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滅霸不是漫威宇宙的Bug 松鼠妹才是

滅霸不是漫威宇宙的Bug 松鼠妹才是

1991年漫威冬季英雄特惠刊的任務落到了威爾·穆雷和史蒂夫·迪特科的身上,前者負責腳本,後者負責繪畫。這是史蒂夫·迪特科最後一次給漫威創造角色,上一次與漫威甜蜜期要回溯到20世紀50年代,斯坦·李擔任漫威編輯,史蒂夫·迪特科負責角色原創,名為彼得·帕克的英雄正式誕生,戴上面具後,英雄的名字更為響亮,叫蜘蛛俠。

類似的角色還有外科醫生史蒂芬·斯特蘭奇,奇異博士。

最後的漫威原創角色是個妹子,正如士兵、神、百萬富翁英雄大環境下創造只有16歲且還有點屌絲氣息的蜘蛛俠一樣,角色多琳·艾琳·格林的女性英雄誕生仍然與大環境格格不入:短髮,大門牙,經常賣萌,關鍵時刻戰鬥力為0,後來乾脆給不能顧家的超級英雄充當保姆,例如幫蜘蛛俠照顧嬸嬸,幫傑茜卡·瓊斯照顧女兒,露面的時間中,基本都在打雜。

而且英雄名聽起來有種鄰家小姑娘的感覺:松鼠妹。

雖然松鼠妹賣萌不斷,該有的戰績一個都沒有少,擊敗過毀滅博士,也成功伏擊了鋼鐵俠,出門買廁紙的功夫干翻了滅霸,聽起來實力很強。但官方紙面能力描述卻暴露了松鼠妹的本質,具備松鼠的反應、速度、可伸縮關節,以及門牙、小爪子和歪腳趾,並且能輕鬆跟所有松鼠溝通。因此也有很多網友調侃松鼠妹的真正能力是「毫無理由的干翻Boss」。

沒有長發的松鼠妹難以成為主流,身材相貌一般,臉上可能還會帶著雀斑,不能控制人心,不是雙性戀,打Boss是被動技能,照顧領居家的小朋友才是本命。

這其實不是近20年來漫威英雄對女性角色新嘗試,女權主義下的女性英雄開始逃離刻板的花瓶印象,在有、沒有頭髮,頭髮顏色,雙性戀、辮子、膚色、圖騰做出各種嘗試,力求變成女超人的反例。

無論是對現實世界的反映,還是最終影響億萬人的價值觀,英雄世界的女權主義在松鼠妹,亦或者其他「非常規」女英雄的嘗試下,不斷起到正向積極作用,最終向電影延伸。

《黑豹》舒莉、《死侍2》多米諾都是很好的例子。縱使製作方不同,讓女性英雄放飛自我殊途同歸。松鼠妹也將從今年開始,在ABC《新勇士》電視劇中嶄露頭角,扮演者是喜劇演員米拉娜·薇恩翠,並最終於漫威宇宙相連,在迪士尼大熔爐下找到全新平台。

米拉娜·薇恩翠將出演松鼠妹真人版,以及擔當部分分動畫配音工作

更重要的一點,松鼠妹是平民。她的獨一無二與蜘蛛俠有些類似,熱衷計算機科學,有點極客,並且漫威大發慈悲的沒有讓她父母雙亡。在漫畫中松鼠妹經常跟母親共進晚餐,與小動物分享食物,完全是迪士尼公主的節奏。

很顯然松鼠妹同樣來自社會普通階層,脫下鼠耳,她會忙於生計,充當標準的鄰家女孩。甚至自己的超能力也是在同學們的嘲諷中被迫發現。她與蜘蛛俠一樣,首先目的是過好生活,拯救世界的小聰明都是迫不得已。

也許因為概念有些超前,松鼠妹沒有像蜘蛛俠那般在發布數個月後迅速擁有自己的獨立故事。相反,誕生之後整整十年,松鼠妹再無音訊。只有在死侍的故事中被間接提到是死侍的朋友,經常與其活動。

直至2005年,松鼠妹才被引入大湖復仇者聯盟的4期迷你短劇中,並最終在2015年終於獲得自己的獨立劇情,成為新復仇者的一部分。

但正如鋼鐵俠在漫威電影宇宙內戰後所說的,復仇者聯盟需要新鮮血液,蜘蛛俠只會是其中之一。隨著20世紀福克斯歸入迪士尼,金剛狼、神奇四俠終將歸隊,新版教科書人設的松鼠妹的地位被挖掘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但相比松鼠妹,創造者史蒂夫·迪特科自己的故事則更為豐富,從參加美國陸軍在德國服役,為軍方報紙繪畫。到後來入學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正式開始繪畫生涯,並追隨蝙蝠俠的創作者傑里·羅賓遜的課程,在長達2年的時間內每周4-5天,每晚5個小時的學習。要知道這只是其中一門課程,可見史蒂夫·迪特科極為刻苦。

事實上史蒂夫·迪特科為漫威貢獻了大量的故事,很多堪稱經典,特別是驚悚漫畫領域地位被逐步奠定。斯坦·李與史蒂夫·迪特科被認為是當時的強強聯合,就算是分道揚鑣多年,斯坦·李依然對史蒂夫·迪特科的功底讚嘆不已。

沒人能說清楚斯坦·李與史蒂夫·迪特科黃金組合到底是怎麼出現意見分歧的,成名後的史蒂夫·迪特科拒絕大多數採訪和公開露面,他認為史蒂夫·迪特科這個名字應該是一個產品或者品牌,代表著故事的質量,與他自己本人無關。

史蒂夫·迪特科

過於低調的生活卻似乎起到了反效果,傳言2012前後的4作蜘蛛俠電影版稅從未到史蒂夫·迪特科賬上,奇異博士電影製作過程似乎也不曾與他有太多聯繫。

而史蒂夫·迪特科終生未娶,沒有子嗣,在2018年6月29日紐約公寓里被發現已經死亡,享年90歲。

與斯坦·李光輝四溢的客串生活完全相反,紅極一時、漫威重要創作者之一的史蒂夫·迪特科最終選擇了悄然離去。

但蜘蛛俠、松鼠妹的誕生終究定性了什麼叫平民英雄。為生計煩惱,為小確幸感動,要照顧孩子,完成學業,約會戀愛,帶著一點小聰明,亦或者對生活有點自卑、或者過度自信,性格的不完整卻讓超級英雄開始貼近與生活。

這大概也是史蒂夫·迪特科對生活的期望,工作之外的生活,不是別的人,而是自己的。

只有換上面具和服裝,才會選擇站在聚光燈下,拯救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活網 的精彩文章:

轉接ALPA相機 哈蘇X1D輕鬆拍攝過億像素照片
Lime終獲大佬支持 現在連電動滑板車都能共享了

TAG:愛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