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無產階級到無用階級

從無產階級到無用階級

剩餘價值和剝削理論

馬克思最偉大的貢獻之一就是勞動的剩餘價值理論,它揭示了資本家是如何通過對生產資料的佔有,來實現對工人的剝削。根據這一理論,馬克思提出了它的未來解決方案,那就是通過無產階級革命,把生產資料從少數資本家手上奪取回來,讓生產資料成為公共所有。在公共佔有生產資料的制度下,勞動者,也就是原來的無產者,就可以平等地享受他們的勞動成果,不再受資本家的剝削和壓迫了。

無產階級的幸福生活

擺脫這種被剝削受壓迫的地位是近百年來無數的無產者和他們的政黨所孜孜以求的奮鬥目標。並且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正在以不同的形式實現。例如在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成功了,工人不必受剝削了;例如在美國,工會組織之強大,通過罷工等手段,為廣大勞工掙得了大把的福利。所以馬克思如果能夠活到現在,他應該感到非常欣慰,因為雖然當今世界還沒有完全消滅剝削。但是無產階級的總體生活狀況應該比當時好過千倍。

馬克思的新煩惱

但是另一方面,馬克思如果真能夠活到現在,他倒是不用發愁剝削問題了。他該開始為另一個問題發愁了。那就是——如何給更多的人提供受剝削的機會,如何保障所有人都有平等的受剝削的權利?此話怎講?太反動了吧!

無需勞動的世界?

大約在2016年,北京郵電大學王立新教授在北京中瑞酒店管理學院做關於互聯網思維的學術報告的時候,曾經振聾發聵地吶喊到:50年後,人類唯一的工作就是休假!為什麼?因為到那時人工智慧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類現有的全部勞動,所以人就可以不勞而獲,坐享其成,吃喝玩樂睡大覺...(台下響起了雷鳴般的熱烈掌聲)

問題將是永恆存在的

你是不是也非常嚮往這美好的一天早點到來?且慢,請你花多一分鐘時間仔細想一想,那真是你想要的生活么?首先作為對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信心,我不懷疑王立新教授對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的偉大功能的樂觀預判。但是人類真的可以高枕無憂了嗎?這個我可不敢那麼樂觀,人類可能會面臨著更加難以解決的困難。因為人類的科技發展和社會發展,從來都是用一個新的問題來代替舊的問題。問題將是永恆存在的,不同的是問題的層級越來越深刻。

新問題代替老問題

當人們用化肥解決了糧食問題候,就帶來了化學污染,土地板結的問題;當人們用轉基因作物解決了化肥污染的問題就帶來了遺傳安全的問題;當人們用馬車解決了代步行走的問題,就帶來了馬糞污染的問題;當人們用上了汽車再不用發愁馬糞問題,就該發愁一個更難解決的問題,石油從哪裡來?當你解決了能源問題就該面臨道路的問題。那麼你有沒有想到,當機器人什麼都能幹了,人類會面臨什麼問題?

機器人的三個大問題

人類還會面臨更多,更複雜,更難解決的問題,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什麼都由機器人幹了,人類自己幹什麼?您可能會說:那還不簡單,歇著唄,吃喝玩樂唄!那麼第二個問題就是,機器人為我們創造了無窮無盡的財富,我們可以盡情地享受,那麼這些財富在我們之間如何分配?人類會不會因為分配不公再度發生戰爭?您可能會說:財富充分多,人人隨便享用,哪裡會有戰爭?那麼請問第三個問題:新產品普及過程中,誰先享受,誰後享受?機器人的技術還要不要發展?誰去做機器人的維護?你會發現,人一旦沒事可做,那將是一件比現在所有問題都難解決的問題。

機器人的本質問題

問題的本質在於,機器人技術只可能掌握在少數知識和技術精英手裡。機器人固然可以造福人類,但是也不排除少數技術精英利用機器人這一超級先進的工具來統治,壓迫其他人類成員的可能性。從歷史的經驗上看,任何一個民族或群體在掌握了一種新技術之後,都是首先用來建立自己對其他民族或者群體的相對優勢地位,而不是服務全人類。機器人技術也是一樣。

機器人不會對付人類

社會輿論曾廣泛地擔憂,機器人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會反過來對付人類?這種擔憂其實是杞人憂天。其實你一點也不用擔心機器人對付人類,真正需要擔心的是,一部分人類通過機器人技術對付另一部分人類。那時候的問題是:財富雖然豐富,但是你作為社會一份子,憑什麼獲得財富分配的機會?你的工作已經被機器人剝奪,而這些機器人又不是由你所掌握的,那麼世界財富再多,與你有何關係?

