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降到140/90mmHg就安全了嗎?

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降到140/90mmHg就安全了嗎?

一般人都認為得了高血壓病以後,將血壓降到140/90mmHg就安全了。

其實每位患者的年齡和臟器功能情況都不一樣,所以降壓的目標值也不一樣,併發症越多的人,血壓達標值會更加嚴格。

根據最新的2018年歐洲高血壓指南建議,不同年齡的患者及不同合併症的患者,其降壓的目標值是不一樣的。

一、高血壓的定義

高血壓的定義沒有改變,即診室血壓≥140/90 mmHg時診斷高血壓,相當於家測血壓的135/85mmHg以及動態血壓監測的全天平均壓130/80 mmHg。

其中理想血壓是將血壓值控制在120/80mmHg以下。

二、影響高血壓患者心血管風險的因素有哪些?

高血壓患者常常合併多種其他危險因素,而多種危險因素的合併存在會增加心血管風險。

具體危險因素包括:男性、年齡、吸煙(包括已戒煙)、總膽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尿酸、糖尿病、超重或肥胖、早發心血管病家族史(男性55歲以前及女性65歲以前)、早發高血壓家族史、早發更年期、靜坐的生活方式、心理及社會經濟因素、心率(靜息心率>80次/分)。

其中尿酸、早發高血壓家族史、早發更年期、心理及社會經濟因素和心率快是2018年新增加的危險因素。

三、降壓治療的目標值

按照指南推薦,如果患者年齡在18-65歲,患者有高血壓或合併有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病史,患者的診室收縮壓靶目標範圍應控制在120-130mmHg;

如果患者合併有慢性腎病,患者的診室收縮壓靶目標範圍應控制在130-140mmHg;

如果患者年齡在65-79歲及≥80歲,患者的診室收縮壓靶目標範圍應控制在130-140mmHg;

舒張壓靶目標範圍都應控制在70-80mmHg。

研究發現,與治療目標140/90mmHg相比,收縮壓每降低10mmHg,多種心腦血管事件風險均降低, 包括全因死亡降低11%。但目前收縮壓達到140mmHg以下的患者不足50%,因此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

四、生活方式調整及降壓治療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預防或延緩高血壓的發生,降低心血管風險。

對於1級高血壓患者(血壓值140-159/90-99mmHg的患者),單純生活方式干預可以避免或推遲降壓藥物的應用。

已經證實能夠降低血壓的生活方式改善措施包括限鹽、中度酒精消耗、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減肥並保持理想的體重以及規律的體育鍛煉。

但對於存在高血壓介導的器官損害的患者或心血管高危患者,不能延緩降壓藥物的啟動,應及時到醫院心內科或高血壓專科進行治療,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及合併症情況選擇合適的降壓藥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血壓 的精彩文章:

有一種血壓升高其實是甲亢「搗鬼」
高血壓最偏愛的四種人,快來看看其中有沒有你?

TAG:血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