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朝滅亡後,各地皇族都如何取姓?「愛新」、「覺羅」?

清朝滅亡後,各地皇族都如何取姓?「愛新」、「覺羅」?

愛新覺羅是個滿語姓。早在金代女真人中就有交魯氏。交魯,即覺羅。女真人每遷至新地常在原來姓氏上加個新地名而成新的姓氏。覺羅氏居愛新水(牡丹江)者,稱愛新覺羅氏。

女真人

但滿族人在名字上從不冠姓,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清末。當時,愛新覺羅氏是皇族,雖不冠姓,由於身系紅黃帶子,人們見了倒也不難了解其姓氏。

辛亥革命後情況大變,愛新覺羅氏從皇族貴胄降為平民。為了免受歧視,他們在填報戶籍時就想選一個漢字作姓,如金、艾、羅、肇、趙等。

清廷退位

那時候,愛新覺羅家族中已經沒有權威,改漢字姓只能各行其是了。在這種情況下,愛新覺羅氏所改用的漢字姓必然是千差萬別,難於統一了。大概中國的任何家族沒有比愛新覺羅氏的漢字姓更多、更亂的了。

儘管愛新覺羅氏的漢字姓多得無法統計,但歸納起來不過是下列幾種類型:

第一種,按意譯定姓。「愛新」的漢意為金;「覺羅」為姓。於是是便以「金」字為姓。北京地區的愛新覺羅氏多用此姓。如溥儀的妹妹愛新覺羅·韞穎,改名金蕊秀,是前北京市東城區政協委員。

溥儀之妹愛新覺羅·韞穎

第二種,以祖先的封號為姓。愛新覺羅氏奉孟特穆為始祖。孟特穆被追尊為肇祖原皇帝,於是取字為姓。肇,是起始之意。以肇字為姓,也意味著使用漢字姓的開始。東北地區的愛新覺羅氏多用此姓。

孟特穆(肇祖原皇帝)

第三種,按音譯作姓。即取滿語姓中的一個音為姓。滿族人改漢字姓用這種方法的很多,如富察氏改姓富,那拉氏改姓那(那英就是這一姓式),等等。愛新覺羅氏則有的姓愛(艾)、姓羅,但用此姓者不多。

第四種,以族名為姓。即以滿族的滿字為姓,這種情況也是個別的。

第五種,隨名姓。即以父祖或本人的名字中的一個字為姓。這種情況非常普遍,以致成了滿族習俗的一個重要特點。

滿族姓氏改漢姓對照

隨名姓可以因不冠姓而以名代姓,也有為了方便取戶主名字中的一個字為姓的。另外,為了表示尊敬,不直呼其姓,而稱其名字中的一個字,如智二爺兒(老二的尊稱)、桂老爺兒、老疙瘩的尊稱)等。

一股地說,姓氏是不變更的。愛新覺羅這個滿語姓也是不變的,不論其子孫改用什麼漢字姓,他們都不可能忘記本姓愛新覺羅。但是,隨名姓是可以變更的。

愛新覺羅的後裔們

祖輩使用的隨名姓,其子孫繼續使用,但等成年後兄弟們又會有各自的隨名姓、這就出現了父子、兄弟不同姓的現象。這在漢族人中不可思議的事,在滿族中卻是很普遍很平常的,甚至還有這種情況,同一個人先後有兩個隨名姓。

當然清朝滅亡以後,也有保留原姓者,如愛新覺羅毓岩、愛新覺羅燾健等。 而且隨著文化自信,很多人選擇恢復原來愛新覺羅的姓氏。

了解被遺忘的

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吏說 的精彩文章:

廣東又廣西,這「廣」到底指什麼?

TAG: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