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朝「重文輕武」嗎?皇帝說:給書給官做,本質是「玩文喪國」!

宋朝「重文輕武」嗎?皇帝說:給書給官做,本質是「玩文喪國」!

原標題:宋朝「重文輕武」嗎?皇帝說:給書給官做,本質是「玩文喪國」!


唐詩宋詞是兩個文化鼎盛的時代,但是為何宋朝後期難以阻擋其他少數民族奪權戰,有人提出了「重文輕武」這一觀念,我覺得重文輕武的概念太過籠統,因為宋朝對武器裝備的研究從沒放鬆過,宋朝時就有人研究了火箭、火球、火蒺藜,但是為什麼就沒有戰鬥力呢?來看看宋朝「武」與「文」的事實,就一目了然了。


先來看看宋朝的武,古稱器甲,宋朝的兵工廠分為南北作坊,南北作坊主要做弓箭和鎧甲,弓箭的產量一年為六百五十多萬,鎧甲一年產量為三萬二千套。除了南北作坊外,各州也有作坊,武器裝備上繳國家武器裝備庫的時候皇帝有時還要親自檢閱,對那些發明創作的武器大師,還有重重的獎賞。特別是李宏所獻的神臂弓,皇帝看了特別的讚賞,還將這種武器大為推廣,還有比較出門的斬馬刀,一下就打造了上萬把,直接分發給邊疆的大臣。



宋朝可以說掀起了兵器製作的高潮,各州紛紛向上獻上比較有名的兵器,元豐年間,朝廷為製造兵器向民間徵集牛筋五萬斤,牛馬皮上萬張,徵集工匠一下就是一千多人,之後在元祐年間兵器製造冷場了一段時間,但立即就有二廣路土丁,瑞州知府等上書要求加強兵器的修繕和改進,朝廷又重視起來,到了開元元年,壽春府還作出了類似信號彈的連發木弩,還造了用竹筒為管燃放噴發火槍,咸純元年,甚至做出了火炮,及推進用的土坦克「用稻草攪合泥巴做成的」。


這些武器裝備在當時是很牛的了,但是宋後期的軍隊紀律特別的渙散,軍紀一點不嚴,沒有戰鬥力。再來看看「文」的方面是個什麼樣的狀態,宋朝三代以後,第九世皇帝,宋哲宗、宋徽宗、開始對文藝方面開始加強,宋徽宗更是一代畫聖,留下了許多的書畫作品,皇帝的作為就不作評述,我們就來看看宋朝藏書的變化吧,它能從另一個角度折射出某些問題。



天下的藏書在秦朝的時候被毀掉了很多,但是到唐朝藏書又達到了高峰,唐朝的藏書有八萬多冊,無奇不有,民間也有三萬左右的藏書,唐末,五代十國,戰亂連連,許多藏書又被毀掉了,到宋朝時,朝廷的藏書只有一萬多冊了。宋太祖在政權穩固之後,就下詔收藏天下許多流散在民間的書籍,到了宋太宗時期見了崇文院,將三個館藏的書籍全部搬到了崇文院,並划出三館,每館藏書一萬多冊,號稱書庫。書庫建成的時候,宋太宗親自到了現場,還叫上了文武百官前去觀賞、設宴慶祝,還下令身邊的侍衛及重要官員多看看館內的藏書。但是這個崇文院在宋真宗的時候就毀掉了。



怎麼會被毀掉呢,起因是一場大火,波及到了崇文院和宋真宗自己建的四庫二書,沒辦法,宋真宗就把書院擴大了,在崇文院的外城建了另一個太清樓,避免火災,令並組織了許多文臣來修繕被毀掉的書籍。宋仁宗時期,書籍已經恢復到了三四萬冊,宋神宗時直接改掉了館內的職工制變成了官員制,設立了秘書省,藏書的秘閣經直接由秘書郎主管。


到了宋徽宗時,將《崇文總目》改為《秘書總目》,下詔收購天下民間藏書,只要是沒見過的,少見的書籍貢獻者,直接封你個官做,你可以憑一本書就登上仕途,因為之前三館被燒了多處,很多還需要重新編排,宋徽宗就加大對官員的獎勵,直接設立一個官職叫總理,專門負責收書和整理。至此,宋朝收購天下的藏書達到了巔峰。



後人對宋朝的皇帝收藏書籍進行了統計,宋太祖、太宗、真宗得書三千三百二十七部,卷三萬九千一百四十二。宋仁宗、英宗得書一千四百七十二,得書卷八千四百四十六卷。宋神、哲、徽、欽宗得書一千九百零六部,得卷二萬多,共計得書六千多部,卷七萬多。但是靖康之難以後,之前所藏的所有書籍一下子就被奢侈的丟失了,宋高宗偏安臨安,又建秘書省在國史院的邊上,重新收集天下少有的詞闕和書籍,於是天下的藏書又慢慢的被趙構收集起來了,本來戰事吃緊,但趙構卻沒將軍隊上的事情更加是沒放在心上,朝廷上下無時不刻的圍繞著「文學」在轉動,民間更是花盡心思,編寫文章。


至此,說宋朝亡於「重文輕武」這一觀點我不敢苟同,亡於「玩文喪國」可能更貼切些,宋徽宗時,獻書就有官做,這種重「文」,只是玩文字,重文「重」錯了方向,這種「重文」不僅傷了莘莘學子的心,更加傷害保家衛國將領們的心,人心一散,沒了凝聚力,哪來的戰鬥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話往事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出一上聯,朱允炆、朱棣對下聯,下聯讓朱元璋心裡直發麻!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說誰?後一個成語,讓他秒變三國風雲人物!

TAG:雲話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