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說「婆媳」難處,選擇這幾個「模式」就行
俗話說「家家都有難念的經」,可能最晦澀、最難念的經,當屬「婆媳經」;「清官難斷家務事」,估計最難裁、最難斷的就是「婆媳案」了,自古以來在家庭中最難處理、最難平衡,最令人頭疼,但最普遍也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婆媳關係」,從古至今都沒有好的破解之道,也沒有解決婆媳關係的靈丹妙藥,關於如何處好婆媳關係的方法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既然時代已經發展到高科技時代,我們就用一些現代說法來探討一下「婆媳關係」的破解之道。
第一、「靜音」模式
在這裡所謂的「靜音」模式,就是要求婆、媳二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不要說關於對方任何不好的話語,讓雙方永遠都聽不到對方說自己不好的聲音。其實在生活中由於有了婆媳難處的這個認知和說法以後,往往婆媳關係出現問題,很多都是由「不和諧」的聲音引起,要麼不是婆婆說兒媳不好,就是兒媳說婆婆的不是,讓雙方聽到都不爽,很窩心,自然問題就出來了。要麼就是婆婆在兒子面前說兒媳的「虧欠」,媳婦在老公跟前講婆婆的「不妥」,而對於老公來說兩邊都是最親的人,稍有不慎就成了糟糕的傳聲筒,甚至於成為一個不該當的「導火索」。
最糟糕就是沒事一幫人湊在一起總是喜歡談些婆媳關係的家長里短,是非曲直,強化這種婆媳難處的觀念和意識,這些都是由不該出現的「聲音」導致的。如果我們採用靜音不說對方的是非,那麼這種源頭就杜絕了很大一部分。有人說這做不到,怎麼做不到?怎麼極少有女兒說母親壞話的,母親去說女兒是非的,為什麼婆媳間偏要有意去說呢?
第二「熱風」模式
曾經流行過一個「南風原理」,為什麼溫暖的南風會贏了寒冷的北風,就是熱量。自古婆媳相處過程中,受「婆媳難處」觀念和說法的影響。這樣,從一開始雙方都把自己定位扮演成「北風」的角色,向外界釋放的通通都是「冷風」,這樣,所有人都會把自己包的嚴嚴的、裹得緊緊的,都不會向對方真實、全面的袒露自己,由於雙方釋放的都是「冷風」,彼此都會相互躲避和防範,因此只會拉開彼此的距離,隔閡越來越大。
如果雙方都是出於對對方的關愛和呵護,以實際行動來溫暖感化對方,把自己當做「南風」,彼此向對方吹去溫暖和煦的風,也就是為對方多做一些事情,送去一些溫暖和關心,這樣大家都會感受到一種熾熱,就會向對方坦露、開放自己,絕不會藏著、掖著、防著躲著,同時彼此之間就不會再有那麼遠的距離,而且在這種煦暖的環境里是多麼舒暢、多麼輕鬆,絕不會像都處在朔風對吹的環境那麼痛苦,那麼難受。既如此為什麼婆婆、兒媳之間幹嘛不把自己都調成暖風模式,共同享受,幹嘛互相冷酷以待,自找難受呢?
第三、「置換」模式
所謂的「置換」模式,就是為什麼千百年來婆媳關係不好融洽,最關鍵的問題癥結就是婆、媳雙方都把自己放在各自的位置和角度,看問題總是從自身的方面,以及婆媳本身不好相處的這一錯誤認知方向出發,從來沒有進行過換位思考,也從進行過角色「置換」,長此以往,才這樣「自以為是」,進一步驗證和強化了婆媳關係的難處性。
現在我們提出開啟「置換」模式,就是進行一下相互「置換」,看看情況如何?在生活中大家都有這樣的的感知,就是不管在什麼時候,有「婆媳難處」的共識,卻從沒有關於「母女難處」的說法,也沒有說「岳婿難處」的認知。說到母女,在生活中母親從來不會帶「有色眼鏡」去看女兒,女兒也不會「帶有想法」對待母親,女兒做的什麼都好,不好母親也不計較,也會包容原諒,同樣,母親怎麼對待女兒,女兒都不會介意嫌棄,而同樣的事情、同樣的做法,為什麼婆婆、兒媳之間的結果就不會像母女那樣,這就是角色問題,並由於角色導致的心態問題。
接著再說「岳母和女婿」的關係為什麼也沒有什麼問題?俗話說「一個女婿半個兒」,這也是角色問題,就由於岳母把女婿當做了了半個「兒」,女婿把岳母看成了了半個「娘」,正因為這層關係,雖然不像母女那樣,但是處理和對待起來也就大不相同,所以也就沒什麼大的問題。但是你見過有幾個兒媳把婆婆當做半個「娘」的,也很少有婆婆把兒媳看成半個「女」的,似乎從頭至尾就是「婆是婆」、「媳是媳」,涇渭分明,所以問題對待起來就不能像母女、岳婿之間那樣正確對待了,也就容易產生分歧和矛盾。
我們之所以要求做到「置換」模式,就是如果婆媳之間能進行角色置換,要求婆婆看兒媳的心態像對女兒一樣,兒媳對待婆婆就同對待母親的想法。哪怕就是退一步講,就是做不到像母女那樣,也至少做到像岳母和女婿之間那樣,不用說,婆媳關係絕對就不難相處了!你信不信!


※最不宜做老公的四種男人
※生活中必須學會「苟且」,才可能有「詩和遠方」
TAG:發吾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