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的集團:等待市場給予更高的安全邊際

美的集團:等待市場給予更高的安全邊際

來源:阿甘社區

作者:菠蘿

投資是一個不斷等待的過程。發現好企業後等待安全邊際的出現,買入股票後等待企業成長和價值回歸帶來的回報。

毫無疑問,美的是中國為數不多,且擁有全球競爭力的好公司。所以,問題並不是要判斷公司好不好,而是值不值。

觀點

目前估值不便宜,公司目前的市盈率將近20倍,與歷史對比處於高位,估值並不便宜

業績增速預期應保守,公司2017年的高增長不是常態,所以業績增速預期不應太樂觀

等待 PE 下調至 11-12 倍(下限 9 倍,極限 13 倍),把業績增速降低到 5%,才具備更高的安全邊際

PE11 倍、12 倍、13 倍,分別對應的價格是 32.43、35.37、38.32 元,如果考慮到每年 1 元的分紅,分別是 33.43、36.37、39.32 元

所以 36 元以下可以考慮開始建倉,33 元以下更可以大膽買入(39 元以上是極限價格不會考慮買入)

然而,要跌到這個價格也不容易,甚至上漲的可能性也挺大,說不定永遠跌不下去。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一些運氣,希望在近幾年內發生

一、選擇公司的理由

上市以來從沒有虧損過;

行業未來 5 年能保持較穩定發展;

公認的好公司,其品牌深入人心護城河高 ;

管理層靠譜,最早一批實現職業經理人運營的公司,市場前瞻和管理理念顯示出明顯的優勢:

a、公司歷史上所有高管,都是內部培養,目的是保持文化切合度。所有高管基本於1992-2012 年間加入公司,管理層穩定性高;

b、前任董事長何享健(合計持有公司 35.95%股權,是第一大股東)已 76 歲高齡,已退居二線,並與 2009 年交班給方洪波。而方洪波目前 52 歲;

財務指標優秀:

a、各項指標優異,特別是應付賬款平均 60 天,應收賬款 25 天,意味公司可以佔用供應商的錢來做生意。 存貨周轉天數 40 天,非常短,不容易發生存貨跌價;

b、ROE 優秀且平穩;

c、現金流及償債能力方面沒有明顯隱患(2017 年資產負債率約 70%,表面看很高。但實際上有息負債率(長短債+債券)長時間維持在 5-10%。而 2016 年由於 290 億併購庫卡,導致長期貸款多出很多,飆升到 15%。但這是特例。所以,公司實際負債率是不高的,償債風險是可控和穩健的);

主營業務清晰強健容易理解:世界 500 強,國內家電產業鏈龍頭,家電細分領域前三。

2017 年公司產品網銷排名,如下圖所示:

二、美的集團

2.1 業務

公司核心業務包括 3 大塊:空調 + 消費電器(冰箱、洗衣機、小家電) + 工業機器人。

其中,2017 年空調占業績 40%,消費電器占 41%,工業機器人占 11%。

公司冰箱業績通過 A 股上市公司小天鵝實現,工業機器人通過德國上市公司庫卡實現。

公司國內銷售佔比 57%,國際 43%且佔比越來越高。

2.2 公司歷程

1968 年,公司創始人何享健帶領 23 人籌集 5000 元創業,生產塑料瓶蓋等製品。順德縣政府從開始都是主要重要股東。

1980 年,公司轉型進入家電領域,從電風扇開始,其次是空調。並註冊「美的」品牌。

1990 年,公司收入破 1 億,並與 1993 年 A 股上市。公司募集 1.2 億元,IPO 時整體市值僅 7.4 億元,PE=8。

2001 年,公司進行 MBO,順德政府完全退出,何享健變為第一大股東。這是公司治理是好事。

2001 年,公司產品覆蓋大而全,幾乎覆蓋所有白色家電,再加上競爭加劇,導致公司盈利質量變差,價格戰。 直到 2005 年,方洪波帶頭檢討,並砍掉了 N 多非核心業務,並確定聚焦:空調+冰箱+洗衣機的戰略。

