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降低對CPU依賴 英特爾再出手收購晶元製造商
7月13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英特爾周四宣布,計劃收購小型晶元製造商eASIC,這將有助於進一步推動其轉向多元化經營,向CPU晶元以外的領域拓展。
英特爾沒有披露與eASIC交易的具體條款,後者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聖克拉拉(Santa Clara),這也是英特爾總部的所在地。英特爾一位發言人稱,收購價格「並不重要」,但大約120人將因此加入英特爾旗下的可編程解決方案集團。
2015年,英特爾斥資16.7億美元收購晶元製造商Altera,並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可編程解決方案集團。這是英特爾擴大營收基礎的舉措之一,因為最近幾年,其主要收入來源的個人電腦市場和CPU晶元市場出現了下滑。
Altera專註於現場可編程晶元,其目標是解決計算機領域最古老的問題之一——讓計算任務在搭載通用晶元(如英特爾的CPU)的軟體中完成與將這些計算任務直接嵌入定製晶元間取得平衡。
定製晶元的效率更高,但其開發成本很高,而且定製晶元除了最初設定的用途以外,不能很好地完成其它任何任務。Altera的現場可編程旨在找到一個中間地帶:他們讓客戶在購買定製晶元後,能通過重新編程將晶元的不同部分重新連接,從而可以完成新的任務,同時又有定製晶元的一些優點。
收購eASIC後,英特爾還獲得了另一個選擇。如果客戶有一種最喜歡的方式來使用英特爾的可編程晶元,那麼在工廠里這個程序就可以被「凍結」在晶元中,這就更接近於完全定製晶元,但不會產生太多額外的成本。
英特爾可編程解決方案部門負責人丹·麥克納馬拉(Dan McNamara)在接受路透採訪時表示:「它不是在現場編程,而是在工廠編程。它仍然要花費數十萬美元,但你能在四個月內完成,而不是要花費兩年時間。」
麥克納馬拉稱,雖然英特爾設計了現有的所有可編程晶元產品,但最先進的晶元型號由它自己的工廠生產,而低端產品由台積電代工生產。他說,來自eASIC的晶元目前由台積電和GlobalFoundries生產,但英特爾自己是否將開始生產eASIC的晶元尚未做出決定。
來源:網易科技報道
圖片聲明: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繫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繫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中環股份與中科院微電子所等簽署《高端半導體產業園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總投資30億元!IC封裝測試項目落戶馬鞍山示範園區
TAG:全球半導體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