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AI+金融」將會擦出哪些火花?——專訪知因智慧CEO任亮

「AI+金融」將會擦出哪些火花?——專訪知因智慧CEO任亮

中國日報網7月10日(記者 刁雲嬌) 「金融行業天生就是以數據作為資產,去評估資產的一個行業,在大數據積累到了一定程度之後,接下來就是運用人工智慧(AI)對數據進行提煉,評估金融風險,去做風險的計量,去做商品的發行。」知因智慧創始人兼CEO任亮近日接受中國日報網採訪時表示,AI是金融決策的大腦。

未來,人工智慧的規模和潛力是無法估量的。金融業務本身就是在做不同的決策,不管做風險評估,還是做客戶商機發現,未來這個決策大腦可能就是產業知識圖譜。原來的決策大腦是專家一起打分評估貸款發不發,風險高不高。但現在,我們可以結合大數據、人工智慧、雲服務、知識圖譜四項技術手段打造AI一體化的能力中心,去構建一個金融大腦,不管公司業務,零售業務,都要通過這個大腦做判斷:客戶應不應該進來,產品可不可以營銷,風險有多高,定價應該是多少……用它去捕捉和發現事件的動態變化,以及對某一個體產生的影響,正面的就成為了商機,負面的就成為了風險。同時,出現風險以後要處置,怎麼找到我的資產,某些人跑路了,那我怎麼找到這個人,怎麼找到與之相關聯的線索,能不能把錢追回來等等,金融大腦都可以幫助我們做決定並提供相應的信息。

AI在金融行業的發展空間巨大

金融行業不管是現在看到的互聯網巨頭、互金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都是大量在做個人業務,公司金融還沒有真正被互聯網開發,類似的還有供應鏈金融,小微金融、產業金融,這些其實還有充分發揮的餘地,所以AI在金融領域今後的發展,可以說空間非常大。

比如說金融事件的提取,首先我們運用知識圖譜這一核心手段,將這個世界的實體整合在一起,變成一個語意的網路,把所有的企業放在這個網路裡面找到它的定位,運用各種機器學習方法和演算法進行預測。從前我們都是分析一個企業,現在是分析一群企業,當在這個網路裡面發現一個企業的發展問題,或者一個行業的發展問題,這個風險對我有沒有影響,這個風險是如何形成,這些都是可以通過知識圖譜幫助我們分析解決的。

現在市場上來看,ToC的金融企業比如剛才提到的互聯網金融、消費金融已經有一定的發展並帶來了一些變革,但是ToB領域卻鮮少有案例。知因智慧選擇從ToB,從企業金融角度來進行切入,從覆蓋範圍來講,企業金融關聯著更大的群體,也波及著更深遠的內在聯繫;從金融資產來講,企業金融也是比個人金融更大的一份資產。

微服務是AI+金融未來發展的一個趨勢

還記得在去年11月份看過一篇文章:《知識圖譜終於火了》,用了一個「終於火了」來表達對知識圖譜的期待。可能之前大家還在議論探討深度學習的一些演算法,但是去年知識圖譜經過了這些年的積累突然被金融機構意識到了,它是當前能夠將AI落地的切實可行的途徑,所以在去年這一年裡面,可以說知識圖譜成為了人工智慧中最熱的一個領域。

微服務可以看作是雲服務中的一種,特別是在金融機構的數據無法全部搬到公有雲上,而需要布置在私有雲的情況下,微服務就能夠彰顯它的特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將來我們的AI產品,或者AI的能力中心應該是能夠在金融機構內部形成一個微服務的形式對外輸出,對於不同的業務條線進行輸出,而不是像以前一樣,金融機構內部常常會做一些重複建設、重複投資又無法互聯互通的傳統系統,導致了信息的碎片化、業務效率的提升效果不理想等狀況。

現在我們是站在企業級的高度來解決問題,而不再是以前的部門級。未來,AI在金融領域的落地將會是一個相對集中的形式。如同我們剛剛發布的戰略級產品K-BOX,我們將數據資源都整合在一起,以微服務的形式嵌入到不同的業務流程裡面去,然後把這種能力輸出給各個部門,這樣既節約了投資,同時每個部門所獲得的能力都比以前得到了提升。通過微服務這種技術手段能夠快速把我們AI方面的能力輸出成最有效的價值賦予到金融機構,所以微服務也將是AI+金融發展形態的一個新趨勢。

(編輯:曹原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日報網 的精彩文章:

中美「貿易戰」一觸即發,特朗普單邊主義成眾矢之的
中國富人去日本玩了一趟感慨萬千:溫暖的人情味哪去了?

TAG:中國日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