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武宗用數百童子煉藥 卻依然沒能保住小命

唐武宗用數百童子煉藥 卻依然沒能保住小命

唐武宗李炎,本名李瀍[chán],後改為李炎,唐穆宗第五子,唐文宗之弟。初封潁王,任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吏部尚書。

開成五年(公元840年)正月,唐文宗病重期間,宦官仇士良等人矯詔廢掉皇太子,以李瀍為皇太弟。不久,唐文宗駕崩,李瀍即位,史稱唐武宗。

唐武宗在位期間,以李德裕為宰相,對當時的弊政進行了改革。

會昌五年(845年),崇信道教的李瀍認為佛教勢力泛濫,影響到了國庫的稅收,於是在宰相李德裕和道士趙歸真的極力慫恿之下,下令拆毀佛寺,數月之間,全國四萬多所官建、私建寺院被毀,二十六萬餘僧尼被強迫還俗。

佛寺土地被收歸國有,國庫增加了稅收,這一事件被稱作「武宗滅佛」、「會昌法難」。李瀍本人迷信道教,在位期間大肆興建望仙觀、望仙台、降真台等道教建築。

李瀍經常「齋戒沐浴,親臨祝禱」,希冀真的會有神仙降臨賜福給他。期間,派遣道士趙歸真等人,在道觀內燒煉丹藥,多次催促,趙歸真只好忽悠李瀍,說有一種仙藥只有到吐蕃才能搞到。

總而言之,趙歸真給唐武宗李瀍開列的藥單,永遠無法配齊。李瀍下詔,舉全國民力物力,搜集趙歸真所謂的燒制仙丹的材料。

李瀍吃下那些仙丹妙藥,實際上含有硫化物、鉛、汞等重金屬,時間久了,人就會被藥物折磨得不成人形,面容憔悴不堪,性情乖張暴躁。

趙歸真繼續忽悠皇帝,說這種現象屬於正常,正在脫胎換骨呢。李瀍深信不疑,痴迷其中,不可自拔。

會昌四年(公元844年),殘暴的唐武宗李瀍頒詔:「令諸道進年十五歲童男童女心。」用來煉製長生不老的丹藥。

唐朝時期,「道」是一種行政區,相當於現在的省。唐朝境內有四十多個道,每個道進獻一男一女,每年至少就要有八十個少男少女死於非命。

好在老天有眼,這道殘酷的詔書頒布的第三個年頭,皇帝就駕崩了。

會昌六年(846年)正月,在新年朝會上,道士們繼續欺騙皇帝說,他的名字「瀍」從「水」,和唐朝崇尚土德相剋。

土可勝水,「瀍」為土德克制,因此對皇帝不利,應改名為從火的「炎」字,恰好與土德相合,這樣才能消災解難,逢凶化吉。

改名並沒有給唐武宗李炎帶來好運,而且病情越來越重,十天後連話都不能說了,宰相李德裕等大臣求見皇帝,被宦官拒絕了。

三月廿三日,更名後的第十二天,唐武宗李炎就伸腿西去了,時年僅三十三歲,在位共六年。

御醫的診斷是——唐武宗李炎死於「惡痢」,看來吃了童男童女心臟煉製的丹藥,並沒有讓他羽化成仙,反而消化不良,死於惡性痢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周讀書 的精彩文章:

宋徽宗曾下過一道奇怪的聖旨 禁止民間吃狗肉 這是為何
安史之亂後 李隆基怒斬安祿山之子 結果遭到其瘋狂報復

TAG:漢周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