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軍入關後,這兩人說了一番話,讓漢人慘遭屠戮,受盡恥辱

清軍入關後,這兩人說了一番話,讓漢人慘遭屠戮,受盡恥辱

原標題:清軍入關後,這兩人說了一番話,讓漢人慘遭屠戮,受盡恥辱


漢族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衣冠服飾,《孝經》有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漢人成年之後就不可剃髮,男女都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頂。這是當時漢人盡孝道的基本表現,也是漢人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外在標誌。


而滿族的髮型與漢人迥異,該族男子把前顱頭髮剃光,後腦頭髮編成一條長辮垂下。此前,清朝(後金)強令遼東投降的漢人效法滿人的髮式和服飾,把剃髮易服作為歸順的標誌。遼東漢民因此早已深受剃頭易服之荼。


1644年,清軍打敗李自成,成功入關入主中原。入關後的清朝曾下令廢除「剃髮令」和「易服令」,以收買人心,鞏固自己的統治。順治元年,清廷下的諭旨中這樣寫到:「予前因歸順之民無所分別,故令其剃髮以別順逆。今聞甚拂民願,反非予以文教定民心之本心矣。 自茲以後,天下臣民照舊束髮,悉從其便。」


此後清廷允許明朝降臣和遺民按照原來的髮型服飾來打扮自己,甚至還允許明朝的降臣上朝時仍穿明朝服飾,只是滿、漢大臣各站一班。然而沒過多久,漢人中出了兩個敗類,讓清朝又頒布了「剃髮令」和「易服令」,強制漢人按照滿人的髮型服飾穿著打扮,如若不從,立刻格殺勿論。這兩人一個叫孫之獬。一個叫袁彭年。


孫之獬是明朝天啟年間進士,曾授檢討,遷侍讀。做官後投靠了魏忠賢,過了一段好日子。等到崇禎上台後,孫之獬被辭退,回鄉閑居。 清軍入關以後,孫之獬俯首乞降,自己帶頭與家人奴僕一起剃頭留了辮子,並換上了滿裝,一心一意在山東等待滿清主子的到來!清廷為收攬人心,接納並讓他當了禮部侍郎。


孫之獬為獨得滿清歡心,一日上朝之時,他不但剃了發,留了辮,還改穿了滿族官吏的服裝。當大臣們步入朝堂站班時,他走進了滿族大臣的行列。滿族大臣都自謂高人一等,哪能容忍得下漢臣孫之獬與之同班,於是把他逐出班外。孫之獬自討沒趣,悻悻然走回漢班,漢臣恨他過於逢迎求寵,一個緊挨一個,毫不鬆動,不讓他入班。徘徊於兩班之間的孫之獬進退不得,狼狽萬狀。



孫之獬從此懷恨在心,為了洗刷自己所受的恥辱,便向攝政王多爾袞建言:重新頒發「剃髮令」和「易服令」,不服者殺無赦。他跟順治(相當於跟多爾袞說)說了這樣一番話:「陛下平定中國,萬事鼎新,而衣冠束髮之際,獨存漢舊,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從陛下也。」言外之意不廢除明朝的髮型服飾,清朝皇帝就無法立足於中國,也顯示不了清朝的威嚴。


而這時袁彭年也向清朝統治者說出了那句著名的漢奸名言:「金錢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帶,實亡國之陋規。」隨後多爾袞趁機下令:清軍所到之處,無論官民,限十日內盡行剃頭,削髮垂辮,不從者斬;還說「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


然而以家族宗法儒學為源的漢人,尚能把朝代興迭看成是天道循環。可清廷竟逼迫漢人棄千年之儀冠,一夜而盡成番奴,讓漢人做不孝之徒,強迫施行歷史性的倒退,把幾千年的漢儒髮式和盛唐袍服變成「豬尾巴」小辮,漢人怎能苟且偷生? 「華人髡為夷,苟活不如死!」,要知道漢人是有氣節的,不是每一個漢人都會被阿諛奉承、表裡為奸、清濁同流的官場閹割。此後,隨著清軍的逐步深入,江南各地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反剃髮反易服暴亂。


滿清統治者對此進行了暴力鎮壓,還發生駭人聽聞的大屠殺事件:揚州十日屠殺,嘉定三屠事件,崑山之屠,嘉興之屠,江陰八十一日屠殺事件,常熟之屠,贛州之屠,南昌大屠殺等等。滿清的大屠殺讓無數漢人命喪無辜,死傷上千萬,這更加激起了漢人的反抗。


兩者此起彼伏的鬥爭歷經幾十年,最終結果是滿清統治者取得勝利,漢人大部分生者都剃髮結辮,改穿滿族衣冠;而堅持不願改換衣冠者要麼被殺,要麼逃到海外,要麼遁入空門。這一切,都是因為孫之獬和袁彭年兩人說的那番話。他們說的那番話,讓漢人此後慘遭屠戮,受盡恥辱。(喜歡的話多多關注,多多點贊,多多收藏,轉發和評論,謝謝!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歡迎品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mperor歷史 的精彩文章:

雍正為什麼要將原屬於中國的貝加爾湖割讓給俄國?那不割讓行不行
這國要日本賠款,日本:二戰你屬中國,中國放棄等同你放棄,不賠

TAG:Emperor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