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熱熱!痱子出沒,爸爸媽媽們還不趕快做好寶寶皮膚「保衛戰」!
三伏天氣溫高、濕度大,寶寶新陳代謝快,出汗多,當汗液分泌過多,皮膚來不及排泄,就會在一天,甚至十幾分鐘內快速出現類似針扎的點狀丘疹也就是痱子,痱子是寶寶夏天最常見的皮膚病之一。
寶媽該如何預防寶寶長痱子,寶寶長痱子了又該怎麼做?俗話說,知彼知己才能百戰百勝,全方面的了解熱痱,才能更好的做好寶寶皮膚保衛戰。
知己知彼篇
痱,俗稱「痱子」:是由於外界環境溫度高、濕度大導致的出汗過多,不易蒸發,汗管阻塞造成的皮膚疾病。
主要癥狀:皮膚先出現紅斑,繼之出現針尖大小的疹子或水皰。感到刺癢。痱毒起初是小米大小,漸漸形成玉米粒或杏核大小的膿包。膿包慢慢變軟,最後破潰,流出黃稠的膿液。
若反覆發生痱毒,可服清熱解毒的中藥。痱子雖然很常見,但常使小兒因不適、癢、痛而煩躁不安。痱子若進一步發展可成為膿腫,化膿性細菌的毒素進入血液,可造成膿毒血症或敗血症。
高發部位:最常見於兒童或新生兒的額頭、頸部、後背、大腿根、肩胛等易出汗的部位。
痱子分類
白痱:新生兒居多。表現為細小透明的小水泡,顏色發白,比較淺表,分布密集。寶寶1─2天後便可自行吸收,此後留下少許白色糠狀鱗屑。
紅痱:大多是年齡偏大的孩子。表現為皮膚表面上出現紅色小丘疹或丘皰疹,常常是突然出現並迅速增多,俗稱「紅痱子」。有些會融合成片,以臉、頸、胸及皮膚皺褶處為多,且伴有明顯癢感和灼熱感,汗液浸濕後會有刺痛感。
膿痱:痱子頂端有針頭大淺表性小膿包,臨床上比較少見,破潰後易繼發感染。
許多家長表示濕疹和痱子分不清,其實,濕疹的概念比較寬泛: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一種具有明顯滲出傾向的炎症性皮膚病,伴明顯瘙癢、易複發。 濕疹常表現為多形性皮疹,有紅斑、腫脹、水皰、滲出、糜爛、結痂等。夏天二者有時相互交集,不易分清,但痱子在涼爽時會很快自愈。
百戰百勝篇
怎樣預防寶寶得痱子?
1、適當減衣
給孩子過度穿衣服,這樣不僅不能減少感冒的發生,反而會增加皮膚的問題,如痱子、濕疹等,同時因過熱而使已有的皮膚問題也不易恢復。
實際上,孩子沒有想像中那麼怕冷,一般穿衣的薄厚和寶爸寶媽相當即可,少穿領口、袖口過緊的衣物,選擇吸水、透氣性好的薄型棉布。而且要勤換衣服,保持皮膚清潔乾燥。否則會造成汗毛孔堵塞,也特別容易發生痱子。
2、注意製冷
居室內應注意通風涼爽,溫度和濕度不宜過高。家長通常害怕給孩子吹空調。實際上,夏季可以使用空調,讓室溫控制在25~27℃是對孩子來說比較合適的環境,可減少痱子等皮膚病的發生,讓孩子感覺舒適。
3、注意給寶寶散熱
對於小寶寶,在炎熱的夏天,不要一直懷抱著,而應盡量讓寶寶在有家長看護的前提下單獨玩耍,以免長時間在大人懷中,散熱不暢,捂出痱子。
4、及時沐浴
常洗澡可保證皮膚清潔乾燥,但洗澡水不宜過冷或過熱,34~36℃之間較為合適。洗澡時適當加嬰幼兒用的花露水,有防痱效果。
5、勤剪指甲
勤剪指甲,保持雙手乾淨,以免抓、撓皮膚引起細菌感染。
孩子起痱子了怎麼辦?
1、切忌撓
一般而言,當環境涼爽時,痱子可迅速自愈。要注意給孩子剪指甲,勤洗手,避免孩子因痱子瘙癢而抓破皮膚,引起繼發感染。
2、保持清爽
在醫生的指導下,可以外用嬰兒專用的「痱子粉」。可在腋下、頸部等出汗較多、經常潮濕的部位使用,用溫水清洗乾淨後,再用潔凈的浴巾擦乾。記得遵醫囑。
3、及時就醫
如果孩子生痱子嚴重,癢痛嚴重且有滲出液,說明出現了繼發感染,就不宜給孩子撲痱子粉,而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一些專業藥膏。不宜擅自給孩子用一些油膏類藥物,以免加重病情。
4、清淡飲食
在飲食上應注意以清淡為主,忌油膩刺激性食物。一些清熱祛濕的飲品如綠豆湯、金銀花水也可飲用。
對於新生寶寶,我們需要給予更多的呵護,在發現寶寶有任何不適的時候,要多加留心,必要時要及時就醫。


※夏季孕媽食慾差,想要准媽咪既吃的營養又好吸收,還得這樣做!
※一個吃,兩人補:孕媽吃花生竟然還有這麼多好處,而且這樣吃更好
TAG:安莜墨Li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