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版權行業的本質是「服務」 合作多贏才是機遇!

版權行業的本質是「服務」 合作多贏才是機遇!

關於近期「經緯中國張穎怒懟視覺中國」的不實言論,視覺中國打破沉默,接受了「刺蝟公社」的專訪。以下專訪內容即為我們的回應。

視覺中國十餘年來一直不遺餘力、積極地推動版權行業的正版化,以保障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在尊重版權的前提下,我們願意與所有合作夥伴建立雙贏合作。

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刺蝟公社」

導讀

你說視覺中國到底是不是「釣魚執法」,那顯然不是。

刺蝟公社 | 大余

7月3日,中國創投圈的大佬、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伙人的張穎在微博上怒懟視覺中國,稱視覺中國漫天開價索要幾十萬人民幣巨額賠償,以此要挾企業簽年度合同。

這個微博簡介里自稱「一頭特立獨行的豬、人沖傻孤僻一根筋」的知名投資人表示,從視覺中國收入角度來看,「戰果頗豐」。「侵權確實不應該,但這種漫天要價的商業模式更不應該,現在還變成了這家公司的核心商業模式,也是好笑了。」

張穎的這條微博引發了不少網民和媒體的關注,但聲音各持一端。一種聲音認為視覺中國靠壟斷圖片上游的使用權,「勒索」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了有版權圖片的用戶,或要求支付高價賠償金,或要求與其簽訂合作協議,屬「版權流氓」行為。

另一種聲音認為,公司使用未經授權的圖片,公開發布,能夠獲得利益,這本就是侵權。視覺中國依法維權、打擊盜版,保護攝影師的著作權,對於推動社會版權發展是利好。

視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版權數字內容交易平台之一,作為被質疑方,視覺中國是怎麼看待張穎的指控的?

7月6日,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恆通國際商務園的辦公樓里,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對視覺中國聯合創始人兼總編輯柴繼軍進行了1個半小時的獨家專訪。

訴訟維權不是我們的商業模式

刺蝟公社:視覺中國有嘗試和經緯中國方面溝通嗎?

柴繼軍:2016年下半年,我們的版權追蹤系統發現經緯創投的官方認證微信公眾號「未經授權使用」視覺中國授權代理的圖片,8月份我們函件聯繫對方,期間對方品牌公關也聯繫到我,我也安排同事進行溝通。

為建立長遠合作,妥善解決經緯創投過往未經授權版權問題及未來圖片需求,視覺中國提出14萬元的一攬子建議年度合作方案,與張穎微博中提及的「直接索取幾十萬元人民幣的天價賠償」嚴重不符。

由於對方一直沒有予以回應和解決,視覺中國不得不通過訴訟的方式,選擇了5幅圖片進行了起訴,開庭前一天,張穎發布了上述微博內容。

事情發生後,我個人通過微博私信聯繫張穎,但他沒有回復。視覺中國作為一家企業,通過司法手段來維護自身以及版權人的正當權益從法理上說無可厚非;經緯創投作為一家境外企業,也應該遵守中國的法律,我們相信法庭會很快作出公正的判決結果。

刺蝟公社:您怎麼看待張穎對視覺中國的評論?

柴繼軍:張穎對視覺中國的評論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和討論,說明「版權」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這在以前是很難想像的。新浪科技也在第一時間推出在線的調查,調查顯示「支持版權保護」的比例超過80%以上,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尊重版權、保護版權稱為社會大多數人的共識。

同時,我們也看到很多人圖片版權也不甚了解。例如,「不小心」「疏忽」使用圖片,刪除就可以了;我們只是「轉載」別人的圖文,無須承擔相關責任。當然,對視覺中國的商業模式的理解也是偏頗的,極不客觀公正的。

刺蝟公社:視覺中國的商業模式是?

柴繼軍:視覺中國創立於2000年,當時中國剛剛邁入互聯網時代,我們發現攝影師拍攝了大量圖片卻無人問津,而大量的媒體、設計、廣告創意機構卻找不到好圖片,進入互聯網時代後,市場對圖片的需求也比傳統媒體時代大大增加。

視覺中國的初心就是,搭建一個互聯網平台,一邊連接攝影師、插畫師,也就是內容生產者,一邊連接內容使用者,我們通過大數據、搜索演算法、人工智慧等互聯網技術、產品運營、渠道推廣,為平台雙方提供高效的版權交易和增值服務。

目前,視覺中國已經與全球超過200多家知名版權機構,例如gettyimages、路透、法新、BBC,以及30萬簽約供稿人建立了合作關係,我們匯聚這些優質內容,為國內超過近10萬的用戶提供正版授權服務。我們向用戶收取版權許可費,然後按照合同約定的分成比例,向版權方支付相應的分成。

我們對版權方來說,就像一家「版權銀行」,他們只需專心負責生產優質內容,我們專註技術平台建設、產品定價、渠道推廣、授權變現。僅2017年,視覺中國就向版權方支付授權分成和相關服務費超過1.8億元人民幣。

2014年4月,由於在文化創意領域的獨特商業模式,視覺中國正式登陸A股主板市場。並在2016年收購比爾蓋茨創辦的全球第三大圖片公司corbis,2018年2月,收購位於加拿大,擁有1300萬註冊攝影師的攝影網路社區500px。視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視覺內容互聯網版權交易平台之一。

刺蝟公社:「靠打官司索取賠償成為視覺中國的一個主要商業模式」,對於這種評論你是怎麼看的?

