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性能or便攜 遊戲本輕薄化是必然的結果嗎?

性能or便攜 遊戲本輕薄化是必然的結果嗎?

在前幾年,「輕薄化」似乎和「遊戲本」沒有多大的交集。談起輕薄,各家廠商似乎對於商務本和超極本格外上心,但對於遊戲本卻並沒有硬往輕薄化方向去走,究其原因是第一遊戲本玩家幾乎都是學生,本子在宿舍一放,平常上課也沒有必要攜帶(我不是吹我上大學那會筆記本除了一次讓我摔壞了外就沒離開過我的上鋪),所以輕薄化自然就放在了一邊。

另一個原因就是散熱壓不住。由於遊戲本往往都有比較強悍的硬體配置,發熱量必然就大,所需要的散熱模組規格自然也就多,導致了整機的厚度增加明顯,這是物理規則誰也無法避免,要不然牛頓的棺材板可就壓不住了(我都被你們壓多少回了啊喂)。

早期版本的「外星人」厚度「喜人」

那麼到了「8102」年,技術革新的今天,遊戲本就沒有達成「輕薄化」這一成就嗎?你還別說,真有。早在2017年,NVIDIA就宣布針對移動平台推出Max-q設計,對遊戲本散熱大戶顯卡來說,通過改變其頻率功耗曲線來實現發熱量的進一步控制,從而減少筆記本厚度。

而各大廠商也紛紛推出了自己的輕薄款遊戲本(注意輕薄沒有打引號,因為是真的薄),這裡面很驚艷的當屬ROG GX501了,通過其轉軸處的墊起設計以及非常規鍵盤布局,成功的將遊戲本做成了輕薄本。

但是,筆者在這裡不禁懷疑起來,這可是遊戲本啊,我們到底因為輕薄而失去了什麼,遊戲本必須要搞「輕薄化」嗎?

從遊戲本的定位來說,首先需要的其實是性能。輕薄只是錦上添花的因素,縱觀現在市面上輕薄遊戲本來說,其實是有不少缺點的。

1、散熱差

雖然有Max-q和各廠商風道散熱模組等等的重新設計,但是不得不說,輕薄遊戲本的散熱效率還是不好的。遊戲本在體量上決定了其發熱量大的事實,在總體發熱量不變而機身又輕薄的狀態來看,市售的輕薄遊戲本在散熱上是堪憂的,一般這類遊戲本在雙烤之後鍵盤區會有某些地方在50度以上,這已經非常影響遊戲體驗了,而散熱不好將直接導致降頻,遊戲卡頓。

2、價格昂貴

廠家在設計輕薄遊戲本時,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來研究筆記本風道的合理性、主板的適配性等等,在研究後準備出產則需要開一套新的模具,這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因此市售的輕薄遊戲本價格都比較高昂,動輒15000+的售價著實會讓很大一部分人望而卻步(有些人說價格不是廠家的缺點而是消費者的.....emmmm......)。

某輕薄遊戲本售價

3、性能閹割

上面說了,輕薄遊戲本為了性能和發熱量的平衡會採用Max-q設計的顯卡,但是事實上Max-q設計的顯卡會在性能上有一定的缺失。拿GTX 1070舉例,GTX 1070>GTX 1070 Max-q>GTX 1060是不爭的事實,而體現在數據上GTX 1070 Max-q在性能上和完全版GTX 1070還是有一定的差距,而有的廠商為了保證散熱還會有一定的功耗牆限制,可以說是得不償失。

Max-q設計和「滿血版」的差距

總結:現在市面上已經出現越來越多的輕薄遊戲本了,排除那些打著「輕薄」幌子的遊戲本以後,我們可以看到輕薄化遊戲本會是以後市場的一個發展方向。誠然,消費者們願意看到一台性能強悍的同時還能隨帶隨走的遊戲本的誕生,但這也是在不妥協性能的前提下。或許,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廠商的努力,或許那種筆記本就在不遠的將來。等「完美本」那一天到了,我買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關村在線 的精彩文章:

漢能薄膜太陽能技術獲CESA最佳製造商技術獎
VR遊戲《Seeking Dawn》更新支持多平台多人互動

TAG:中關村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