮滅了中國歷史上的最大規模農民起義,成為中興第一漢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衿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子衿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