2006 年,公司引入戰略投資人,這些人的作用未知,但名氣都很大,包括耶魯+比爾梅琳達基金。

2009 年,何享健退位,年輕的方洪波(當時才 42 歲)變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 2013 年才被賦予公司股票,到 2017 年,累計獲得股票市值 72 億,年薪760 萬。

2012 年,美的集團進行整體上市,原美的電器發行股票吸收美的集團。所以整個盤子和市值變大了。

2015 年,A 股遭遇暴漲後的熊市,公司在低位精準回購 10 億元。這期間也是公司近3 年的股票最低價位,可謂精準回購,對股東價值是好事,可惜回顧金額太少。同年,明星投資人小米+高瓴資本也參股公司。

2016 年公司大手筆 290 億人民幣併購德國庫卡。

2017 年,公司銷售規模首次破 2,419 億,盈利 186 億。

2018 年 7 月公司發布公告計劃回購部分社會公眾股份,回購股份的價格不超過每股 50元,資金總額不超過 40 億元。

2.3 併購歷史

公司是併購和多元化方面的老司機,期間成功和失敗案例均不少,但成功居多。

主要併購案例包括:1998 年投資萬家樂(空調壓縮機),2001 年投資日本三洋磁控管工廠,2003 年投資雲南+ 湖南客車(造車),2004 年投資榮事達(冰箱),2005 年投資春蘭(吸塵器),2008 年投資小天鵝(洗衣機),2012 年開始加大海外投資(印度、巴西、阿根廷、智利等),2015-2016 年投資德國庫卡(機器人),東芝白電、義大利 Clivet(中央空調)。

其中,最成功併購包括:小天鵝(洗衣機)+榮事達(冰箱),這確定了 2013 年開始,公司重新聚集核心業務: 空調+冰箱+洗衣機。

而近期重大併購案是德國庫卡(機器人),結果有待觀察,細節另行說明。

2.4 歷史主要增長驅動力

公司因素

1)品牌力強,美譽度高,產品定位中高端,直接提升毛利率;

2)規模效應,直接提升毛利率;

3)渠道能力極強,通過自營+第三方家電商超方式,實現一二三四線城市 100%全覆,外加電商渠道全覆蓋;

4)積極拓展海外市場,43%銷售來自海外;

5)頻繁的國內外併購,好多次 資產+業績提升,其實都是通過併購實現;

市場因素

1)從 1980 年開始,基本上連續踩對了中國經濟發展周期。從最初人口紅利,到現在的消費升級,到未來堅實的 16 億台存量白色家電的替換市場,都是最堅實和可持續驅動力;

2)白色家電市場從開始混戰,到目前格局非常清晰,就幾家巨頭在玩。市場長期內不太會有新的進入者。這種格局對行業有利,大家都有錢可賺;

但要注意,這種高速增長是否還能長期持續+保持高速。公司空調增長明顯放緩。而且很多增長都是通過併購實現的。

三、多少錢的價格才有更高的安全邊際

投資的獲利根源無非兩個方面:利潤增加 + 估值(PE)水平上移,前者是個體因素的累加,後者是投資者情緒的反應。

就美的而言,我們從業績和估值兩個方面測算一下:

業績方面,假設 2018 年業績增長 5%(後面會解釋為什麼這麼假設),2018 年 EPS 大約是:2.81*(1+5%)=2.95 元。

估值方面,假設 2018 年大環境為 3000 點水平。

那麼,回顧一下美的集團在 2015 年 3000 點和 2014 年 3000 點時對應的靜態市盈率是多少,前者反應的是悲觀情緒下市場給出的估值,後者則是樂觀情緒給出的。結果是:

2015 年 3000 點對應 2014 年業績 PE 大約是:8.70 倍;

2014 年 3000 年對應 2013 年業績 PE 大約是:13.10 倍;

兩個 PE 中和一下,相加除以 2,得出中性 3000 點,PE:10.92(也假定 2018 年 3000點時平衡市,不過分樂觀也不過分悲觀)。

得出結論:用中性 PE10.92*2018 年 EPS2.95 = 32.21 元。

若加上每年分紅的 1 元價格為 32.21+1=33.21 元。

同理 PE11、12、13 倍分別對應的價格是 32.43、35.37、38.32 元,如果考慮到每年 1元的分紅,分別是 33.43、36.37、39.32 元。

結論:33 元以下價格具有更高的安全邊際,12 倍 PE 即 36 元可以考慮建倉(39 元以上是極限價格不會考慮買入) 。

四、關鍵解釋

增速解釋:為何假定 2018 年業績增長 5%?

