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網傳中國大媽入駐牛津詞典,給世界的是什麼影響?

網傳中國大媽入駐牛津詞典,給世界的是什麼影響?

話說自2013年底,國內多家媒體都報道了一條「『土豪』、『大媽』進入牛津詞典」的新聞。但只是網傳,後證明在當時,就是2013年中國大媽還沒進入牛津詞典。

當時的人考察源頭,按相關報道稱,2013年4月前後,美國華爾街精英們試圖做空國際黃金市場,導致金價大跌,而此時中國大媽們則在期貨和現貨市場瘋狂搶金。她們對黃金的購買力導致國際金價創下2013年內最大單日漲幅。中國大媽的行為一戰成名,她們與資本大鱷的角力被無限放大。為此,《華爾街日報》在報道此事時,甚至專創英文單詞「dama」來形容「中國大媽」。這可能便是這一英語單詞的「詞源」。

小編專門查了一下官方媒體報道,有一些官方媒體是在2013年還真的與牛津詞典出版方進行聯繫,每年都會收錄全世界範圍內新詞的牛津詞典出版方表示,已關注到了「大媽」等中國熱詞,並有望在2014年被收入牛津詞典。截至到2013年有關官方媒體報道,「dama」一詞也沒有被收錄。

再想查查最新的官方媒體報道,就沒有了,沒有看到後來報道這中國大媽是否進入牛津詞典。

但不管是否,關鍵要看給世界上是什麼影響。按說,有新詞出現,人家收錄也正常,但世界上給的影響如果太糟糕,那這詞的解釋估計就是負面的了。

隨便查一下微博:

看到的,字裡行間流露的全是對「中國大媽」的無可奈何。

隨著這幾年中國人去國外的越來越多,甚至定居拿綠卡、以致入外國籍的也是越來越多。不僅中國人去,有的把父母也接去了,於是中國大媽也就登上了世界舞台。原來很多地方表達對去的中國人素質不滿,如今更多爆發在中國大媽身上。

看看這些中國大媽在國外是什麼表現。

網路上一些人給編寫的解釋是:中老年女性,大多數偏胖;精神飽滿,聲音很大;走路成堆,派對加塞;比較富裕,特愛購物;裝束臃腫,熱衷拍照;扮酷裝嫩缺心眼兒,喜歡佩戴鮮艷絲巾……

可以這樣說吧,在國外,一個中國大媽就是一支隊伍。

超市篇

就拿前段時間刷爆海內外華人圈的一張圖片來說,不少華人看完之後都覺得萬分丟人。

這張圖片源自墨爾本的一家華人超市,超市的貨架上貼著這樣一張「溫馨」提示:

溫馨提示:最近發現有大媽團伙故意把大白菜扒散,借口是菜葉子而不付款,所以我們被迫規定:不經店員允許而私自扒大白菜葉子帶回家,一經發現我們將對大白菜葉子收費,價格等同於大白。

據悉該超市此前並不介意顧客撿拾脫落的菜葉,也就是基於此,才會被一些大媽鑽了空子。

而從向當地另一家位於華人區的超市了解到的情況來看,這種類似的事情也是經常發生。

「這種事情經常發生啊,好端端的菜就被她們掰散開,然後把菜葉子撿回家。」

「她們就和我們說,自己帶菜葉子回去喂動物啊什麼的,可是整棵的大白菜被掰得只剩白菜心了,我們蒙受了損失啊。」

讓我們再將視線轉向北美。

網上流傳的一段4分鐘的視頻里顯示,在溫哥華的一家PriceSmart Foods超市,一名華人女子在水果貨架前不停地將袋子里的櫻桃拿出來放到嘴裡,貌似吃完之後還將櫻桃核吐回了袋子里,在發現有人錄像後該女子也沒有停手。

後來有網友發帖稱,超市似乎有了回應,但結局感覺是「已經放棄對華人的治療了」……

只是在貨架旁用中文標牌寫出:「請不要把櫻桃核吐在地板上,謝謝!」

公園篇

前段時間,澎湃新聞發了一條微博說了這麼一件事兒:

在北京的奧森公園,一名加拿大女孩Simone發現一位老人蹚水進入小島,從草叢中撿起了幾枚鴨蛋裝在塑料袋帶走了。

因為這種行為在加拿大是不被允許的,所以Simone追著大爺,懇請他把鴨蛋放回去。

然而在帶著Simone在公園裡繞了一個小時後,大爺仍舊堅稱自己沒有拿鴨蛋。

但反轉總是來得太快,不久後,大爺終於在工作人員的要求下,把鴨蛋放回了原處。

餐館篇

前段時間,澳洲曝光了一位吃「霸王餐」的中國大媽,吃飯不給錢也就算了,還亂咬人。

大媽去的這家餐廳主營的菜品是烤魚,據餐廳經理透露:在下單的時候,大媽就問服務員,可不可以點半條魚。

服務員解釋道:店裡只賣整條魚,不賣半條。然後在大媽下單後,餐廳給她上了一整條魚。

然而就在大媽付錢的時候,堅持說自己只吃了半條魚所以只給一半的錢(整條魚價值50刀,大媽只打算給25刀)。

在與服務員理論後,大媽突然情緒失控,對服務員拳打腳踢!

據餐廳經理說,當時她聽到別人說自己的員工被打後,便趕了過去。

誰料大媽仍然不依不饒,不僅掐住服務員的脖子,更是用嘴咬住了服務員的胳膊。

隨後,接到報案的警察趕到現場,經過一番調查之後,將大媽收押了起來。而在後來面對警方的指控時,大媽還義正言辭地表示自己的行為是「出於自衛」。

酒店篇

前段時間,有一張中國女領隊的微信朋友圈在網上瘋傳。

與她同住一室的大媽,竟然用酒店的熱水壺煮「臟內褲」。這位女領隊聲稱自己發現大媽的行為後立即上前制止,但為時已晚。

時間被曝光之後,還一度登上了微博熱搜。

最後,這位女領隊在朋友圈裡呼籲,大家以後還是自帶水壺吧。

旅遊篇

旅遊中的中國大媽槽點可能就更多了。

前段時間每日郵報就發布了一篇關於中國遊客悉尼佔道採花、嬉戲打鬧的報道。

文章中的中國大媽只顧自己拍照、擺pose,完全不顧其他遊客的心情,更不管自己是否影響到車輛正常運行。

你覺得過分嗎?還有更過分的。

據韓媒《東亞日報》報道,在首爾市光華門附近的一家高級飯店的洗手間里,男廁所里居然站著7名四五十歲的中國女遊客。

他們不僅在裡面洗手、照鏡子,甚至還有人使用了衛生間。

而目睹了現場的一位旁觀者說,這些女遊客「理所當然」的態度讓他覺得十分荒唐。

然而小編列舉出來的這些也並不是全部,中國大爺大媽的這些不文明行為正不斷透支著華人在國外的好感度。

所以小編還是希望大家在海外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然一不小心就會成為歪果仁口中的笑柄。

回頭開頭說的中國大媽入駐牛津詞典一事,希望國人的素質能趕緊改善。如一定形成人家的認識,把中國大媽當成負面詞。就如國外支那一詞,開始也無貶義,是後來逐步演變成對中國人的蔑視稱呼。如果這中國大媽也成為為一種蔑視稱呼,那網路愛國者再去憤怒,恐怕就麻煩點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即將上映小崔電影《您一定不要錯過》主演斯琴高娃,是個什麼樣的人?
東陵大盜孫殿英最後的人生結局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