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林婉珍VS瓊瑤:我從88歲的原配撕80歲的小三里學會的三件事

林婉珍VS瓊瑤:我從88歲的原配撕80歲的小三里學會的三件事

▲關注這個親子號的人,91%是成長女性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路,向原圖作者致謝)

本文作者:妮妮

01

女人永遠沒法幫別人做決定

此前,華人愛情教母80歲的瓊瑤阿姨,因丈夫病重,與丈夫的三個孩子在治療方面的不同選擇引發家庭大戰。

最終瓊瑤公開決定,將病重且失智的丈夫還給其子女,由他們做出治療決定。自己選擇去國外休息,宣布暫時不會探望,以這樣的方式暫時平息這場家庭重大危機。

瓊瑤先是出版了《雪花飄落之前》,娓娓講出自己豁達的生死觀,一向感情至上的她,談出了自己對生老病死的認知。一生浪漫至極的她,認為人應該有自己選擇死亡的權利。尤其是丈夫患病以後,她感同身受,本人希望未來,自己能選擇有尊嚴的離開這個世界。

她認為在病痛面前,應該有意願決定自己的生與死,而不是為了維持群體或者是所謂生存的希望,去忍受各種為了維持身體的呼吸採取的醫療手段,徒增痛苦。

她眼中的人生是這樣的:「生時願如火花,燃燒到生命最後一刻;死時願如雪花,飄然落地,化為塵土!」

在這本書里,瓊瑤追憶了和丈夫平鑫濤近40年婚姻里的幸福點點滴滴,用對比的方式寫出了今天丈夫卧病在床,因丈夫的失憶,兩人已經無法交流的各種心碎。

她本希望能尊重此前丈夫的遺囑,讓丈夫少受一些病痛的折磨,自感到了這個年紀,她和丈夫早已看開了生死,希望能選擇用尊嚴的方式離世,並呼籲立法推動此事的進程。

瓊瑤錯了嗎?我相信她親眼目睹了自己母親和自己丈夫先後失智,認為老人在生命彌留之際,整個治療過程中,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是一種「不夠文明」的體現。

對於她的現任丈夫,彼此攜手走過了近40年的婚姻,我深信兩個人絕對是深愛彼此的。

我只是覺得她真不是很多人認為的那種視感情為生命的第一,一旦失去感情,就認為對方不能愛自己而失去價值的「薄情寡義」的人,但她錯在,執意幫對方做決定。

她作為一個已經80歲的老人,面對生死,加之從小博覽群書,觀念和見識是很開明的。但她低估了親情的力量。

平家的三個子女遠遠沒有到她的年紀,他們同樣愛自己的父親,覺得父親只是失智,按照醫生的建議全力治療是他們作為子女本能的選擇。

之所以現在關於安樂死的相關法律、法規相對比較空白,儘管在一些歐洲國家「合法」,但依然沒有在全世界廣泛推行,說明還是有其弊端。

人人都渴望體面有尊嚴的離開這個世界,但如果本人還有強烈的求生慾望,在自己無法做決定的時候,萬一被親人選擇「提前結束」,濫用了這種權利又將如何?

醫生的使命,又是極力挽救每一條生命,讓醫生放棄努力,尊重病患的意願,有的時候也是一種兩難的選擇。

瓊瑤在這件事上與丈夫的三個孩子認知差異很大,雙方都是以愛為名,但選擇了不同的路。

生活畢竟不是只有愛情,任何人都不能替別人做決定,尤其是一個目前失智的人。

從法律上來看,她是丈夫最親近的人,就算這是丈夫的願望,她也失去了獨自做決定的能力。

從本質上來說,這也符合生命的規律。比如說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偶然性,出生本身我們就沒法選擇一樣,同理,死亡有時,同樣無法讓自我選擇。

人和人之間,最複雜、最深情的鏈接就是感情鏈接。兩難的選擇,不都是源於情感本身嗎?

而引發這一場眾人皆之的家庭內戰,對於80歲的瓊瑤來說,絕對是一場折磨,最終她選擇了臨時離場,自己逃離到美國,用逃避的方式暫時解決此事。

也許這個時候瓊瑤才明白,自己最終只能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任,對自己的事情做決定。

除此以外,其實我們終其一生都不可能替自己以外的人做決定。

02

女人應該保持自己經濟的獨立

瓊瑤25歲遇見有家室的皇冠出版人平鑫濤,從此便陷入了長達10餘年的三角戀,成為別人婚姻里的第三者,對於視感情為生命的瓊瑤來說,絕對不是一件讓她舒心的事兒。

可是對這段感情的無法放下,最終讓她在人生39歲的時候,選擇了成為平鑫濤的第二任妻子。而這件事的結局,是以平鑫濤與前妻林婉珍結束了21年的婚姻,最終以離婚為代價,「告別舊人贏新人」實現的。