你死了誰受損失?

你當然可以設計一個非常完善的福利保證制度,讓大部分不掌握機器人技術的你或者他都能獲得基本生活保障,甚至這種生活保障的水準,比現在的中產階級還要優越,但是你將面臨的一個更加難以解決問題,那就是胡吃悶睡等死,你的人生將變得毫無價值。如果你死了,對誰都沒有損失!因為沒有人需要你!

新的階級劃分依據

到那個時候,人的階級劃分就不能用是否佔有生產資料劃分為有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因為生產資料本身不值錢了,值錢的是掌握最先進生產資料技術的人或者群體!因為物質的極大豐富,也包含著生產資料極大豐富,那還值錢么?而最先進的技術永遠是稀缺的,也就是最值錢的。那麼將來的人的積極劃分就有了新的標準和依據:是否佔有最先進的技術?人將被分成有用階級和無用階級兩類。

你沒有資格被剝削

如果你是少數佔有最先進技術的人,那你就是有用階級,你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如果你不是最新技術的掌握者,那你就會淪為一個無用的階級。如果你爺爺的爺爺曾經是一個無產階級,那麼經過幾代人的奮鬥,你家終於有產了,但是你的社會境遇有可能還不如你爺爺的爺爺,因為你們家從無產階級已經過渡到無用階級了。你爺爺的爺爺雖然無產,但是他好賴能找個資本家剝削他一下,讓他對這個社會有點用。而你雖然有產,但是因為你沒有技術,你連被剝削的資格都沒有!沒有人會有興趣剝削你!

這是你想要的生活?

從無產階級轉型到無用階級,是喜還是憂?喜的是衣食住行此生無憂,憂的是再無人生精彩,只能眼看著那些有用階級過著天馬行空四海馳騁的生活。任由他們接受眾人的矚目和膜拜,而你卻龜縮在鄙視鏈的低端,享受被人忽略的自由。這是不是你想要的生活?

階級鬥爭的新動向

你也可能會感到更加氣憤,世界為什麼如此不公平?根據二八定律,世界上只有20%的人有用,他們的任務就是養活80%的無用的人,除此以外,他們還有足夠的財富是自己過著強於無用階級百倍的奢侈生活,這也是他們樂意養活80%無用階級的動力來源。所以未來的競爭,對於一個具體的社會成員而言,就是如何通過激烈殘酷的競爭,戰勝80%的人,進入20%行列。

被剝削光榮的新理念

如果這二八人群的關係處理的不好,就可能發生劇烈的社會矛盾,衝突或者戰爭。為了減少這些衝突,緩解二八矛盾,就需要設計一種機制,盡量讓少一些人淪為無用階級,也就是讓多一些人保留其生活的價值,成為供養別人的人,而不是被供養的人。但是供養別人,那不就是讓別人無償佔有自己的勞動成果嗎?那不就是爭取一個被剝削的機會嗎?

無法解決的新難問題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馬克思若能活到那個時候他所要思考的問題,如何使人人享受平等的被剝削的權利。其實這是一個無解的悖論,因為人類的剝削和被剝削其總量大致是相等的,有人剝削一塊錢,就有人被剝削一塊錢。要是人人都被剝削一塊錢,那這一塊錢被誰剝削了呢?在機器人達發的未來世界,人的主要剝削對象是機器人,人被剝削的機會就會進一步減少,你那什麼去保證每個人平等的被剝削的機會?

新的人生困境與解困

所以50年後的新一代將面臨著和我們截然不同的人生困境,他們永遠不用為吃穿住用發愁,他們只需要為自己的人生價值發愁,如何躋身於20%的有用階級而不淪落為80%的無用階級?這種未來的社會形態和矛盾特徵,也給我們的教育發展帶來了啟示,指明了方向。教育的目標也會因此而發生深刻變化,那就是如何幫助年輕人進入20%的有用階級。如果一個學校,作為一個教育單位,不能幫學生進入有用階級,那恐怕它自己也會淪入「無用學校」的階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銀杏王 的精彩文章:

TAG:銀杏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