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滿洲人夏天講究吃羊肉

滿洲人夏天講究吃羊肉

快入伏了,遼東老營子老堡子講究入伏吃羊肉。老滿洲人的美食文化數百年來近乎固化成了傳承和習俗,就比如這個入伏吃羊肉,那就是一種文化。

吃東西,美食,在老滿洲旗人生活里,必定都會有個由頭,沒有稀里糊塗吃的,造的。伏里,尤其是頭伏,二伏,天氣潮濕、悶熱,瘟病疫病多,吃一頓肥美的羊肉,祛瘟去病,支撐度過炎熱潮濕的夏天。

其二,遼東地區屬於丘陵地帶,老滿洲旗人的高粱玉米黍子大豆都是靠天吃飯,往往五月初和五月中末會大旱,老滿洲人迷信,相信天旱是有緣故。每每遇到五月大旱,尤其是五月末的掐脖旱,老堡子里的老滿洲人就會以家族和營旗為單位,到龍王廟、雷公廟、土地廟、神泉、神樹、神山等處求雨。求雨不能空口說白話,除了擺供,更主要是許願,如果老天爺給雨水,就會砍羊做犧牲,敬獻老天爺。

遼東老營大旱都不會過六月,進入六月入伏,必會下大雨,也就到了還願敬天的時候了。砍羊,一個堡子砍倒三五隻羊是平常,多的都會砍十隻八隻羊,家家戶戶都有參與,犧牲敬奉老天爺之後那就是人吃,整個老堡子老營子就會熱鬧非凡,家家戶戶都會吃羊肉喝羊湯。

老堡子的在旗人家做羊肉收納八旗駐營各地的美食特色,使用遼東絨山羊,吃了三個月青草,羊已經育肥,還沒有了膻氣。八十斤以上的大羊,砍倒剝皮,大卸八塊。敬奉萬事,就用山泉水浸泡。半小時換一次冰涼的山泉水,一直泡二個小時。再改刀成一六塊或者二十四塊,也就把八大塊再分割成小塊,再浸泡一個小時。然後冷水下大鐵鍋煮燉。絨山羊都是二年生,肉制鮮嫩,開鍋半小時一小時就熟透。煮羊肉不放調料不放鹽。清水燉煮。

煮好的羊肉兩吃,一種是手撕,蘸醬,醬是蒜末鹽末;一種是喝羊湯,煮羊肉的原湯,撕碎的羊肉和剁碎的羊雜,成湯熱喝,以喝湯出透汗為最好。大人孩子老人人人盡興。

老堡子里的在旗人家有很長一段時間生活是拮据的,那個時候吃一頓羊肉是奢望,很多時候只是奢望和故事。不過,那個時候就算是最困難的年代,生產隊的隊長也會找理由殺一兩隻羊,當然不是求雨,也更不可能是拜山神拜龍王。那會兒最多的理由就是生產隊的羊在山上吃草的時候從高山上的大砬子上失足摔下懸崖,摔死了,摔壞了腿了等等。革委會和貧代會也都心知肚明,也都會默許老堡子里的旗人在頭伏里喝一頓羊肉湯,哪怕一戶人家就一大盆也算是滿足了在旗人家的傳統了。

作者鳳城白旗三台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東陵大盜孫殿英最後的人生結局
俄羅斯分裂傾向最大的幾個自治共和國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