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唐王朝最後一位傑出人才,他死後亡國之勢已定,再無崛起的可能

大唐王朝最後一位傑出人才,他死後亡國之勢已定,再無崛起的可能

安史之亂之後,大唐王朝一夕之間繁榮逝盡,昔日的盛世長安也殘破不堪,這天下的走向沒有人說的清,大唐王朝也是走到了自己的下坡路,它或許早已料到,也有可能沒有做好面對這場挑戰的準備,不管如何,萬眾矚目的大唐最終是成為過去幻影。

當時的大唐面臨的危機不僅僅是外敵的侵擾,國家內部也是危機重重,統治集團內部的種種矛盾一時之間竟成了大唐邁不過去的劫難。唐朝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宦官專權頗為嚴重的一個的朝代,相較於後世的大明王朝也相差不多,很多時候的國家大事太監集團經常就會當斷獨行。而此同時,內部集團還有著內戚與外朝官僚勢力的存在,使得這幾方勢力多次爭鬥,各自也都有得勢的時候,但同時,長期的動蕩不堪讓本就破敗的王朝更加衰弱,王朝已經到了覆滅的邊緣。

大唐王朝除了有著難以企及的輝煌之外,還有著中國歷史上最漫長的一場朋黨之爭,也就是是中唐牛李黨爭。長達40年的牛李黨爭不僅把中唐拖入晚唐,而且還毀了大量人才,最後使得晚唐幾無賢才可用。大量的人才在一場爭鬥之中遭到擠壓與排擠,最終只能黯然收場,最有代表的就是唐朝的著名詩人杜牧。這場統治階級內部的宗派鬥爭,導致社會各種矛盾也開始趨於尖銳化, 加深了唐朝後期的統治危機,使本來腐朽衰落的唐王朝走向滅亡。國家也就沒有了絲毫挽救的可能,當然這場爭鬥的領導者牛僧孺、李德裕等人,也都不是籍籍無名之輩,相反也都是有著優秀才能的人,只是利益要求不同,導致了內部集團的分裂。

關於牛李黨爭的性質,史學界也是有著各種不同的聲音。總得來說,牛黨多為科舉出身的庶族,通過科舉這一途徑相互援引,李黨則多為山東士族後裔,重視門第而鄙視科舉。對於某些問題上面,兩黨從不同的利益根基出發,會有相反的態度和處理問題,但同時有時候僅僅表現為單純的人事糾葛與意氣、趣味之爭,這也就導致了他們的處處針對,使得國家的運行處於一片紊亂之中,國家滅亡也就自然而然。

當然,若論個人政績,其實李德裕更勝一籌。在他兩次任宰相期間,輔佐武宗裁撤宦官勢力,擊敗回紇騷擾。公元843年澤潞節度使劉從柬卒,其侄劉稹欲擅自繼位,德裕力主發兵討伐,最終將澤潞平定,這是唐朝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與藩鎮割據的正面衝突,李德裕的功不可沒,可以說穩定了唐朝後期的局面,但也是困獸之爭,國家還是有滅亡的危險。845年,李德裕協助武宗進行滅佛之舉,沒收大量土地,改善了朝廷財政狀況。即使牛李黨爭之中可能會用權力對敵對勢力進行打壓,但是李德裕任宰相期間採取的一系列措施穩定了大唐的動亂,延緩了唐朝滅亡的危機。

李德裕死後,唐朝中央再無傑出人才,衰敗的頹勢也是無法抵擋,最終處於崩潰滅亡的邊緣。君主無為,臣子無才,國家動亂,大唐怎麼可能會有延續下去的機會,大唐滅亡的命運也是註定,只是繁華已逝,後世的唐主會不會希望自己也做個盛世君主,見證大唐一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有點料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的這一行為,實在是荒誕不堪,大明王朝的覆滅也就早已註定

TAG:歷史有點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