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官婉兒:稱量天下的「巾幗宰相」

上官婉兒:稱量天下的「巾幗宰相」

GIF

15

2013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咸陽機場附近發現了一座唐墓,水平全長36.5米,深10.1米。沒有盜擾,但也沒有任何珍寶珠璣,天井、甬道和墓室被遭到大範圍破壞,一片狼藉,墓主人也似乎是用極為簡陋的方式安葬。

只有墓誌上赫然九個大字「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銘」。唐朝擔任過昭容複姓上官的只有一人,那就是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664~710年), 陝州陝縣人,唐代女官、詩人、皇妃。一生遊離在權力和政治中,她的不幸與枯榮都來自權力鬥爭,四字以蔽之:身不由己。而現在通過這一方蕞爾的墓室,那段蕩氣迴腸的歷史彷彿又重新浮現。

兒時坎坷

上官婉兒是西漢上官桀、上官安、上官期祖孫三代的後裔,唐高宗時宰相上官儀孫女。公元664年(麟德元年),上官儀因替高宗起早將廢武則天的詔書,被武則天所殺,同時被殺的還有上官婉兒的父親上官庭芝。剛剛出生的婉兒和母親鄭氏同被配沒掖延。在掖延為奴期間,在其母的精心培養下,上官婉兒容貌出眾,熟讀詩書,不僅能吟詩著文,而且明達史事,聰敏異常,一時快名聲大噪。公元677年(儀鳳二年),武則天召見年僅十四歲的上官婉兒,當場出題考較。上官婉兒文不加點,須叟而成,且文意通順,詞藻華麗,語言優美,像是夙構而成。武則天再看她秀美輕盈,一顰一笑,自成風度,整個出落得妖冶艷麗。武則天大悅,當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讓其掌管宮中詔命,封為才人。

稱量天下

公元705年(神龍元年),張東之等擁護李唐宗室的大臣發動神龍政變,年老病危的武則天被迫退位。神龍政變後,唐中宗李顯復辟,又令上官婉兒專掌起草詔令,深被信任,拜為昭容。據《舊唐書》的說法,她的地位僅次於皇后一人,妃子三人,屬於「九嬪」的第二名。

上官婉兒與韋皇后、安樂公主亦多往來,屢次勸說韋皇后行武則天的故事,於是表請求規定全國士民百姓一律為被父親休棄的母親服喪三年。又請求規定天下百姓二十三歲時才算成丁,到五十九年就免除勞役,改易制度,大力惠民,都得到了李顯的准許。在她的倡議下,天下大興文學之風,各種各樣的賽詩會如火如荼。文才飛揚的婉兒理所當然成了焦點人物,她當仁不讓地主持會議,不但代帝後提刀作詩,還充任考評裁判,並對文才絕佳者實施獎勵。

在唐中宗時期,上官婉兒可以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她參決軍國大事,人稱巾幗宰相,上官婉兒在文壇政壇都是春風得意。似乎又延續了上官家的榮光。

香消玉殞

景龍四年(710年),太平公主勢力日盛,上官婉兒則依附太平公主。六月,李顯突然駕崩,韋皇后將台閣政職、內外兵馬大權以及中央禁軍等全部安排了自己的黨羽和族人,朝政大權盡落韋氏之手。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遺詔,立李重茂為皇太子,李旦輔政,韋皇后為皇太后攝政,以平衡各方勢力,然而宰相宗楚客、韋溫更改詔書,勸韋後效仿武則天。

得到消息的臨淄王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商議,決定先下手為強,7月21日李隆基發動唐隆之變,以禁軍官兵攻入宮中,殺死韋後、安樂公主及所有韋後一黨,擁立其父李旦。上官婉兒執燭率宮人迎接,並把她與太平公主所擬遺詔拿給劉幽求觀看,以證明自己是和李唐宗室站在一起的,劉幽求拿著遺詔求李隆基開恩,但李隆基不許,殺上官婉兒於旗下。[19]後葬於雍州咸陽縣茂道鄉洪瀆原,太平公主非常哀傷,派人去弔祭,並出錢五百匹絹。

景雲二年(711年)七月,復封為昭容,謚號惠文。

上官婉兒的一生與權力緊密的結合,一出生就遭到了權力之害,祖、父都死於非命。但也正是權力把她超拔了出來,讓她名滿天下,避免了青燈古佛寂靜無名的宮女生涯。也正是權力,最後把她送入深淵,甚至她的感情生活也始終與權力交織在一起。上官婉兒的一生是精彩,也是悲劇的一生。她用她的才華、智慧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不管大家是欣賞或是厭惡她,不可否認的是沒了上官婉兒的歷史一定是或失色彩的歷史。

至於上官婉兒墓室無盜斗現象卻被大舉毀壞至今不知原因,根據史書記載和墓誌推理,定為出於政治因素導致官方毀墓,據推斷毀墓的背後主人極有可能是已成為皇帝(李隆基)。

正文到這裡本該結束了,但是小編實在忍不住想放一波婉兒的八卦猛料。/赧然

那時的婉兒還處於豆蔻年華,奉武則天之命記錄其和臣子的對話。結果有一天,一個姓李的宰相前來奏事,戲劇化的是上官婉兒被他的相貌和氣質所吸引,以至於走神,渾然忘記記錄這回事,一心只顧著盯著宰相看,只顧著犯花痴,武則天發現後勃然大怒。

而那位宰相正是李迥秀,大唐長得及其英俊的風流人士。

史料記載上官婉兒最看中男人的,一是相貌,二是學識。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婉兒啊!

製作:羅 傑

校對:李 潔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匯賢詩文社 的精彩文章:

TAG:匯賢詩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