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想持續有效地幫助孩子嗎?不是chui,我們最專業!

想持續有效地幫助孩子嗎?不是chui,我們最專業!

?自閉症家長/教育者學習、成長和分享、互助的心靈家園。歡迎給我們投稿並分享到您的朋友圈,如需轉載請附上我們的二維碼。

最近一段時間,小編工作室接待的特殊兒童的家長前所未有的多,這些訪客的年齡層次跨度很大,包括剛被診斷有譜系傾向的2歲孩子的父母,身在康復機構但馬上要轉入普校的孩子家長,還有孩子曾在專業機構訓練過、目前就讀於普校卻越來越難管的大齡孩子的媽媽……

大家各有各的心理焦慮和現實困惑,儘管面臨的問題和困難不盡相同,但基本需求卻明顯趨於一致——到底怎樣做才可以正確、長期、科學地幫助孩子?

看看這些星寶家庭面臨的問題,也會有您焦慮困惑的,但別急,我們會有解決辦法!

GIF

1

出場人物:可爸可媽

「報名排隊中,等待的這兩年我們怎麼辦?」

可可這個月底就兩周歲了,五一前在省立兒保科診斷為疑似譜系。可爸看到孤獨症傾向五個字時,就立馬想到了以琳,因為之前看過石頭和方老師的相關報道,可爸快速地在以琳網站上給孩子報名排隊了。他原以為孩子報名成功,可可就可以來青島接受全面的干預康復,沒想到電話諮詢後,得到的確切回復是目前還有近4000個孩子排在可可的前面,順利的話可可會在四歲左右入校。

需要等待兩年的現實,讓可爸可媽再一次感覺「走投無路」。病急亂投醫,這兩個月可爸可媽帶著小女兒輾轉了南京、臨沂、濟南等地,打探到了幹細胞移植、針灸治療、可視音樂治療等N種坊間流傳的所謂對孤獨症有明顯療效的「治療」方法,並在當地醫院醫生的建議下給不到兩歲的可可做了一期醫療聽統,但沒有觀察到明顯的「效果」。

可爸可媽接受了過來人「與其到處看,耗時又花錢,不如安心踏實自己學著教」的忠告,當他們想學干預方法時又被鋪天蓋地的信息迷惑了雙眼,不知道如何下手,更不知道哪個方法更適合女兒,因此又跑去省會城市參加了丹佛模式干預的培訓,回來後卻感覺那一頭霧水變成更大的一團了。

輾轉打聽到我們的工作室有一個「老以琳」時,可可全家出動從幾百里外跑到青島,只為了讓我看看他們培訓一天學到的東西,是不是類似以琳的干預模式。可爸可媽的筆記非常詳細,然而他們一點不懂DTT,更不明白所有的干預方式幾乎都是DTT打底的,而對於可可這個年齡的孩子,對指令不聽不懂再正常不過,所以即使有了方法,但他們無法運用,因為孩子不配合家長,家長也不懂強化。

當時可爸可媽就如同兩張「白紙」,但還相互給對方提意見,倆人各執一詞,爭辯不休,真是又好氣、好笑又替可可著急。我建議她們儘快報名家長培訓,先統一基本思想、方法,最起碼把強化用上提高孩子的配合度。這時可媽的眼淚又來了:都說以琳好,但以琳需要排隊。家長培訓班需要按年齡段參加。我打了很多電話,4到7歲的孩子的家長培訓,因為可可年齡偏小,我們不能參與。

我不知道該如何安慰可媽,家長培訓班的理論和實操都很經典,可如果孩子的年齡不是適齡的,即使學得再好操作地再好也用不起來,只是在浪費孩子家長的時間和培訓資源。

推薦以琳論壇的「我家寶貝進步了」和「教育訓練」板塊給他們,建議他們先從吃喝拉撒的基礎自理抓起,幾天後可爸在微信上給我反饋:學到了不少方法,試著操作了,孩子的眼神回應和同大人的互動有進步,但還是不知道怎樣強化。可媽更著急,很多次給我留言,說把可可送去他們鄰縣的康復機構,來回折騰的兩個小時,孩子從頭哭到尾什麼項目也不做,還問我能不能想辦法找以琳的老師在暑假幫忙指導一下。

這下輪到我焦慮為難了,專業跟進和專業人士指導,臣妾做不到啊。其實在接觸中我發現,可可雖然沒有語言,但整體的認知水平和理解力都很不錯,可他們所在的城市確實沒有特別專業的康復機構,而距離可可到以琳的路還那麼遠,他們一家又該怎麼辦?