整體原則是偏保守的預計,你可以設定為 10%的增長甚至更高。這個因人而異,沒有對錯。

公司凈利率下降,利潤增速會放緩。公司 2010-2016 年複合增長率收入 6%、凈利潤 16%;(個人認為 2017 年增速 51.4%不是常態所以剔除計算)。

利潤增速高於收入增速主要原因之一是公司三項費用占毛利率比例,從十年期 80%降低到 70%,是不小的進步。這使得凈利率得到提升。

但是隨著公司合併庫卡集團、東芝家電導致營業+管理費用在 2017 年度飆升,公司凈利率也由 9.97%降低至 7.73%,如下圖所示:

綜上,隨著公司凈利率下降,費用穩定,利潤增速有可能會靠近收入增速,為了增加安全邊際,參考 2010-2016 年收入複合增長率 6%,設定未來利潤增長率為 5%。

公司歷年很多增長都是通過併購實現的,但要注意,這種高速增長是否還能長期持續 + 保持高速。 需記住常識:沒有東西能無限增長,到一定規模後,體量越大,增長越難,即使有,那也是癌症。

結論:為了增加安全邊際利潤增長率設定為 5%。

五、等待 PE 下調,但也有買不到的風險

這個方法也有硬傷,就是歷史的 PE 並不能作為永恆的基準來看,所以要跌到這個價格也不容易,甚至上漲的可能性也挺大的,說不定永遠跌不下去。需要有足夠耐心和一些運氣,希望在 2-5 年內能發生。

而類似的好時機,歷史上發生過至少 4 次。

從美的估值的歷史來看,PE20 倍水平,PB5 倍。該比率在上市後 25 個年頭,共發生過 7次。從統計結果看,如 PE 高點買入,平均被套 2-7 年,或投資收益大打折扣。美的 PE 如下圖所示:

從市場預期來看,部分投資人認為美的因收購 KUKA 之後已經升級為智能製造的高科技企業,估值理應提升。

那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KUKA:

庫卡是世界四大機器人公司之一,是德國上市公司,其餘三家為瑞士 ABB、日本發那科、日本安川電機。

KUKA,2017年,收入271億元人民幣,凈利6.9億元,毛利率 20.4%,凈利率 2.5%,ROE=10%;

2017年初,美的收購庫卡81.04%股權,對價37億歐元(約 290 億人民幣)。加上去年13.51%股份,累計持有 94.55%。

交易時,要約 115 歐元/股,溢價 36.24%,併購時 PE 高達 40 倍。估值非常高。

KUKA財務情況:

從財報看,庫卡的 ROE 還行,約 10%,但比對市值,確實很高。市場預期機器人未來年增長 20%,但能否給庫卡帶來同樣的高質量增長,是另外一回事。

在整個產業鏈中公司主要客戶主要為知名的大型製造企業,客戶比較強勢,KUKA 的議價能力並不高,從公司毛利、凈利水平也大概可以看出來。KUKA 財務概況如下圖所示:

收入構成,如下圖所示:

公司判斷:

對於工業機器人,市場一致看好。驅動因素是人工成本越來越貴,及對效率提升和精度要求;

機器人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歷史預測與實際基本相符;

庫卡的賬面收入及利潤增長尚可,但自由現金流堪憂,過去 8 年累計盈利 36.2 億,但自由現金流累計為-13.8 億,財報解釋是研發相關投入。

同行業對比來看:

瑞士 ABB:

2017 年,ABB 公司 PE=22,收入 2,278 億,利潤 147 億;