柴繼軍就像我剛才描述的,視覺中國的核心商業模式是授權模式,不是所謂索賠維權。要知道,視覺中國只是一家企業而已,法院是我們開的?不可能!從企業經營角度來看,立案、訴訟、判決等一系列司法流程是很高的時間和管理成本,光靠打官司不可能是一種長遠的商業模式。

我們也發現,很多客戶並非「惡意」「盜版」,他們往往是不了解圖片版權行業因此在我們公司內部從來不說「盜版」,我們都叫「未經授權」。站在版權人的角度,攝影師希望侵權者支付高額賠償,但是視覺中國從行業的長期發展考慮,需要在當中要做一個balance。

隨著版權保護力度的加強,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里就提到「加大版權保護力度,建立懲罰性賠償制度」,這幾年圖片侵權的賠償也從幾百元提升至四五千元,大大提高了侵權成本。

對我們而言,司法訴訟是最後不得已採取的保護措施。訴訟一張圖片賠償5000元,如果完全通過訴訟賠償獲益,那真是叫敲詐勒索。我們希望和有需求的用戶簽署長期合作協議,走到訴訟階段只是極少部分。即使最終通過訴訟,大多數也是和解,我們甚至放棄執行訴訟賠償部分,最終只執行合作協議。

刺蝟公社:你們有沒有統計過,比如說一年會發多少個函,然後有多少個起訴的案例?

柴繼軍:目前國內圖片的「未經授權使用」的情況非常普遍,圖片版權保護情況不甚樂觀,尤其進入自媒體時代,千萬級的社交媒體賬號出現,對內容需求海量增加,僅微信公眾號月活數量就達到350萬,但是絕大多數都沒有「先授權,後使用」的意識。

根據與版權方的商業協議,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加大版權保護力度。2016年,我們率先在行業內研發了「鷹眼」——圖片版權追蹤系統,基於大規模分散式爬蟲系統,通過採集網路圖片,配合AI圖像特徵變換演算法,提取數十維圖片特徵,構建視覺搜索系統,以追蹤網路上的版權圖片使用情況。

通過「鷹眼」系統,我們發現大量潛在客戶「未經授權」使用版權方授權視覺中國代理的圖片,這也讓我們了解到市場的巨大需求。目前,我們發函數量很多第一步都是發一個叫「溝通函」,一般有一部分企業就會跟我聯繫了,然後協商解決;但是也有一部分選擇迴避的,這個時候下一步我們就會發送「律師函」,又有一部分客戶會與我們達成和解與合作;如果客戶長期不予回復,在版權方的壓力下,我們才會轉到相應的合作律師那裡去。絕大多數客戶都會在司法訴訟判決前與我們達成和解,並成為長期合作客戶。最終通過法庭訴訟生效判決的金額不超過0.1%。

視覺中國2017年營收收入構成

視覺中國2017年營收成本構成

資料來源:視覺(中國)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年度報告

刺蝟公社:也就是說從現在整體的市場發育和發展情況來看,以授權為收入的主要模式,肯定會佔據很重要一部分?

柴繼軍:那是肯定的,我們大多數都是客戶主動來下載照片。即使是通過「鷹眼」轉化成為合作的用戶,也逐漸培養成為「先授權,後使用」的習慣,通過我們的服務幫助用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達到三方共贏的局面。

刺蝟公社:訴訟索賠的錢最後歸公司,還是會分給攝影師?

柴繼軍:無論是授權許可費和賠償費,我們都根據協議分成約定分給對應的攝影師,每一個簽約的攝影師都能在他的在線賬單上看到哪些是授權分成,哪些是賠償的分成。

昨天發錢(指給平台上的註冊攝影師結算)的時候,我們的攝影師的群里非常熱鬧,大家都紛紛截屏展示當月的版權分成收入,其中就有包括侵權賠償所獲得的收入。

說視覺中國是「釣魚執法」有失偏頗

刺蝟公社:包括張穎在內的很多人都認為,視覺中國是在故意讓人侵權,然後再進行索賠,這是「釣魚執法」?

