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杜坤維:格力電器舉牌海立股份意在強化空調霸主地位

杜坤維:格力電器舉牌海立股份意在強化空調霸主地位

來源:金融界網站

風口的豬要想不紅都難,格力電器和董明珠就是如此,其舉牌海立股份引起資本市場巨大關注,格力電器舉牌海立股份究竟意欲何為?市場已經有諸多的分析,筆者認為格力電器在經過跨界挫折以後,正在回歸主業空調,希望進一步做大空調主業,成為行業霸主。

格力電器跨界一波三折。

一個企業做大做強了,經營多元化似乎是一個共識,像美國通用電氣就是多元化經營的樣板,格力電器在成為空調龍頭以後以後,也希望經營多元化。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接受騰訊採訪時表示,「我們有這樣的技術、這樣的能力為什麼不做多元化。有人覺得格力是因為多元化才造成業績下滑,那是他的猜測,一個人有沒有病自己最清楚!」

2016年格力電器披露,擬以130億元購買珠海銀隆合計100%股權。格力電器也將在原有的空調等家電業務基礎上增加鈦酸鋰電池、新能源客車和配套充電設施、儲能系統業務。同時,格力電器還將募資不超100億元用於標的資產的建設投資項目。但是這一方案因為投資者的反對而夭折。

從上市公司角度看,影響較難評估,因為此後珠海銀隆傳出了些許的負面新聞,在採取一些措施以後,雖然公司得到較大的發展,量產方面規模也不是很大,今年1-5月,銀隆新能源純電動客車銷量2304輛,排名全國第四,市場份額達到7.4%。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下半年,新能源客車市場迎來旺季,銀隆客車全年銷量將大概率突破1萬輛。

格力電器不僅跨界新能源汽車,也曾經跨界手機業務,但格力手機不是很成功,筆者孤陋寡聞,根本沒有見到過格力手機,搜索一下,據搜狐網,最終格力1代的銷量才5-6萬台,但到了格力2代,看看官網上的銷量,賣了不到3萬台,格力3代,董明珠自己也承認手機有點貴,但是還是認為質量好,沒有銷量統計。

格力電器舉牌一箭雙鵰

格力電器雖然跨界經營不怎樣,但空調做的是風生水起,令人佩服,2017年格力電器實現營業收入1482.86億元,同比增長36.92%,其中,空調產品佔比為83.22%,營收同比增長40.10%;生活電器佔比1.55%,營收同比增長33.95%;智能裝備佔比1.43%,營收同比增長1220.27%。。格力表示,2017年集團家用空調產銷量連續23年位居中國空調行業第一,連續13年領跑全球;商用空調國內市場佔有率連續6年保持第一,行業龍頭地位穩固。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在演講中表示,格力空調現今已佔據世界30%的市場份額.

根據《產業在線》數據,2016年格力家用空調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42.73%;根據《暖通空調資訊》數據,格力商用空調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16.2%,連續5年保持第一。據360豆丁網,2017 年前 10 月家用空調總銷量佔比達 31.13%,內銷佔比達 36.73%,穩居行業第一;2017H1 中央空調市佔率達 18.1%,行業第一。

由於16年和17年銷量統計數據口徑不太一致,無法準確判斷格力電器的銷量佔比變動,但格力空調銷量佔比被蠶食可能成為一個不得不面對的事實。在行業多元化受阻下,格力電器繼續發力老本行空調,奠定行業霸主地位的經營理念沒有錯。

空調核心配件就是壓縮機,控制住壓縮機就等於掌握了空調的主動權。

7月4日,格力電器公告,今年4月份以來,該公司通過二級市場不斷增持海立股份的股票,時長近一個季度,最終在今年7月4日把持有的海立股份從5%變成了10%。海立股份並非泛泛之輩,而是壓縮機的霸主,格力電器與海立股份是強強聯合,起到的效果恐怕不是1+1=2而是會大於2.

歷史上曾經有一家知名的彩電企業也希望通過控制彩電的關鍵部件壟斷彩電銷量,格力電器舉牌海立股份也是意在控制海立股份 的壓縮機,有媒體認為「進一步增持還是壓縮機產能考慮」,「看中海立股份定頻壓縮機」,畢竟壓縮機是空調最重要的零部件,也被稱為製冷系統的心臟,2017年,格力電器10.74億元的壓縮機採購來自海立股份。

根據產業在線統計及海立調查綜合分析數據,2017年中國轉子式壓縮機行業銷量1.78億台,較2016年同比增長27.86%。其中:自配套銷量占行業銷量比例達到61.48%,非自配套銷量占行業銷量比例已下降到38.52%。2017年,海立轉子式壓縮機銷量2,235萬台,佔據中國壓縮機行業12.53%份額;在非自配套市場,海立壓縮機以30.30%份額保持第一。可見控制了海立股份就等於控制了壓縮機市場的主要廠家,格力電器就掌握壓縮機的主動權,可以憑藉壓縮機壟斷供應進一步做大市場。

格力電器看中海立股份,可能不僅僅在家用空調,而是希望進一步拓展車用空調,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空調,在空調領域實現跨界做大。

海立股份稱,公司的新能源車用驅動一體化電動渦旋壓縮機為世界領先的驅動、泵體、電機一體化產品,在節能環保、舒適性、可靠性等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技術水平,打破了外資品牌的壟斷,海立股份還在2016年12月29日註冊成立了上海海立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持股75%。2016年海立股份產品在新能源客車領域市場份額約為20%,在新能源車乘用車市場份額約為16%,已佔據行業領先地位。2017年上半年,海立的新能源車用壓縮機發展未達預期,受國家新能源車補貼政策變化影響,1~6月實現銷售2.37萬台,同比增長8%。雖然增速下滑,但8%的增速還是很可觀的,是一個大市場。

舉牌以後格力電器調高了對海立股份的關聯交易額度,預計2018年對海立股份發生採購、銷售產品等日常關聯交易的總金額從25億元調整至80億元,新增額度達到55億元,占海立股份2017年營收的50%。可見格力電器想在空調領域大顯身手大幹一番,由於調整的關聯交易具體是車用壓縮機還是家用壓縮機不得而知,格力電器發力方向暫時不得而知,但一定會在財報中有披露。

據媒體報道,家電專家劉步塵認為,格力電器二次舉牌海立股份主要是兩個意圖。一是加強空調上遊資源(壓縮機)掌控,二是強化格力在汽車空調領域的產業布局。「海立在汽車空調壓縮機上比凌達要強。」

格力電器回歸主業,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地位,看來已經邁出實質性一步!在筆者看來,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界 的精彩文章:

蘋果前員工被指控竊取商業機密 自動駕駛圈暗戰不斷
小米破發,有接盤俠虧了45%

TAG: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