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養來襲,養殖場關停的背後,是散養戶的無奈,半年辛苦白費了
現在農村搞養殖的人不少,比較常見的就是養豬和養雞鴨,對於農民來說這是在農村自主創業非常不錯的一條路徑。早些年的時候,農村的養殖場比較少,養殖戶們也確實賺到了一些錢,隨著這個行業逐漸的被人們認可,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進來。養殖行業不斷的擴大,進而出現了各種亂排亂放的行為,對農村的環境造成了極大的污染。近兩年,國家為了整頓農村環境相繼出台了不少的政策,其中就包括禁養政策。
可是在禁養來襲後,大量養殖場關停的背後,卻是散養戶的無奈,半年辛苦白費了。禁養政策針對的主要就是農村養殖場,只要是不符合標準,破壞生態環境的養殖場,大都要面臨關停處理。禁養政策出台了之後,對農村的養殖戶們來說像是經歷了一場生死劫。各地的村幹部都在嚴格執行禁養令,關閉了很多的養殖場,搞得各地的養殖戶們都叫苦不迭。
農村的養殖場比較多,除了一部分規模大戶之外,很多都是養殖散戶。在環保政策沒有出台之前,這些養殖散戶們的日子過得還算不錯,可是禁養令一出台,他們的苦日子也來了。由於自己的養殖場規模很小,不符合國家的環保標準,又沒有資金安裝相應的環保設備,只能硬著頭皮關閉,眼睜睜看著自己付出的辛苦付之東流。
這幾年農村的環境污染嚴重,雖然並不都是因為農村人搞養殖所導致,但是大量養殖場的亂排亂放也確實對農村的環境造成了污染。而國家此次整頓農村環境,出台禁養政策,將不符合環保要求,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的養殖場進行關停處理,這本身是一個好事情,可若是從養殖散戶們自身出發來看,這對他們是巨大的打擊。
開一個養殖場並不容易,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精力,很多的養殖散戶辛辛苦苦了半年,最後連本錢還沒有賺回來,突然就面臨著關停處理,這無疑會給他們造成巨大的損失,面對這樣的情況,他們也是欲哭無淚。


※秸稈還田,濃煙沒了,卻帶來了草地螟蟲害,農民:這個鍋誰來背?
※花巨資建造的沼氣池,3大弊端顯現,如今被農民淘汰,專家:心痛
TAG:侃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