儘管從個人情趣與相處方式上,能看出來瓊瑤更適合平鑫濤,但無奈相遇的時間太晚,就算兩個人像年輕人一樣,轟轟烈烈的愛了幾十年,但這份感情終究是建立在傷害的基礎上的。

2018年3月前後,沉默了大半生的林婉珍突然發聲,書寫了一本《往事浮光》,講述了過往的恩怨與自己的一生。

這下才讓網友們驚呼,原來瓊瑤是小三上位,難怪她的愛情里有那麼多對婚姻第三者的理解和褒獎。

我在看了瓊瑤的《雪花飄落之前》,專門買了林婉珍這本台版書《往事浮光》,忍受著看繁體豎版的不便,認真思考當事人對婚姻的理解。

我真心覺得林婉珍並不是在88歲的高齡,是為了開撕小三瓊瑤,是一种放不下,看不開。反而是一種徹底放下的意思。

她將自己的一生追憶,對於全書的內容,其實瓊瑤也不是重點,儘管她人生中很重要的婚姻生活,的確是因為瓊瑤的介入而改變。

她回憶起這段往事,本人早已釋然,正是因為婚姻的不幸,讓她隱忍多年悲痛萬分,最終活出了另一種人生,如今她的繪畫事業也已經到了成名成家的水平,成為了她真正的終身依靠技能。

很多人會奇怪,為什麼50年前,林婉珍不將這段故事寫出,而選擇50年後發聲?

我想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早年她的經濟不獨立,又為了能保持孩子的生活水平而做出的一種妥協。

而如今孩子們都已成人,自己也已經88歲,很多涉及到自己的故事,不應該只有瓊瑤和平鑫濤的版本,她也應從自己的角度去還原事實,真實說出真相而已,有一天自己離開人世的時候,不想留任何遺憾罷了。

林婉珍在婚姻里摔得最大的跟頭,就是她過度以家庭為重,放棄了自我,失去了自己的經濟獨立權造成的。

其實林婉珍從小品學兼優,非常有語言天賦,是一枚響噹噹的學霸。

她對自己有要求,特別能吃苦,再加上漂亮的外表,可以說是無數人心中的女神。

早年她和平鑫濤都是台灣肥料廠的員工,她在文職崗位,而平鑫濤是廠里的一名會計,平鑫濤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抱得美人歸。

婚後,林婉珍放棄了工作,專心的在家相夫教子,解決了平鑫濤的後顧之憂,讓這個事業心非常強的男人,可以毫無牽掛勇往直前。

林婉珍生了三個孩子,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她承認是希望平家有後,沒有兒子肯定不踏實。

但這也造成了她的悲劇,放棄了自己過人的天資,最終把人生前半生的時間全部用於了養育子女和照顧家庭。

這一切,都因為沒有直接創造經濟價值而顯得無意義,直到自己婚姻發生重大變故時,那時完全沒有經濟能力的她,只能選擇隱忍與默默承受,苦苦的等待孩子的長大。

她所遭遇的一切,恰好提醒今天的我們:一個女性,千萬別覺得生孩子養孩子,就能讓男人顧及家庭而不背叛婚姻。

養育孩子是自己人生幸福的經歷、完整的體驗,但絕不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

這种放棄自己成長,把希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的行為,其實也是一種寄希望於別人,而忘記了自己才是生命的主人。

女人一定要有基本的經濟能力,不管是通過工作還是投資甚至是做兼職,如果不是自家有用不完的家產可以繼承,經濟獨立還是要靠自己,經濟能力有時候真的會決定一個女人幸福的高度。

至少能讓你在婚姻中有選擇的能力,當愛在時,好好相愛。當愛離別,重新出發。

03

女人要選擇志趣相投的人過一生

其實在林婉珍的書里,真的能看到她和平鑫濤完全是兩種生活軌跡的人。

她經歷過大家庭中經濟狀況的起起伏伏,相對來說非常理性,但也從另一方面少了一些浪漫。

以至於早年她在肥料廠的時候,面對眾多追求她的工程師,她都顯得很冷淡,人稱「冷美人」。

包括平鑫濤,也是苦追了她很多年。她這種性格還是源於從小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比較缺乏安全感,對於人生又太過於務實,活得非常理性。

