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納涼系列」Part 2 據說,38℃的高溫和電影更配哦

「納涼系列」Part 2 據說,38℃的高溫和電影更配哦

「Do not indoctrinate your children. Teach them how to think for themselves, how to evaluate evidence, and how to disagree with you.」

—— Richard Dawkins

(牛津大學教授)

上周OCAC的學長學姐們為大家推薦了「納涼閱讀系列」,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已經挑到了自己喜愛的那本開始閱讀。如果有興趣的話,學長學姐歡迎你們在後台留言寫下簡短的感悟與大家分享

本周,「納涼系列」將繼續,但這周會換個形式,為大家推薦一些影片。希望你們喜歡!

PS:其中的英文原版影片也不失為很好的英語聽力練習素材。

藝術類

《局部》是一檔類似藝術脫口秀的節目,由陳丹青老師主講。這檔節目並沒有很大眾、很普及,但卻是一檔錯過了絕對會後悔的節目(至少對於我來說)。聽陳丹青老師用他特有的語氣、獨特的角度講歷史和藝術融合宗教與技巧融合中方和西方融合的時候,你會有一種「恍然大悟」感。你也會感慨,陳丹青老師腦袋裡的知識儲備簡直夠的上整個中西方藝術史。

Vincent van Gogh似乎早已是無人不知的名字,但對於「向日葵」背後的故事卻沒有太多人了解。有太多梵高相關的傳記,哪一個版本才最接近真實其實已經不那麼重要了。而這部《Loving Vincent 至愛梵高》用一種最特殊的表達方式,為我們展示了梵高的一部分故事,也致敬了這位傳奇畫家。

標題:局部 I & II

導演: 謝夢茜

主演: 陳丹青

標題:Loving Vincent 至愛梵高

導演: 多洛塔·科別拉 / 休·韋爾什曼

自然科學類

藝術類的推薦了一部脫口秀和一部電影,自然科學類學姐決定推薦你們幾個紀錄片。這兩個推薦帶給你的不光是震撼,還有思考。(當然也是練習英語聽力的好選擇)

第一部是《Home 家園》,記得大一的地理課教授推薦的,看了起碼4、5、6遍。影片很震撼,探討了人類和地球的明天將何去何從

第二部《The Blue Planet 藍色星球》去年出了第二季。如果你迷戀那片藍色海洋,強烈推薦這部!

兩部片子同樣提到了生態環境的破壞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個人認為是值得每個人都看一下的科普片。

標題:Home 家園

導演: 揚·阿爾蒂斯-貝特朗

主演: 揚·阿爾蒂斯-貝特朗 / 格倫·克洛斯 / 雅克·岡布蘭

標題:The Blue Planet 藍色星球

導演: 艾雷斯泰·法瑟吉爾

主演: 皮爾斯·布魯斯南 / 戴維·阿滕伯勒

人文類

之所以強調人文學科知識的攝入,正如我們上周在書籍推薦中提到的:人文教育是基於個人成長以及社會個體參與公眾事務的先決條件。西方社會鼓勵並培養個體具備批判思想對民俗常識和社會歷史的了解,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

人文知識的攝入,能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文化、解讀過去、解讀社會

和自然科學類一樣,推薦給大家兩個紀錄片。《大唐西遊記》將神話和歷史完美結合,講述玄奘法師的西行之路。《Inside Job 監守自盜》則是一部金融犯罪題材的紀錄片,講述了08年金融海嘯而暴露於世的政府權錢交易的驚人真相。

對社會問題比較關注的同學也可以了解一下《Le monde selon Monsanto 孟山都公司眼中的世界》《Food, Inc. 食品公司》。(這兩部片子都是學姐在大學地理課上教授推薦看的)

標題:大唐西遊記

導演: 盛振華 / 孟紀原 / 費翔 / 舒剛

主演: 陸建藝

標題:Inside Job 監守自盜

導演: 查爾斯·弗格森

主演:

馬特·達蒙

傳記類

傳記類的影片往往帶著濃重的時代特色,帶入時代歷史的長河,你會更好的理解人物的故事。

《The Imitation Game 模仿遊戲》是計算機之父艾倫·圖靈的故事,二戰時期,圖靈帶領著「民間數學家」小團體成功破譯納粹的「Enigma」。然而,圖靈的一生卻是令人唏噓的。扮演圖靈的本尼迪克特說,「作為一個演員或一個人無可救藥愛上了這個角色,想著他都承受了怎樣的痛苦,而那又怎麼損毀了他。」

《Searching for Sugar Man 尋找小糖人》其實更應該歸於音樂紀錄片名下。Sixto Rodriguez這個在美國幾乎無人知曉的民謠歌手,在南非卻是超過「貓王」和「滾石」的存在。他的傳奇故事讓人動容;他是漫步在街頭的吟遊詩人。

標題:The Imitation Game 模仿遊戲

導演: 莫滕·泰杜姆

主演: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標題:Searching for Sugar Man 尋找小糖人

導演: 馬利克·本德傑魯

主演:西斯托·羅德里格茲

OCAC關於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維 (Critical Thinking)其實和孔子的「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有異曲同工之妙。思辨能力的掌握,不僅提升了人類的創造能力, 也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人們往往通過「質疑——探索——更高層次地質疑——更深層次地探索」這種模式來理解我們身邊的各種事物。

批判性思維,不光是西方教育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更是可以讓人受益一生的必備技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OCAC海外升學資訊 的精彩文章:

TAG:OCAC海外升學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