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褚遂良:換皇后為何非武氏不可?武則天:何不殺了這老雜毛!

褚遂良:換皇后為何非武氏不可?武則天:何不殺了這老雜毛!

唐高宗李治生性溫厚,對於大臣們的意見大多言聽計從,但在冊立武則天為皇后這件事上,他彷彿被下了蠱,不惜和眾多大臣翻臉,上演了一出大戲。

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武則天的心機和手腕,早在李治還是太子時,她就牢牢扼住命運的咽喉,完成了從尼姑到昭儀的逆轉,並對皇后之位虎視眈眈。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治對武則天是越來越依戀,對王皇后則是越看越不順眼,廢黜王皇后的想法蟄伏了一年之後,終於在永徽六年和大臣攤牌了。

最先將李治內心想法拋之於眾的是李義府,他公開上書請求廢黜王皇后,冊立武則天。李治接到上書後,高興不已,立即將他提拔為中書侍郎,和衛尉卿許敬宗、御史大夫崔義方、御史中丞袁公瑜一起組成挺武黨。

不過,相對於以長孫無忌、褚遂良為首的反武黨,此時的李義府和許敬宗分量還輕了點,李治必須和他們當面對決。

是年九月的某一天退朝後,李治特意留下長孫無忌、褚遂良、于志寧、李勣四人進入內殿議事。議事之前,先來捋一捋四人的官職,長孫無忌是太尉,褚遂良是右僕射,于志寧是左僕射,李勣是司空,帝國的四位大佬。

對於李治的企圖,褚遂良心知肚明,對其他三人道:「皇上今天宣召,多半是為了後宮的事,皇上主意已定,違抗者必是死罪。太尉是元舅,司空是功臣,不可以讓皇上承擔殺元舅和功臣的惡名。我出身平民,沒有汗馬功勞,到了今天這個地位,而且接受先帝託孤,不以死諫諍,無顏去見先帝。」

聽褚遂良如此說,李勣臨時開溜,稱病不去。長孫無忌等人到了內殿後,李治開宗明義道:「皇后沒有子嗣,武昭儀有,如今朕想冊立武昭儀為皇后,你們看怎麼樣?」

褚遂良答道:「皇后出身名家,是先帝為陛下娶的。先帝臨死的時候,拉著陛下的手對臣說:『朕的好兒子好兒媳,如今就交付給你了。』這些話都是陛下親耳聽到的,言猶在耳。未聽說皇后有什麼過錯,怎麼能夠輕易廢掉呢?臣不敢輕易順從陛下,以違背先帝的遺願!」

褚遂良口口聲聲說及先帝,李治極為不爽,只好散會。第二天,李治再次召集他們商議,褚遂良繼續反對道:「陛下一定要更換皇后,臣請求遴選全國的世家望族,為何非武氏不可?武氏曾經侍奉先帝,這是眾人周知的事,天下人的耳目,怎麼能遮掩呢?千秋萬代之後,人們將如何評價陛下?願陛下三思而後行!臣今日觸怒陛下,罪該處死。」

說完,褚遂良將朝笏放在殿內台階上,解下頭巾磕頭直到血流滿面,說道:「還給陛下朝笏,乞求放臣回老家去。」李治大怒,命人將褚遂良帶出去。

忽然,從隔簾出傳出一聲女人的大叫:「何不就地殺了這老雜毛!」長孫無忌聽出那是武則天的聲音,忍無可忍道:「褚遂良是先朝顧命大臣,有罪也不可加刑。」一旁的于志寧嚇得連話都不敢說。場面再度陷入僵局,不歡而散。

幾天之後,李勣單獨覲見李治,李治問道:「朕想冊立武昭儀為皇后,褚遂良固執己見認為不可,他是顧命大臣,既然反對,那麼事情就該停止了嗎?」李勣答道:「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去問外人呢?」

是啊,朕想換個老婆,你們管得著嗎?在李勣的提醒下,李治決定不再和那幾個老傢伙商量了,難不成你們還敢造反?

與此同時,已升任禮部尚書的許敬宗也在朝堂上散布言論:「莊稼漢多收了十斛麥子,還想著要換個老婆呢?何況天子要立皇后,人們又何必多管閑事妄生異議呢?」

一個多月後,李治不顧褚遂良等人的反對,下令讓司空李勣攜帶玉璽印綬冊封武則天為皇后。當天,百官又在肅義門集體朝見武后。

為了這一天,武則天等了太久,更付出了一個女兒的代價,但看著匍匐在身前的文武大臣,看著金光燦燦的皇后璽綬,她的內心無比滿足,一切都是值得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沉香藝文志 的精彩文章:

魏徵只會直來直去?他才是玩官場平衡的高手
李世民「別人都說你粗魯傲慢,朕卻覺得嫵媚可愛」

TAG:沉香藝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