ABB 歷史 4 年收入和利潤放緩,甚至下滑,但核心盈利能力很強。體現在凈利潤率明顯高於庫卡,約為庫卡的兩倍 6%;

所以,ABB從收入規模和利潤看,都庫卡的10倍好,且現金流能力很強;

現金製造能力強,收入幾乎全部轉化為現金流,且投資支出僅為經營流入的1/3;而現金分紅達 50%。

日本發那科 Fanuc:

2017年,Fanuc公司PE=30,收入322億,利潤77億;

幾年收入及利潤下滑,但核心盈利能力強,凈利率25%,且現金流能力強;

若干指標均強於庫卡。

日本安川電機:

2017 年,公司 PE=31,收入 294 億,利潤 26 億;

核心盈利能力強,近四年凈利率6-7%,且現金流能力強;

若干指標均強於庫卡。

庫卡併購總結:

併購價格太高,PE 高達 40 倍;

現金流太差,常年倒貼巨額現金流,雖然利潤增長的;

當期庫卡質地並不好,但也是美的唯一可選項,因為其他三個太大太貴。

作為投資來看,一定要考慮各種的可能性,不能僅因 KUKA 就大幅提升自己買入的估值。

在公司 2017 年業績增速和估值水平都處於高位時進入,相當於在戴維斯雙擊後進入,未來可能會面臨戴維斯雙殺的風險。

結論:等待市場給予更高的安全邊際,但需要耐心和運氣。

六、假設有機會買入卻遇到熊市

反算一下 33.21 元對應 2017 年動態 PE(2.95 算)是 11.83 左右,算是公司歷史 PE 較低估值了,(看 choice 數據,公司 13 年以來最低是 8 倍多,13 年之後基本沒有低於 9 倍過)這是潛在被套空間。

第二,假設未來真的遇到大熊市,4-5 年估值維持在 11 倍左右就是不漲,因此,在一種悲觀的情況下,對估值提升不能給予過多的期望,而只能更多以來獲利的另一個天平:自身的業績積累。

比如假設未來 4 年就是熊市,2000 點就是 4 年市場的高位,那麼,還是以美的為例,我們進行如下計算:

2014 年市場 2000 點區間,美的的動態 PE 也在 10 倍以上,我們還取 10.92 倍,進一步比較謹慎的態度估算未來 4 年美的的業績增長可能性:

2017 年 EPS2.81,2018 年 EPS(按增長 5%算)=2.95

2019 年(按增長 5%算)=3.10

2020 年(按增長 5%算)=3.25

2021 年(按增長 5%算)=3.41

假設 2021 年市場最多給 10.92 倍的動態 PE 估值是:10.92*3.41=37.28 元 。

按買入預期價格 32.20 價格來算,每股獲利 5.08(不考慮分紅),總收益率 15.8%;若考慮四年分紅為 4 元,每股獲利 9.08,總收益率為 28.2%。

結論:即使 4 年熊市 33 元以下價格也可大但買入並長期持有。

七、風險

業務端:公司在未來的併購和多樣化失敗,出現重大失誤。近期併購案包括庫卡,開拓第四跑道工業機器人,效果有待觀察。

行業端:宏觀經濟增長放緩遠超預期,公司業務一半在國內,而中國預計 2030 年城鎮化到 70%,進入標準意義上成熟期,外加人口數量下滑,人口老齡化。這種趨勢性的負面指標。

財務端:整體無硬傷,關注商譽集中減值計提風險。

https://www.aganjinrong.com/post/785

---End---

作者:菠蘿。原文發佈於阿甘社區。

你也想上【精選】?

你也想像文中作者一樣被阿甘金融官方推薦嘛?投稿到阿甘社區並在文中@Agan_精選,被【精選】選中的文章會被推薦到網站首頁哦,還有機會在阿甘金融官方公眾號獲得推送

什麼樣的內容最容易上【精選】?

深度企業分析、投研方法論、宏觀經濟分析、投資策略分享...等有深度,有思考,有質量的好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甘金融 的精彩文章:

最熟悉的陌生人——巴拿馬

TAG:阿甘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