柴繼軍:首先,圖片和視頻、音樂、文字一樣,其數字形態,在互聯網上都特別容易被傳播。而圖片由於自身的特點更加容易被拷貝複製。視覺中國擁有來自全球的獨家優質內容,服務各類客戶,例如新浪網、騰訊等等,都會大量使用我們的圖片,這些圖片在互聯網上刊登,也因此通過網路被廣泛傳播。同時,我們還要求媒體用戶在採用圖片時規範標註版權來源,但是遺憾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客戶都能做到。由於缺乏版權意識,許多用戶往往隨手拿到就去使用。

所以你說視覺中國到底是不是「釣魚執法」,那顯然不是。說視覺中國故意把圖片放在網上,那是對圖片行業生態不了解。這種說法對我們商譽是非常大的傷害。所有的內容創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被廣泛傳播,而不是僅僅「保護」起來,創作者獲得合理的授權回報是合理也是合法的。

刺蝟公社:很多人也很疑惑,隨著版權保護意識的逐步提高,文字、圖片、視頻、音樂甚至字體都需要付費,如何把握尺度

柴繼軍:大家需要把握一個尺度,如果個人使用,用於學習、欣賞都是免費的。但是,如需用於公開媒介發布,或用於設計、展示及推廣的最終材料,需要聯繫版權方獲得授權。需授權範圍往往包括:社交網路媒體(微博、微信、自媒體)、網站、APP、書籍、報紙、期刊、電視節目、電影作品、展覽、裝修裝飾、包裝設計、廣告、公關活動、宣傳圖冊、ppt演示等。

版權行業其實是服務行業

刺蝟公社:和其他內容產品相比,圖片的版權保護難在哪兒?

柴繼軍:2017年7月28日,由中國版權協會主辦、中國版權產業網承辦的「互聯網+圖片版權保護與產業發展」研討會在北京舉行。這是國內首次召開以圖片版權保護為專題的高規格研討會。在會上,大家也討論到這個議題,一是,攝影圖片創作的參與者眾多且分散,具有大眾性,這也導致很難找到版權人;二是,圖片複製「侵權」成本低;還有就是,圖片侵權賠償金額低,版權方尤其是個人創作者維權成本高。

正是由於圖片版權特點,視覺中國作為平台方就具有特殊的價值,為平台雙方提供高效的版權交易和增值服務。

刺蝟公社:我查資料看到,你們的維權案例還入選過最高法的典型案例?

柴繼軍:視覺中國對版權保護有關司法案件,已經有3次入選法院系統的知識產權典型案例,受到政府部門的高度評價。視覺中國本身是國內第一家利用互聯網技術創建的正版圖片交易平台,通過多年的實踐建立了業界領先的完善的圖像版權管理體系和流程;

我們在版權保護的技術創新方面積極探索,是國內第一家將「可信時間戳」用於圖片版權的確權和認證的公司;並基於圖像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技術自行研發了「鷹眼」——圖像版權網路追蹤系統,能夠追蹤到公司擁有圖片在網路上的使用情況,大幅降低版權保護的成本,有效的保護了版權人的利益。

刺蝟公社:現在大家對版權保護是有共識的,但是當涉及到具體利益的時候,大家就會懷疑你的動機是不是純粹。

柴繼軍:視覺中國是一家企業,也是一家上市公司。我們受版權方委託,目的就是要通過版權服務和授權去變現,去盈利的,為股東創造價值,這個動機是很純粹的。

在目前的版權環境下,我們也需要通過版權保護來維護權利人和我們的合法權益。我們願意在尊重版權的共識下,與各方一起努力形成多贏的局面。

刺蝟公社:你怎麼看待現在的圖片市場?

柴繼軍:以前視覺中國的客戶都是所謂「專業用戶」,都是專業的媒體機構、創意設計公司等,原來可能只有幾百、幾千個用戶,而現在有海量的近3000萬的微信公眾號,現在有可能是幾十萬、上百萬的用戶,用戶群大大增加,圖片市場從一個專業小眾市場成長為一個超過百億的市場。我們公司內部講「池塘變大海」。

刺蝟公社:你們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柴繼軍:張穎的評論,我們公司管理層是以更為積極的角度來對待,我們也在反思,「侵權」現象如此普遍,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需求,某種意義上說明我們的服務能力已經落後於市場需求,視覺中國必須全方位不斷提升自己的服務能力,我們為啥不能提供比「侵權」還要好的服務體驗給我的用戶?

因為我一直有一個觀點,版權的本質不是「保護」而是「服務」。視覺中國的核心價值在於授權服務的能力。

去年以來,視覺中國已經開始將自己的圖片庫與百度、騰訊、阿里巴巴、一點資訊/鳳凰等互聯網平台的自媒體平台打通,免費向自媒體提供優質內容,我們希望把內容服務能力與自媒體、中小企業使用圖片的應用場景連接,探索新的服務模式來不斷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

視覺無處不在 | 視覺服務中國

視覺無處不在|視覺服務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視覺中國圖播快報 的精彩文章:

超重男子摔了跤 四部門接力救援三個半小時才成功送醫
歧視華裔?偏向「哈二代」?哈佛招生不公遭強烈指責

TAG:視覺中國圖播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