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傷,如何處理寶寶燙傷?怎樣避免寶寶燙傷
燙傷(scald)是由無火焰的高溫液體(沸水、熱油、鋼水)、高溫固體(燒熱的金屬等)或高溫蒸氣等所致的組織損傷。常見低熱燙傷,低熱燙傷又可稱為低溫燙傷。是因為皮膚長時間接觸高於體溫的低熱物體而造成的燙傷。接觸70℃的溫度持續1分鐘,皮膚可能就會被燙傷;而當皮膚接觸近60℃的溫度持續5分鐘以上時,也有可能造成燙傷,這種燙傷就叫做低溫燙傷。
小兒由於受好奇心強、對危險因素的認知能力不足的影響,在日常環境中存在危險因素時容易發生燙傷意外,重者可造成局部和全身嚴重傷害,甚至使患兒致殘、致死。夏季幼兒保健知識是很有必要的。寶寶們的成長需要多多的呵護,為了孩子愉快的度過炎熱的夏季,下面就看看夏天幼兒要注意什麼?
夏季里要防燙傷。把熱水瓶、熱湯、熱粥、熱油放在小兒碰不到的地方。洗澡時應先倒入涼水,然後再加入熱水,以免小兒誤入而被燙傷。
夏天,寶寶穿的衣服要選擇薄薄的、柔軟的、寬鬆的,透氣、散熱、吸汗性較強的棉織品;衣服的顏色宜選擇偏淡的,因為顏色越淺,吸收太陽的熱量就越少。 由於這時候的孩子體溫調節功能差,穿衣過多會影響散熱,夏季更易發生過多出汗而引起體溫升高即脫水熱或出現「痱子」。夏季穿簿衣褲就可以了,最好選擇寬鬆、吸汗、透氣、舒適的棉質衣服。有墊尿布的孩子尿布也不要墊得過厚、兜得不要過緊,以免發生尿布疹,更不要使用塑料布防止尿床,尿布要勤換,洗凈後要在日光下暴晒消毒。最好穿包住腳趾的涼鞋,以免腳趾受傷。
夏季穿衣較薄,易發生摔傷或燙傷,家長帶孩子時要遠離火源、熱源和電源,也不要將孩子單獨留在浴盆中以免溺水。
如何有效預防兒童燒燙傷;
兒童燒燙傷具有可預防性,兒童的好奇心強,對危險缺乏意識是導致意外傷害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良好的宣教是主要的有效預防措施。同時,對於一些危險因素如火、熱液、酸鹼、電等的管控也是必不可少的家庭預防措施。
精神狀況變化
半歲以內:患兒會出現反應不敏捷、不哭、不吃奶,嚴重時還有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昏迷;
≤2歲:患兒有可能會出現精神萎靡、想睡覺、夢中哭鬧等癥狀,有時也表現為興奮、煩躁、摸空、四肢和頭部亂動甚至驚厥等現象;
>3歲:患兒可能表現出幻覺,妄想或吃得多等與成人相似的敗血症表現。
如何減輕燒燙傷損傷程度;
燒燙傷的主要致傷因素就是熱力的損傷作用,因此受傷早期最有效、最簡單的減輕損傷程度的方法就是―持續冷水沖洗創面15-30分鐘,降低局部組織溫度。創面不要外用有顏色的物質如醬油、醬、泥灰等,以防治創面感染,加重損傷程度。
小兒燙傷的救治
炎熱的夏季是小兒易被燙傷的高峰期,這是由於小兒好奇心強,什麼東西都想動一動,而自身神經肌肉系統調節功能尚未發育成熟,動作不協調,迴避反應遲緩,再加上夏天孩子穿衣少,皮膚裸露部位多所致。燙傷往往給小兒帶來肉體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甚至直接威脅患兒的生命。
燒燙傷的基本病理生理過程;
燒燙傷創面深度按淺至深分為:一度、二度(深二度、淺二度)、三度。一度、二度損傷創面大多能自然癒合,時間約2-4周左右,三度創面往往需輔助手術植皮治療。對於燒燙傷面積較大的患者,其治療過程相對較長,往往需經歷休剋期、感染期、創面癒合期、瘢痕防治期、後期整形期等,治療時間跨度有時長達數年。
孩子燙傷早起治療
小面積燙傷,治療重點在創面本身。對懷疑存在中度以上的燙傷或伴有頭面部、會陰部燙傷的病孩,均應收住院治療。處理時應注意保護創面,保持呼吸道通暢,並迅速建立靜脈輸液通道,使用鎮靜和止痛藥物。邊輸液,邊估計燙傷面積和深度,測體重和預算休剋期輸液量(可先輸入電解質液如林格乳酸鈉液或葡萄糖鹽水);並進行血生化檢測。對於大面積燙傷或會陰部燙傷,還應留置導尿管,並測定每小時尿量和尿比重,預防破傷風和感染。


※對待寶寶不要事事都小心翼翼,這幾件「狠事」會讓寶寶長得更健康
※寶寶常吃這2種「輔食」,可能會抓住腦力「發育期」,卻都忽視了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