這和日後做雜誌、搞文藝發家的平鑫濤來說,根子上是不同的。

這種差異雖然能夠形成一些互補,在創業的時候還能求同存異,但進入事業平穩期後,兩個人沒有共同語言的問題,就會傷害到婚姻的本質。

他們最終決定結婚,也是源於平鑫濤已婚的身份才能在肥料廠里分到房子,這對於兩個長期住單身宿舍的人來說,是有吸引力的。

這種基於現實的選擇,缺乏了彼此更深層次的鏈接,以至於婚後暴露出兩個人的極大差異,最終才讓第三者有機可乘。

洞房花燭夜的時候,平鑫濤講浪漫,插上紅燭增加氣氛。可第二天,當林婉珍看到蠟滴染壞毯子時大驚失色,平鑫濤很不願意:「到底是我重要,還是一條毯子重要?」

從開始創業到連續虧損七年,為了支持丈夫的夢想,林婉珍拚命地精打細算,還成為丈夫創辦皇冠的第一個不要錢的「賣命工人」。

她不僅要承擔與各地讀者的溝通、回信,還要管理財務等事務,外加煮飯照顧家庭照顧孩子,可以說忙得像一個陀螺,這也讓她沒辦法,在生活里浪漫。

隨著皇冠出版社的日益發展,平鑫濤經常會請作家朋友來家裡吃飯。這群骨子裡敏感細膩浪漫的人,對於林婉珍還用幾十年前的餐具非常不解,覺得看起來一點都不浪漫,太過簡陋。

可林婉珍覺得這用了幾十年的搪瓷餐盤,裝什麼都很方便,也不容易壞,為什麼不好呢?

這種本質上的差異,不是通過婚姻就能夠改變和磨合的,選擇一個愛人,應該選擇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否則很多差異性雙方無法磨合,在婚後真的會影響感情。

而瓊瑤作為一個連續兩年沒有考上大學的高中畢業生,成績一般但文采盎然。她曾經在中學的時候愛上比自己大25歲的語文老師,她真是那種把感情視作生命的女人,這點對平鑫濤有著致命的誘惑。

在瓊瑤的書里記錄了很多她和平鑫濤相處的幸福點滴,能看得出來這兩人確實因為相互理解而心意相通。

比如說,50多歲時的瓊瑤,學會開車後還要到荒山裡去探險,她支持平鑫濤把家變成巨大的花園,幾乎每晚陪著平鑫濤看電影,甚至到歐洲旅行的時候,也得每天陪看自己既看不懂又沒興趣的電影。

60多歲的時候,兩個人每天一步之遙還相互寫纏綿的情書,我個人覺得平鑫濤是在瓊瑤身上,把一生沒機會用過的浪漫都用盡了,真的比少年還浪漫。

林婉珍發生婚變後,曾隱忍了十多年,默默忍受著丈夫出軌的格局。

她為了排解這些苦悶的時光,開始學習英文和畫畫,最終意外地為自己開啟了下半場精彩的人生。不得不說,這裡面肯定也有平鑫濤對她的影響,畢竟平鑫濤從小就酷愛美術,本打算學習美術為專業的,一起生活的20多年裡,應該來說,還是對林婉珍有積極影響的。

林婉珍在子女的建議下,選擇了一位學識淵博的醫生專家成為自己人生的第二個伴侶,這位理性的醫生和林婉珍的相處就很浪漫,彌補了很多年輕時的遺憾。

後來這位子平先生,也患了失憶,林婉珍堅持陪伴其治療,最終沒有遺憾的送走了第二任丈夫。

對比兩位女性的人生經歷,我們大致可以理解,為什麼平家的子女希望瓊瑤能夠用他們希望的方式對待父親,畢竟林婉珍對病人做的一切,就在他們身邊發生。

所有關於感情的事,每個人的感受和角度都是不同的。

只不過對於已經失憶的平鑫濤來說,如今既忘記了前妻也忘記了瓊瑤,讓瓊瑤在人生80歲的時候還在痛不欲生。

她眼中的愛情至上在現實面前終究是有局限性的,人生並不只有愛情。突然失去愛情,曾經有多幸福,現在就有多苦痛。

在生命面前,愛情有的時候的確也會黯然失色吧。

這一生,陪伴自己走到底的,終究只有自己,這將是誰也逃不過的宿命。

留言和轉發是最大的讚賞!

本文作者妮妮:曾任記者多年,12歲帥哥的少女心辣媽,清晨五點早起寫作的自律達人,有故事的閱讀推廣人,親子教育終身學習者。個人公眾號:妮妮小屋(ninixw), 歡迎與妮妮交流閱讀與生活。

你可能錯過了這些文章,馬上點擊

看妮妮發的文,點贊支持一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妮妮小屋 的精彩文章:

「女兒考上大學,要把我獎勵她的五萬拿去買LV,我罵她德不配位,我錯了嗎?」

TAG:妮妮小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