圖片來源:《看上去很美》

出場人物:澤媽(以琳在讀)

「離開機構回歸家庭,

進入大環境融合心裡沒底,我們真希望……」

澤是青島本地的孩子,聽說澤媽剛給孩子在普小辦了緩讀,其實以我的了解,澤的智商和現在的能力,可以考慮適齡入學。問澤媽為何毅然決然地辦理緩學,澤媽毫不猶豫地回答「因為沒底」。儘管在小學報名現場澤的應對表現堪稱完美,面試的校長也主動提出讓孩子直接上一年級,可澤媽還是選擇再緩衝一年,她認為澤的基礎需要夯實,而她本人的學習更需要「精進」。

澤媽說「作為一名沒有受過系統培訓和學習並且沒有機會在學校陪讀的家長,我真的希望能有一些關於學校課程和生活輔導實操的視頻,最好有一步步的課題分解,能讓我心裡有底,在孩子離開以琳以後,我也能通過實操的視頻學習,用最短的時間學習如何給孩子上課。

雖然現在澤媽看了很多的理論書籍,但感覺看書只是紙上談兵,實操太欠缺。而且,澤媽特別想知道,融合後到底需要給孩子教什麼、如何給孩子制定教學計劃和方案。說到底,問題只有一個,就是如何做學期教案-單元教案-課時教案和真正的上課操練。

現在澤在以琳的融合班也有一段時間了,但澤媽依然覺得自己是一個門外漢。以後上了小學如果沒有條件陪讀、老師也沒有那麼多精力關注,澤可能會遇到她想不到的困難,需要她在校外更多的幫助輔導。所以,澤媽想儘可能防止」失控「,希望孩子在以琳再繼續鞏固一段時間,因為離開以琳進入普小就讀,就幾乎全靠孩子自己適應和拼家長了。

澤媽盼望以琳能有對離校孩子的跟進指導和專業支持,這樣能少走很多彎路。

圖片來源:《看上去很美》

出場人物:筱爸(以琳在讀)

「家長有「督導」、孩子有「船長」」

筱爸提及在家鄉每天奔波帶孩子康復的情景眼眶都是濕的,他說那時筱寶才三歲,機構距離家很遠,每天都處於在路上的狀態,和上班族一樣早出晚歸,孩子也沒有午覺睡,一天下來大人孩子都筋疲力盡根本沒有精力在家複習白天學的東西,這麼小的孩子受這種苦格外心疼。

筱爸告訴我,在家長圈子裡了解到以琳後果斷報名,儘管等待的時間曠日持久,千里迢迢拖家帶口來到青島「工程浩大」,但來到以琳之後他非常慶幸當初的決定——孩子在這裡能安心學習,家長也不用像以前那樣疲累,更重要的是老師的高水平教學和濃厚的學習氛圍讓筱爸感到意外和驚喜;能時刻看到孩子的學習狀態、課程規劃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及時幫助孩子。

不僅如此,康復最前沿的資訊和當下干預孩子的方法,他們都能詳盡學習到——教學相長、家校互助,這才是科學干預的正確打開方式。

所以筱爸格外感恩方老師和全以琳上下為這個群體做的工作,多少個像筱爸這樣家庭的希望之門就從這裡被開啟。

來以琳這半年,筱寶的進步很大尤其在語言理解方面,可家長在家裡干預時還是存在很大的困惑:通常覺得課題設置的很好,但實施起來孩子就是一次次地不通過,家長自己教卻看不到孩子進步,更不知道自己哪裡錯了。在以琳可以隨時向老師和其他家長求助,大家群策群力可以迅速幫忙指出課題分解不到位、目標設計不明確、強化不及時、強化物作用不夠強等問題,很快能做出調整和改進。

筱爸最大的擔心是:一旦離校,沒有經驗豐富的老師的點撥,無法隨時幫家長指出固化模式的教學,無法隨時跟進評估孩子的能力幫家長選擇適合孩子的課題……他們這些容易好高騖遠的家長多半會經常掉鏈子,沒準課題過渡中很多的步驟都不自知。

所以筱爸特別期待以琳團隊能為家長們的持續學習進行專業幫助,為孩子回到家鄉後還能平穩進步進行「保駕護航」。筱爸說孩子的康復是一輩子的事情,為孩子學一個專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特別期待以琳經驗豐富的老師們能給自己當「督導」、給孩子當「船長」……

出場人物:凡媽、欣媽(普校在讀)

