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裡搞不好,走到哪裡都一樣

這裡搞不好,走到哪裡都一樣

近年來,一些科學家們提出了改造火星的計劃,計劃用幾百年時間把火星改造成跟地球一樣的星球。

英國物理學家霍金生前一直認定人們應該移居其他星球,霍金稱:「世界正進入歷史上一個愈加危險的時代......隨著科技能力也越來越進步,人類改造環境的能力也越來越強。然而人類的體內仍然有著出於生存本能的最原始的自私和攻擊性的基因本質。在未來數百年間人類將很難避免遭遇重大的災難,更不要說是未來數千或數百萬年間了。」

為此,有人提出了一些改造火星的具體設想,就是發現在火星的南北極有很多的乾冰(二氧化碳),所以可以用一些手段使這些乾冰加熱,讓它重新釋放出來,然後大氣裡面就會充滿了二氧化碳,可以用這些二氧化碳在火星的大氣層裡面創造出一個溫室效應,然後火星的溫度就會逐漸升高,地下水就會湧出來,重新會有河流,海洋和湖泊。

達到這個階段之後,火星也會有自己的大氣層,然後可以用一些先峰植物在火星上進行光合作用,吸收太陽光,用水來產生氧氣,這樣火星的大氣層裡面二氧化碳會逐漸減少,氧氣的含量會越來越多,會越來越適合生命的生存。

科學家們估計,生態系統形成階段需要一個世紀的時間,部分地球環境形成可能需要幾個世紀的時間,而火星上全部地球環境形成,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因此如果實現整個火星的環境改造,使其環境跟現在的地球完全一樣,前後大約需要1千年,這確實是一段不短的時間。

可是在地球形成的早期,僅從無氧環境通過光合作用變成有氧環境,就花費了10萬年。人類如果僅用1千年就可以把火星改造成有氧星球,相比之下的這段時間就不算太長了。

以人類的科技發展和技術進步,登上火星與移民火星應該只是時間問題。如果人類是因為社會文明進步,科技發展需要探索宇宙奧秘,走向地球之外的太空,到其他星球上傳播生命的種子與文明的意義,那麼,人類的未來也一定會走得更遠。

但是,如果人類是因為沒有保護好地球原有的生存環境,無法正確理解和對待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為了眼前利益不擇手段破壞自己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耗盡了地球上的生存資源,最後迫不得已逃往其他星球,那麼,人類有可能繼續破壞掉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

幾十億年前,火星上的氣候還是很溫暖的,有大氣也有海洋;也許,那時就有人類生活在火星,由於破壞了火星的環境,其中有一部分人逃到更遠的星球,還有一部分人來到地球上重新開始。現在,地球上的人又破壞了地球上的環境,現在,一部分人又開始準備逃回火星了。也許,這些並不是也許。

如果人們做不到與自然和諧相處,無論移民到哪個星球結果都是一樣。

這裡搞不好,走到哪裡都一樣。

閱讀鏈接

朗坤公益,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垃圾說再見 的精彩文章:

TAG:向垃圾說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