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拿下萬達、蘇寧、富士康之後,這家AI公司摸索出一條路

拿下萬達、蘇寧、富士康之後,這家AI公司摸索出一條路

短短一周,引入竹間智能新零售解決方案的夏普門店已經看到了成效:單周交易額超過了周邊同類型門店約60萬。今年剛剛成立新零售事業部的竹間,究竟是如何用技術手段幫門店提升運營效率的?億邦動力與竹間智能新零售事業部總經理王昊進行了一次對話,進一步了解了竹間的新零售邏輯。

新零售里的技術場景

據介紹,竹間智能的新零售事業部已經將零售領域中的AI技術形成標準化產品。其方案主要分為三個步驟:吸引客流、促進轉化以及搭建分析場,而其中每一步的產品,都是以竹間「看家的」AI技術為基礎的。

以夏普在台北的一家門店為例,竹間為其提供了一個引流法寶——「顏值比拼」大屏幕。消費者走到大屏幕前,會自動被進行人臉識別,進行顏值PK。當消費者被大屏幕吸引之時,店員則可以更方便進行Face ID以外的會員的信息初采,整個解決方案環環相扣。

圖為竹間多人人機互動裝置——顏值大比拼

值得關注的是,竹間智能的新零售解決方案讓圖像識別在零售領域實現了商用。據介紹,圖像識別不僅可以輔助會員信息初采,還可以幫助門店讓原本只能依靠老售貨員經驗的營銷,變得更加理性、高效,這其中的邏輯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1)對於門店既有會員,Face ID已經錄入系統,當識別到該會員進入門店時,系統可以自動將圖像與Face ID進行比對,售貨員看到該消費者的購買記錄,判斷其喜好,進而精準推薦。

(2)對於新進店消費者,圖像識別可以捕捉其性別、年齡、面貌特徵等,將其歸類,根據系統中的預設規則,判斷他(她)可能需要的東西。如,向發質欠佳的客戶推薦離電子吹風機等。

圖為竹間多模態智能導購系統

王昊透露,竹間智能已經積累了近千萬張亞洲人臉的數據,對人臉識別的精準程度達到95%以上。門店運營數據表明,使用該系統進行購物推薦的店員,其促成交易的能力會提高約40%。

億邦動力了解到,多模態AI公司竹間智能成立於2015年,其研發的「多模態情感情緒識別模型」能探測用戶的面部表情、人臉信息、語音語調等,可以識別出22種人類情緒,結合自然語言對話系統,已開發出具有情感交互模型的對話機器人。

技術公司的產品邏輯

成立之初,竹間智能已經聚集了130名員工,規模遠超很大一部分初創企業,但這對於技術驅動的公司似乎又是必須的。「初創團隊基本都是研發人員, 現在超過200人的團隊里,技術人員也佔到了70~80%。」王昊坦言,成立的第一年,公司的狀態完全是「閉關修鍊」,遠離市場專註開發。

「雖然我們沒有很多行業背景,但我們擁有核心技術。」王昊介紹,與一些直接考慮商用產品的企業不同,竹間先積累了技術能力,才開始思考能力之上還能做些什麼,而當不斷積累更多的客戶需求之後,就可以發現同一個行業的同質需求,進而形成標準化產品。如今的新零售解決方案,就是竹間智能服務萬達、蘇寧、富士康等企業之後摸索出來的。

他們發現,在新零售的時代,消費者最關注的是服務,商家最關注的是消費洞察。在竹間看來,「高單價」可以覆蓋系統成本,「低頻購買」可以減緩系統壓力,「高服務質量」是門店選擇AI解決方案的動力,於是這三個關鍵詞便組合出了最適合使用AI技術解決方案的零售場景,對應的則是奢侈品、4S店、專櫃等。

竹間智能的圖像識別能力是實現消費洞察的重要基礎,可以收集大量數據,而情感情緒計算更提高了其識別的精準程度。據透露,純文字的情緒識別依靠帶有明顯正、負面情緒的辭彙;語音依靠聲紋波動,如果生氣語氣會高八度等;圖像識別則更明確,嘴角上揚代表開心,五官凝聚代表生氣等。

據悉,竹間智能的情緒識別已經相對成熟,甚至達到了陪伴機器人的水平,此前已應用在智能客服、智能機器人等產品(如優必選、科沃斯)中。而三種情感判斷模塊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結合起來。

在 AI 邊界之中探索

王昊認為,相對於線上,新零售解決方案在線下應用的空間更大,「線上銷售交互無非一個屏幕一個滑鼠,但真正和人打交道才能衍生出更多場景。不過,線上的變革也不能忽視,必須線上線下雙向互通才能真正實現新零售。」

在他眼中,新零售是通過互聯網技術把零售的售前、售中、售後三方面打通,售前優化客戶應答、吸引用戶,售中輔助店員賣出更多的貨,售後將客戶數據合理分析,尤其是對消費者動線進行分析,了解消費行為和需求,輔助店鋪規劃。

在此基礎上,用線上數據服務線下,線下數據反哺線上,雙向打通。例如一個消費者在門店一直在挑選電視機,一旦這條動線被圖像記錄下來,系統可以自動給他(她)線上會員賬號發送優惠券,促進其在線上下單。

王昊指出,AI技術未來一定會從商業應用走向家庭應用。比如與物聯網結合,讓用戶在家隨時消費。「用戶買回家的一個硬體中就內嵌了AI機器人,去了解用戶的生活習慣、喜好,如果一個人冰箱里的東西總是吃不完,機器人就會調整購買數量,自動幫用戶減少購物了。」

對於AI是否會取代很多人工崗位,王昊表示,零售領域中促銷活動相關崗位、分析公司門店運營相關崗位都可能被取代,但AI不會讓人類不斷縮短工作時間,「一部分崗位被取代之後,也會催生出更多崗位,比如機器人訓練師等,人們要做的只是跟上時代。」

王昊坦言,在他看來2~3年內還不會出現所謂「完美」的機器人,因為目前AI還存在技術邊界,機器人升級任重道遠。「現階段的技術只能在某一個場景或特定的環境中達到完美,要查賬就專註查賬,要新零售就專註新零售,這些都是可尋的方向。」

本文來自億邦動力網,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家 的精彩文章:

面對人生幾次沉浮,他咬牙堅持,最終成為身價幾億大佬
他兩年時間還清十餘萬貸款,還狂掙上百萬!

TAG:創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