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教育要傳達一種什麼樣的競爭意識?

教育要傳達一種什麼樣的競爭意識?

民小編說

在學校,教師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有的孩子不願意給別的同學講題,生怕別人超過自己;有的孩子競選班幹部,千方百計拉攏老師……

競爭意識被移植教育行業,正在慢慢損害孩子們的一些寶貴品質,限制孩子的眼界和發展後勁,甚至對孩子三觀造成影響。教育應該把競爭放在什麼樣的位置?如何創造多元、豐富、個性化,共贏與合作的成長環境?這一問題值得深思。

作為有些經驗的教師,自認為對班裡每位學生的心態都能掌握個八九不離十。班上總有一些很有心機的學生,他們每天都在處心積慮地想成績如何才能比周圍的同學更高一點,他們自己努力當然無可厚非,但在很多方面表現得太小家子氣就有點讓人看不過去了,比如不願意給同學講題目、講方法,不願意與同學分享自己的思路和學習心得;還有些更有心機的孩子,白天在同學面前假裝不愛學習,好像很貪玩,甚至故意干擾「對手」,帶著人家玩,晚上回家後則「浪子回頭」,開足馬力拚命地學;還有的孩子為了競選班幹部,想方設法討好老師,千方百計拉攏同學……

我感到,這樣有心機的孩子近些年在班裡多了起來。這與當今社會無處不在的競爭意識息息相關。競爭讓生產力水平不斷提升,各種商品和服務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下越來越好,讓各行各業的從業者也會越來越用心,社會也因此在日新月異中進步著,因此對於社會發展來講,行業競爭無疑是個好東西,所以才會有了《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要維持行業內部的正常競爭態勢。總之,在成人的世界中,競爭多數情況下是一種好東西。

這樣一種認識也正在被移植進教育行業內,移植到孩子中間,尤其是家長,他們總會盯著班上的其他孩子,盯著鄰家的孩子,總在對自己的孩子說:你瞧某某某,他是如何努力;某某多有才華,你還在玩;你瞧隔壁的誰誰,他回家就做功課……這樣,拿自己的孩子與所有孩子的長處比,在有意無意之間就把一顆競爭之心傳遞給了孩子。很多時候,我們教師也會迷信競爭的力量,會有意無意地讓班上有一種為了學習而競爭的態勢,即班上最好要有一種「比學趕幫超」的氛圍,全班的學習才會上一個台階。殊不知,當你強調了「比」「趕」「超」這些要素時,「幫」就會悄悄退居二線。

01

激烈的競爭,磨滅了孩子的天性

早早地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引入激烈競爭的意識並不見得是一件好事。筆者觀察過,前文中那些有心機、過於要強的孩子,他們的內心其實都很蒼白,只有贏才是他們想要的,目標太過單一,讓孩子應有的一些品質和特點在他們身上早早就消失了,如真誠而發自內心的友善、童真、興趣和好奇心、能沉醉專註地做自己喜歡的事等;再有,童年的色彩還應該是快樂的,而這些孩子早早有了一個這麼單一的目標,實現了就會狂喜,受到挫折就會感到人生灰暗,這種情緒上的忽高忽低,也不應該是童年應有的狀態。更大的問題是只看重結果,小小年紀有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志氣,如果教育不好,也會導致不擇手段的傾向。

還有就是眼界和發展的後勁兒。我發現,這些早早就有了競爭意識的孩子,他們的眼界往往不寬,總是局限在班級內這個小小的圈子裡,跟幾個同質化的孩子比來比去。殊不知,班級之外還有億萬人,比得過來嗎?世界上還有豐富多彩的東西,不只是學科內的那點知識,越比孩子的眼界越窄。孩子這麼小就被局限在一種小小的格局內,他們的未來發展之路也不會很寬。愛爭的孩子注意力會被一些有比較性的東西鎖定,如考試名次、頭銜等,這些外在的東西會讓他們喪失對事物本質的關注,變得功利、膚淺,個人發展也沒有後勁兒。

最後就是對三觀的影響。孩子認為將來的世界是什麼樣的?你死我活的競爭世界,還是更本質上的人與人相互聯繫的世界;自己應該選擇一種什麼樣的生活、生存方式?千方百計地與人爭奪有限的資源還是合作共贏創造更多財富,攜手把資源的蛋糕做大……教育傳達出一種什麼樣的競爭意識,孩子很可能就會有一種什麼樣的生存觀念,對他們將來走入社會的行為至關重要。

02

教育要重視那些與競爭相反的特質

那麼,教育應該把競爭放在一個什麼位置上呢?教育可能還是會需要一些競爭,因為當今的社會就是這樣的,沒有一些準備不成。但競爭絕不是教育的全部,甚至只能在一個從屬的地位上,教育更應該強調多元、豐富、個性化、共贏和合作,而這些元素常常都是競爭的對立面。

多元和豐富就是要讓教育有無限的可能性,也就是給予孩子接觸更寬廣世界的權利,人類社會創造出的各種科學、文化,甚至一些尚在襁褓中的人類文明新成果,教育都有義務提供機會讓孩子去接觸,這裡不需要競爭,競爭只會窄化教育。為什麼要多元和豐富,因為我們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今天的行業何止360行,我們的教育也就不能阻斷孩子所有發展的可能性。

個性化就是允許孩子不以一種標準去發展,這一點更是排斥有限標準下的競爭,這是從個體發展角度上講的另一種多元化。

共贏與合作對教育就更重要了,強調一群人在一個共同的目標下一起努力,努力過程中要分工協作發揮自己所長,大家共同分享目標達成時的快樂、光榮和利益。與單純強調競爭意識的教育相比,這背後是世界觀上的差別:世界應該是一塊能夠不斷做大的蛋糕,合作能夠創造出更多的機會,這個世界本質上有競爭,但更多是人類的合作。

這些與競爭相反的教育觀念對孩子是更有益處的,也更符合對世界的本質看法。

近年來,很多學校都在開展合作學習,它有一定的競爭,只是學習小組間的競爭,但在小組內則要提倡分工合作,共同學習,只有小組內的所有成員都掌握了某一知識,才完成了這部分學習。這種學習方式就很好地表達了現代教育的價值取向:把競爭壓縮在有限度的領域內,最大限度地強調教育的合作屬性,讓孩子掌握知識,更讓孩子學會與人合作,並在這個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但坦率地說,我們的教育還是太過於強調競爭了,包括我們的家庭教育,眼界窄、不大氣的孩子有一種多起來的趨勢。

各位校長、教師和家長,在對孩子的日常教育中,我們到底把競爭放在一個什麼地位呢,你有沒有仔細想過?

(作者單位系浙江省寧波中學)

文章來源 | 《人民教育》雜誌第12期

責任編輯 | 程 路

微信編輯 | 魏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教育 的精彩文章:

TAG:人民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