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咖啡有了資本的味道後,還好喝嗎?

咖啡有了資本的味道後,還好喝嗎?

對很多人來說,咖啡是每天必不可少的飲品,然而,似乎沒人能想到資本有一天會成為咖啡的追求者。

2018年前4個月,已經有連咖啡、小咖、咖啡零點吧等8個項目累計完成近10億元融資,在共享單車、充電寶、貨櫃之後,咖啡承接了新一輪市場的關注和資本大戰。朋友圈輪番「卡布奇諾」式轟炸,讓小編這幾天實足的被「奶暈」了!此外,各大創投媒體關於咖啡賽道和項目的分析,讓是咖啡行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咖啡為何讓人流連忘返

為什麼會有人每天都要喝咖啡,不喝就難受呢?比如你...真的是上癮嗎?

據說咖啡最早是由牧羊人發現的,自己家山羊吃了一種果子很興奮,不停的跳。人類蓬勃的好奇心讓牧羊人看見山羊的表現後抑制不住自己跑去吃果子。雖然咖啡果不好吃,但吃完後發現自己能夠長時間保持興奮狀態。後來,西方傳教士覺得自己喝了這種果子煮的水可以跟上帝更接近,能持續興奮,就進一步促進了咖啡的傳播。

我覺得這個故事本身能很好地體現咖啡這種產品的天然屬性,作為能傳承千年的飲品,其本身是引人入勝的,除了身體本身不適宜飲用咖啡或者不喜歡咖啡味道的人群,凡是能夠接受咖啡這一產品的人,消費黏性是很容易增長的,喝完以後的愉悅感會促進不斷消費這個東西。

資本助咖啡登頂「新零售王座」

今年4月份以來咖啡新零售行業頻頻爆出消息:星巴克全球最大咖啡館落地上海,建築面積2700平方米的烘焙工坊,星巴克重金投入中國市場;

國內新秀咖啡品牌瑞幸咖啡,通過明星代言主打分眾傳媒廣告和標準化線下門店服務,不出數月在北京、上海等地開設60餘家門店而迅速在市場上爆紅;

咖啡新零售賽道的外賣品牌連咖啡,在用咖啡外送服務搶佔市場後推出自有品牌Coffee Box,並於近期完成B+輪融資,金額高達1.58億元;

自助咖啡新零售領域的頭部品牌萊杯咖啡,在9個月獲得了來自險峰長青、青山資本、梅花創投和真格基金3輪明星基金青睞,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廣州等20多個城市投放500多個點位,發展了100多位城市合伙人迅速佔領咖啡新零售市場;

……

據統計,2015年中國咖啡消費市場已達700億元規模,市場年增長率也數倍於世界平均水準,業內人士預計,中國咖啡消費規模將在10年內達到萬億元,現磨咖啡還有50倍的增長空間。

姑且不討論50倍增長空間是否合理,我們先來看看中國咖啡行業市場目前的現狀如何。

中國特色咖啡市場現狀

據2017年中國咖啡行業生存報告相關數據顯示,中美日韓四國排名年均咖啡到店消費杯數中,中國排名倒數第一,最新數據顯示全國人均年消費低於5杯,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城市也僅有20杯左右,而美國方面以400杯排名全球第一,韓國377杯排名第二,日本360杯排名第三。

這樣看來,似乎中國咖啡市場確實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然而,相關數據還顯示,中國咖啡消耗量全球排名第一,高達26.59%,而美國增長率2%,日本1.7%,韓國作為全球增長率第二高的國家僅有4.2%。

這個數據確實表明國內市場更流行喝「速溶咖啡」,但小編顯然有些接受不了,於是繼續查閱了其他相關資料。

中國咖啡零售市場的核心產品仍然是以速溶咖啡,灌裝咖啡為主,而在日韓、美歐的市場狀況則是以咖啡豆,現磨咖啡粉為主打,速溶灌裝咖啡為輔,是截然不同的市場業態。

此時,小編豁然開朗,資本追逐的是以現磨咖啡豆為核心原材料的新零售咖啡品牌,我們都明白一個道理就是消費升級是中國消費市場大勢所趨,而且這種趨勢正日益顯著,高端用戶和消費升級環境下的用戶將為新零售咖啡品牌帶來希望。

根據DT財經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家便利店賣出了1000萬杯咖啡,同比增長了140%,而在上海地區的某些核心門店,每天賣出300杯咖啡完全不是問題,這個規模甚至超過了不少連鎖咖啡企業。顯然,消費升級在中國已經以驚人的速度在發生,用戶發生消費升級大趨勢已現端倪,現磨咖啡已經成為中華大地隨處可見的商品之一。

或許正是由於這種雙刃劍般的國情和市場狀況,導致星巴克這樣的國際連鎖巨頭在進入中國市場長達20年時間至多還是保持穩紮穩打的狀態,畢竟前有阿里巴巴掌管「開封菜」,後有中信接手「金拱門」,洋品牌的水土不服,自古以來都是致命傷。而星巴克的模式同樣也不例外……

如同爭論已經超過20年的互聯網電商平台模式之爭,圍繞重資產高效率的亞馬遜京東的自營電商還是輕便社會化淘寶網天貓的商城模式更好的問題,恐怕再過20年也很難分出高下。無獨有偶的是咖啡這個賽道也是截然不同的兩條路子,誰能笑到最後,還要市場和消費者評判啦!

「咖啡項目」值得投資嗎?

文章開頭,我們提到了「咖啡」接棒共享單車,而共享單車現在國內如何呢?一句話就解釋的非常清楚了:「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摩拜和Ofo打的熱火朝天,周圍的「小鳴」「小藍」相繼說再見。所以關於咖啡項目值不值得投資的問題,首先,投資要有長遠目光,風口之下眾多咖啡品牌脫穎而出,要有甄別優質項目的能力。

其次,共享單車是個好項目,現磨咖啡新零售品牌同樣也很好且市場開闊,但是成長過程中很多因素並不是投資者可以左右的,如果不是自己經營,則要選擇經驗豐富的經營者。

資本成了項目的助推器,資本過熱造成的資源浪費問題是值得反思的,同時,選擇投資「咖啡項目」的話,小編有三點建議,說的不一定對,僅供大家參考:

一是投資的Timing合適:如果你平時不喜歡喝咖啡,如今投了咖啡項目也分辨不出來自家咖啡的優劣,在這種風口行業,只有了解用戶心裡且產品競爭力大於對手才能存活下來,所以了解咖啡行業是一部分,投資就像談戀愛,要在對的時間遇上對的人。

二是地址:咖啡是一個偏小資的消費品類,目標用戶集中在中產階級、學生群體上,選址還將以學校、寫字樓為主。上班族居多、人流量大的地鐵站等地。

三是口味:作為飲品,口味必須過關,如果過不了自己的這一關那就更征服不了別人的味蕾,而關於咖啡的搭配都是很有考究的,通過原材料的產地及品牌獲得消費者的認可,但畢竟口味屬於玄學問題,就好像有的人喜歡吃「臭豆腐」,關於「味」的定義,沒有人表態,就無法定義,所以追求「好喝」是一方面,擴充品類也尤為重要。

最後,小編想說的是,任何投資項目都是有風險的,在符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範圍之內,選擇風險與收益對稱的投資項目,都是可接受的,祝各位都能有所收穫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咖啡 的精彩文章:

資本狂飆 一杯咖啡的消費升級
add sugar並不是加糖,喝咖啡的盆友注意了!

TAG: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