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父母吵架避開孩子=沒傷害孩子?你的格局應該是……

父母吵架避開孩子=沒傷害孩子?你的格局應該是……

「當父母吵架,應該關起門來或者讓孩子走開,不要讓孩子看見!」這是許多父母的觀點。

出發點是善意的,但孩子很難迴避事實:

1、父母吵架的高分貝聲波,會穿透門縫,孩子看不到父母憤怒的眼睛與扭曲的臉,他大腦的猜測,可能投射出更誇張的場景,讓他深感恐懼。

2、孩子被隔在門外,這種等待是一種煎熬,他害怕自己被父母拋棄,或失去爸爸或媽媽。

3、以往父母吵架給他留下的傷痛記憶,都被觸發,甚至產生疊加效應,讓他幼小的心靈不堪重負,在他的人格中留下永久的傷痕。

有的父母說,不當孩子面吵架,也不讓孩子聽見,那麼這樣行吧?

在家吵不得,在外面吵架更丟人,那熱戰不行,冷戰可以吧?

孩子是「嗅覺靈敏的動物」,父母的言行舉止中透露出來的信息,空氣中瀰漫的氣息,都會被他聞到。表面上他還在玩他的玩具,似乎漠不關心,而內心早已陰雲密布。

情緒就像感冒病毒一樣會傳染,孩子是家裡最敏感的一員,首先被傳染的,往往都是孩子。

而孩子的表現,也各有不同:

1、有些孩子會裝著漠不關心,埋頭做自己的事,或者躲開,找些事情做,把自己置身於局外;而實際上,他的內心很痛苦、很無助,期盼著戰爭早些結束。

2、有些孩子會大哭,這不只是害怕的表現,而是希望以哭來引發父母的關注,從而阻止戰爭的漫延。

3、有些孩子在戰爭停息後,會跑到媽媽面前說:我要爸爸!這是他看到媽媽佔了上峰,生怕爸爸會離開,向媽媽做的宣示。

4、有些孩子會在戰爭停息後,粘到媽媽身邊,因為媽媽佔了上峰,他在媽媽身邊,得到撫觸,會找回安全感;而他的內心,卻牽掛著爸爸。

孩子往往比大人有更睿智的表現,因為在這個階段,「家」是他的全部,他全身心地投入家庭關係之中。此時的孩子情商很高,對家人關係維繫的細膩程度,是大人們望塵莫及的。

我們在生活中,總渴望家裡每個人,都與自己保持一致,讓自己感到安穩與尊貴,而這不切實際,並略顯自私。

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不吵架,前提是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而控制前緒的前提是自己擁有怎樣的觀念:

1、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成長經歷、不同的經驗與見解,所以,想不到一起,才是正常的;

2、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官,對某種場景,看到的、感受到的,往往都是不同的一面,所以,看法不一致,才是正常的;

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個性,所以,表達方式不一樣、為人處事不一樣,才是正常的;

大人間的這種「不同」,給孩子揭示了世界的不同,讓孩子看到世界的多面性,讓孩子對世界了解更多,並由此建立了「求同存異」的包容人格、「另闢蹊徑」的創新思維。

當你經常處於被否定、失權威的動態之中,而又坦然相對,那麼,你給孩子的,不僅是「宰相肚裡能撐船」的大度,而且是多維的思維,是獨立的思考,他未來在社會將「海納百川」,擁有獨特的人生。

人越長大,往往越自以為是、固步自封,越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對異見水火不容;但是,有了孩子,人卻願意重回原點,願為孩子改變自我,從孩子身上獲得人生的感悟,可謂「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師」!

那麼,我們以孩子為契機,以愛的名義,給自己改變觀念的理由,從自我,給孩子一個和諧的家庭。

來源:周漢民老師

-End-

圖片來自網路,若有侵權敬請告知,會及時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柚子社區家園 的精彩文章:

隨意加量、別人經驗……兒童用藥 9 大誤區,快避開!
浦東一大班幼兒噎食致死,海姆立克急救法需普及!

TAG:柚子社區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