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F-35與防空壓制

F-35與防空壓制

隨著勢均力敵的對手的出現,西方國家空軍已不可能在沒有對抗的空域作戰。事實上,一些國家正在實施「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加大防空能力建設,使美國空中力量很難進入這些受保護的空域。

因此,對於攻擊方來說,對敵防空壓制(SEAD)再次成為先決條件,以保證後續的空中打擊不至於遭受難以接受的損失。所謂SEAD指的是,通過物理和/或電子手段摧毀敵方的防空系統或使其暫時失效。

與過去SEAD作戰只包括第四代非隱身飛機不同,未來的SEAD任務將把F-35等第五代飛機和傳統平台結合在一起,以形成互補效果。

F-35與F-16

在執行SEAD任務時,F-35的隱身特性能夠發揮無與倫比的能力。F-35將多種高科技感測器收集的數據進行融合,形成可供作戰使用的情報,發送給其它F-35飛機以及第四代戰鬥機,為空中編隊提供一幅通用圖像。

F-35將作為一種「情報、監視、目標捕獲與偵察」(ISTAR)平台,深入敵後飛行,識別和定位敵方交戰雷達及相關的地對空導彈,從而為己方傳統戰鬥機發射的導彈提供末段制導,這些傳統戰鬥機將在遠離敵方A2/AD系統的安全距離上巡航。

目標定位雷達(或交戰雷達)設計用於制導那些對付來襲飛機的導彈,這些雷達工作在較高的波段。由於可以形成窄波束,較高的波段能夠產生更好的雷達解析度,提高了雷達對目標的定位精度,從而可以鎖定目標,為武器提供製導信息。

第四代戰鬥機不具備隱身設計,會反射目標定位雷達發射的高頻雷達波,從而很容易在遠距離上就被探測和鎖定。不過,這種情況不會發生在第五代飛機上,因為它們的隱身設計使其不會反射地基目標定位雷達發射的高頻雷達波。

不過,隱身並不是說完全不可見。當F-35距離交戰雷達太近時,它仍可以被高頻火控雷達探測和鎖定。這就是所謂的延遲探測。但是,因為F-35配備了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使其能夠在更遠的距離上探測目標,而且比傳統雷達具有更高的精度,因此,F-35不需要飛抵敵方防空系統太近去收集情報。此外,由於不需要抵近執行ISTAR任務,F-35也可以避免被點防禦紅外製導防空系統探測到。隱身技術在這些紅外系統面前無效,因為它們是通過熱信號進行探測的。實際上,儘管一直在改進,但與雷達相比,紅外感測器固有的特性還是限制了其探測距離。

雖然傳統飛機依賴F-35的隱身特性為其提供導彈的末段制導,而F-35同樣也依賴第四代飛機優越的載荷能力。由於採用了隱身設計,F-35隻能在機艙內攜載武器,這就使其有效載荷非常有限,而不像傳統戰鬥機可以作為防區外武器庫使用。

F-35A與F-22

但是,隱身戰鬥機在A2/AD環境中也可能變得像老式飛機那樣易損,因為它們可以被低頻雷達(或搜索雷達)探測到。這種類型的雷達設計用於監視和預警,它們能夠引導高頻交戰雷達指向F-35的位置。也就是說,低頻監視雷達具有較寬的波束,可以搜索較大的區域,但其雷達解析度比高頻目標定位雷達要低。因此,它們的任務僅僅是把來襲飛機的大概位置發送給地基交戰雷達,後者的窄波束使其無法有效搜索較大的區域。與採用機械旋轉拋物面天線的傳統搜索雷達相比,新型地基低頻有源相控陣搜索雷達能夠在更遠的距離上探測到第五代飛機,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們能夠提供更高的精度,從而引導高頻交戰雷達指向隱身平台。

因此,在執行ISTAR任務之前,F-35必須先摧毀那些低頻有源相控陣雷達,以阻止它們引導高頻的火控雷達。為了執行這樣的任務,F-35就要依賴電子戰平台。電子戰平台與隱身飛機截然不同,具有諸多孔徑,包括搜集射頻輻射的雷達告警接收機(RWR)以及機翼下的干擾吊艙。電子戰飛機將從安全的距離干擾搜索雷達,使其無法探測隱身飛機和引導火控雷達,從而允許F-35安全地潛入敵方空域,摧毀敵方的搜索雷達。一旦這些搜索雷達被摧毀,交戰雷達對F-35構成的威脅就會大大降低,從而使F-35能安全地執行ISTAR任務,為攜載了大量武器的第四代戰鬥機保駕護航。

總的來說,未來SEAD任務的成功,將依賴於第四代和第五代戰鬥機的混合編隊,它們能夠實現優勢互補。

(編譯自互聯網資料)

站在世界電磁頻譜作戰的最前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電子戰 的精彩文章:

日本即將裝備新型電子偵察飛機

TAG:國際電子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