「孩子中高年級,「失控」狀況頻發,愁!」

凡媽、欣媽都為孩子的人際關係問題發愁,凡馬上就要五年級、欣馬上就要初二了。

凡因為長期被班上幾個小男生合夥「欺負」,從三年級開始學校就要求家長陪讀。目前由凡的奶奶陪上午、媽媽陪下午。凡媽說她在的時候,班上幾乎所有的同學看上去都很友好,而奶奶給她的反饋是有三四個壞小子經常主動來招惹凡,明裡當面叫凡笨瓜暗裡站隊時用手指頭使勁戳凡,還要求班上同學都不要理凡。凡告訴老師,老師教育了他們,但只要老師一離開,那幾個男生就故技重施、同學們偶爾勸阻也無效。凡的情況是經常看到那幾個男生就尖叫,課間那幾個男生出教室,凡連廁所都不敢去。

凡媽不好意思通過班主任找那幾個男生了解情況,又不方便直接聯繫那幾個孩子的家長,在班上凡又沒有幾個特別要好的鐵杆來當他的守護天使,就只好跑來問我有沒有辦法。

欣馬上步入青春期,情竇初開,這學期開始喜歡班上一個女生,經常跑到女生的座位旁邊和她聊天,還幾次三番對班主任說要當女生的同桌。女生和班主任都知道欣的情況,雖不勝其擾也沒有言辭激烈地拒絕過欣的要求,結果欣得寸進尺天天跟著女生後面講那些自己的車軲轆話,比如不喜歡他的小學校長、他關注的各種私家車等等,班主任找到欣媽說第一次帶這樣的孩子,這種情況不知道怎麼應對,欣媽想了好多天還是不知道怎麼處理。

這兩個孩子我都認識,先後從以琳一組離校的,智商基本沒受損,心智能力弱。凡語言表達不達標、欣的語言表達能力強但理解力弱,社交都是硬傷。

兩位媽媽都是追著方老師在論壇上的主題貼「琢石成玉」成長的,卻因缺乏前期的鋪墊和對孩子情況全方位的了解把控,都成了熱鍋上的螞蟻。

其實困擾她們的只是譜系孩子人際問題中的一個表象,其原因是孩子自身的技能力不足和家長對這類問題的「前備引導」的缺乏,這才是關鍵。而凡、欣在以琳期間(2010年前後),社交故事、情緒管理的教學和相關培訓還很少,所以家長在這塊的儲備是個「斷層」。

凡媽、欣媽遇到的問題具有普遍性,她們不約而同地問以琳能不能提供大齡孩子的跟蹤服務,因為在融合的過程中遇到的一些狀況普校老師和家長一樣一籌莫展,而且她們對方老師跟蹤指導幾個大齡孩子的事迹都有耳聞。凡媽、欣媽說,特別希望方老師、石頭和有經驗的老師家長能夠現身說法,給她們指點方向……

圖片來源:《再見了,我們的幼兒園》

在編輯部把家長們的需求一股腦倒給方老師,問怎麼答覆,方老師沒回答,把我拉進一個名叫「黃埔群主」的群,這個群由方老師、石頭集合了以琳數位教學骨幹、家長骨幹,每周都有干預方面的系統培訓,看來之前石頭在重慶演講(點擊閱讀:重慶的家長培訓,石頭首次擔當講員)時提到的以琳網校——以琳星早已提上日程:已經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了!

把這個好消息轉發進熱心讀者群,轉發給我最近接待過的家長們,航媽說出了我們的心理話:

感謝以琳持續給家長培訓,又開設網校,幫助家長早日學成回歸家庭好好生活。我們也都明白,再長的訓練也要回家,可是一想到回家卻不是激動而是忐忑不安。不知道教什麼、不知道怎麼教、沒有參照體系和氛圍、沒有督導和點評......期待以琳網校早日啟動,能有專題操作視頻,有在校藝術、音樂、遊戲等課程分解和進階內容;能給家長提供不同等級教師的視頻督導;能有定期的視頻考核考察等。

每當我迷失在黑夜裡,夜空中最亮的星,請照亮我前行!

夜空中最亮的星

 夜空中最亮的星

G.E.M. 鄧紫棋 

00:00/03:51

願以琳星能照亮我們前行的路....

敬請期待

採訪整理:大黃蜂|編輯排版:大S

感謝可爸可媽、澤媽、筱爸、凡媽、欣媽採訪支持

以琳自閉症家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以琳自閉症家園 的精彩文章:

這個被遺棄被虐待的自閉症孩子,被收養後創造了奇蹟

TAG:以琳自閉症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