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五種曇花一現的生物,第三種僅發現兩次便滅絕了

五種曇花一現的生物,第三種僅發現兩次便滅絕了

胃育溪蟾,一種生活在澳大利亞東部的胃育蛙,胃育蛙目前發現共有兩種,另外一種是孵溪蟾,遺憾的是,這兩種目前都已滅絕了,胃育溪蟾是在1970年代才發現,到了1980年代便滅絕了,期間只歷經短短十年,曇花一現。

黑太平洋管舌鳥,黑太平洋管舌鳥自然界當中絕對算是一種曇花一現的生物,它被發現於夏威夷群島,於19世紀90年代開始被發現,而後便近乎絕跡,進入20世紀後便基本滅絕,在20世紀30年代人們仍舊去往黑太平洋管舌鳥分布地普查,但依然沒有發現。

斯蒂芬島異鷯,斯蒂芬島位於紐西蘭地區,這種異鷯便是該島的特有鳥類,斯蒂芬島在19世紀的時候仍沒有人類居住,而斯蒂芬島異鷯也沒有多少人發現過,1894年才首次被發現,而且僅發現過兩次野外活體,約在1920年代滅絕。

巨儒艮,也稱為大海牛,是一種已滅絕多年的大型動物,其體長可能達到十米以上,是曾經存在最大的海牛目生物,巨儒艮還是一個曇花一現的物種,它們首次被在白令海域被發現,時間約在1740年代,但在發現過後的短短的20多年間巨儒艮便滅絕了。

山保氏瘤叉尾天牛,中國台灣地區發現的一種珍貴昆蟲,這種天牛科生物實屬曇花一現,它們在20世紀40年代第一次被發現以後就幾乎沒有出現過,如今已被列入滅絕物種的名單,山保氏瘤叉尾天牛還有一點特殊的便是它雖然天牛科昆蟲,但它卻不會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枕籍經史 的精彩文章:

6種分布中國的史前巨獸,第4種或有一些殘存個體
7種強大彪悍的史前動物,第5種倖存可能性大

TAG:枕籍經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