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少林寺不反清,清軍沒燒少林寺,少林五祖的故事難道純屬虛構?

少林寺不反清,清軍沒燒少林寺,少林五祖的故事難道純屬虛構?

原標題:少林寺不反清,清軍沒燒少林寺,少林五祖的故事難道純屬虛構?



明代是少林寺的鼎盛時期,歷代明朝政府都非常支持少林寺的發展。寺院所存殿宇多為明代所建,少林寺碑刻中,明代碑刻也超過一半。塔林229座古塔中,已知的明代塔佔140座以上,明代少林寺大規模修建,也是明代昌盛的重要體現。明朝的王子中就有八人到少林寺隨正道法師出家。少林寺在當時被稱為「域內巨剎」。


由於跟明朝政府關係很好,所以少林寺對於明朝也非常支持。正德時期,周友率僧兵守山陝,征討雲南。正德至嘉靖時期,僧兵還參與鎮壓過劉六、劉七、王堂、師尚詔起義。



嘉靖時,僧兵更是應徵奔赴東南沿海抗倭,寫下了僧兵史上輝煌的一頁。明朝政府遂徵集僧兵到東南地區抗倭,少林寺的僧兵由於訓練有素,武藝高強屢立戰功。顧炎武在《日知錄·少林僧兵》中竭力謳歌少林僧兵保家衛國的傳奇,他還披露了這樣一個史實:在保衛松江戰役中,徹堂、一峰、真元、了心四位少林武僧壯烈犧牲,松江人為悼念四位僧人的忠勇,在上海近郊畲山建起「四義僧塔」,供人憑弔緬懷。


跟明朝政府的密切關係曾經使得少林寺獲得巨大的發展,但在進入清朝統治後,這種關係就成了少林寺的歷史包袱。此外,當時堅持反清復明的天地會往往自稱與少林寺有密切關係,也引起了了清政府對於少林寺的猜忌。天地會內部流傳的詩句中,就有「武藝出在少林中,洪門事務我精通。洪拳能破西韃子,萬載名標第一名」的段落;在嘉慶年間,還有在江西被捕的天地會成員還供稱出身少林寺。



(《火燒少林寺》虛構了清朝和少林寺之間的一段故事)


在天地會中秘密流傳的傳說中,清朝初期,清政府曾火燒北少林,方大洪、胡德帝、李式開、馬超興、蔡得沛等五人逃到福建,借莆田南少林掩護,秘密開展「反清復明」活動,稱為少林五祖。也有說法認為,是鄭成功遣派方大洪、蔡德忠、馬超興、胡德帝、李式開化裝至福建莆田,入南少林為僧,拜方丈智通為師。這五人,便是天地會的後身「洪門」的「前五祖」。從目前已知情況看,少林寺在清朝期間並未參與過任何有組織的反清復明行動,天地會的人之所以自稱來自少林寺,很可能是因為確實曾有一些反清復明人士在寺廟中託庇過,或者就是想單純地利用少林寺的威名。


(《少林五祖)中的五祖)


儘管如此,實際上清朝政府並沒做過火燒少林寺的事,明代以來的少林寺建築被大量毀壞是進入民國以後的事了。


在清朝,清政府出於對少林寺的猜忌,主要採取了三種手段打擊少林寺。首先,不再給少林寺僧兵撥發糧餉,並予以取消;其次,又取消了少林寺的天賦特權,對其進行各種吃拿卡要;最後,不再像元明政府那樣任命少林寺的主持。


在連遭到沉重打擊的情況下,少林寺迅速地陷入衰敗。

不過,少林寺雖然談不上武俠小說中講的那種武林界的「泰山北斗」的地位,畢竟是「禪宗祖庭」。清政府在統治穩定下來後,就開始逐漸改變對少林寺的冷淡態度。這種政策調整始於康熙中後期,在乾隆年間達到高潮,其顯著標志是康熙帝頒賜御書匾額(康熙四十三年),雍正帝大規模整修少林寺(雍正十三年)及乾隆帝駕臨少林寺並題詩書匾(乾隆十五年)。


但直至清朝滅亡,清政府也未再向少林寺派遣住持,而且多次批評少林寺及其尚武風氣。如乾隆年間,曾有河南巡撫徐績想禮聘一些少林寺武僧去軍營中做教習,乾隆帝獲悉後下諭旨痛斥:「僧人既經出家,即應恪守清規,以柔和忍辱為主,豈容習為擊刺,好勇逞強?」在這種重壓之下,少林僧人只能暗中練武,傳承寺廟的傳統。



清廷的持續打壓使得嵩山少林寺日趨衰落,至清末民初,僅有寺僧200餘人,土地2870餘畝,與元明時代的興盛相比簡直可說是天差地別。


1928年,少林寺又捲入了馮玉祥的國民軍與樊鍾秀之間的戰爭,樊鍾秀將司令部設於少林寺內,而少林寺的寺內武裝也加入樊鍾秀一方作戰。樊軍戰敗會,石友三部追擊樊軍至少林寺,縱火焚毀法堂,第二天,又抬煤油至寺中,將天王殿、大熊殿、閻王殿、龍王殿、庫房、東西禪堂等處盡付一炬。


另一方面,被清政府遣散的武僧流落民間,反而擴大了少林武術的傳播範圍,使得少林武術的地位更加尊崇。各地民間武術,不論是否實際與少林武術相關,往往自我標榜源自少林,形成了「天下武功出少林」的奇異景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夏國祥 的精彩文章:

中國人的文化傳承做得很不好,相對於日本人可以看出這一點
成吉思汗大字不識,建世界最大帝國,擁1600萬男性後裔,有啥秘訣

TAG:夏國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