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5 年筆記經驗總結,這份乾貨滿滿的筆記指南值得收藏

5 年筆記經驗總結,這份乾貨滿滿的筆記指南值得收藏

你會不會時常在想:為什麼你下載了那麼多筆記應用,仍然做不好筆記。

如果你的筆記毫無重點、沒有結論,只是流水賬式的記錄發生的事或者知識點。如果你想找回某一個關鍵筆記,但是卻一直翻不到。如果你重新看回一個星期或者一個月之前的筆記,但是毫無印象,甚至腦海里很難再現當時的內容。

那麼,你或許還沒有掌握幫助你管理工作、管理學習的筆記方法,那麼什麼樣的筆記才是好筆記呢?

好的筆記不僅能讓你一秒掃描出重點,還能讓你迅速提取記憶,重現關鍵點。今天 A 君將從邏輯和形式上教大家如何做筆記。


這些有邏輯的筆記法

善用工具讓你的筆記更好看

整理和升華


掌握方法,會提高你的筆記效率和效用。如果你是善於用筆記愛好者,你對經典的筆記法肯定不陌生,市面上也有很多相關的介紹書籍,接下來會用更加易懂的方式給大家一一介紹。

1. 康奈爾筆記法

康奈爾筆記,這個筆記的工作方法,來自康奈爾大學。康奈爾筆記把一頁紙分成了三部分:

紅色標註的最大的空間是你的筆記板,按照日常的習慣記錄下要點,例如按照時間順序記下今天的日常,又或者按照講師的傳授,記下課堂知識點。

左邊綠色標註的地方叫做線索欄,是用來歸納右邊紅色標註的內容。既然是歸納,那麼就一定是具有概括性的提綱挈領。這個部分可以在充分消化完筆記板里的內容之後進行填寫,通過填寫線索欄能讓你主動地去消化筆記板的內容,起到梳理頭緒和歸納重點的作用。

下面的一欄叫做總結欄,要求你用一到兩句話總結整頁筆記的內容,這是整頁筆記的重點,促進你思考,是精華中的精華。

這種方法也叫 5R 筆記法,這種筆記法適用於:

1. 記錄課堂知識

記錄(Record):將課堂知識點記入筆記板,例如

簡化(Reduce):概括知識點記入左側線索欄,可以在完成筆記板的過程中概括知識點,也可以在筆記板全部完成之後進行概括。

背誦(Recite):將筆記板內容遮住,通過線索欄背誦還原課堂知識點。

思考(Reflect):過程中思考到的隨感、意見或者疑惑,可以再單獨記錄,備註在筆記中。

複習(Review):在複習的時候,可以通過查看總結欄和線索欄,檢查自己對該內容的掌握程度,決定是否需要重新回顧和溫習。

2. 進行從 0 到 1 的某個專項學習,用於梳理學習思路

記錄(Record):將專項內容的知識點記入,例如在學習如何做 ppt 時,將 ppt 學習涉及的知識點或者學前疑惑計入,例如什麼樣的 ppt 適用於工作總結,例如數據較多的資料應該如何呈現。

簡化(Reduce):將記錄下的知識點進行分類概括,就可以將以上的知識點總結為:PPT 的選用、PPT 的數據呈現、PPT 的排版等,將知識點記入左側線索欄,你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識點。

背誦(Recite):通過資料學習,不斷地填補搜索欄中的內容,還原出在對應關鍵點的相關知識,例如 PPT 的選用分為目的和場景,目的有工作總結,有策劃提案,有畢業論文,場景分為現場演講、郵件知會等,不同的場景需要不同的 PPT 製作竅門。

思考(Reflect):過程中的隨感、意見或者疑惑,可以再單獨記錄,備註在筆記中。例如現場演講的 PPT 可能會涉及到的投影、動畫設計等等。

複習(Review):你可以通過查看總結欄和線索欄,檢查自己對該內容的掌握程度,決定是否需要重新回顧和溫習,缺乏了哪些知識點儘快補充。

2. 麥肯錫筆記法

麥肯錫,作為一家頂級的資訊顧問公司,資訊員工們都會採用一個框架為「空-雨-傘」的筆記方法。在麥肯錫,所有思考都需嚴格按照「空-雨-傘」三步執行。

麥肯錫同樣把筆記分為了三個部分,空-雨-傘。

空,即天空,代表現在情況。雨,對此情況的解釋。傘,針對此解釋而採取的行動。

抬頭看天,發現天空中的雲朵有些異樣,解釋為「好像要下雨了」。根據這一解釋,判斷應該採取「帶傘出門」的行動。

相比於康奈爾筆記法,麥肯錫筆記法更適合用於注重執行的工作筆記,項目跟進筆記。

如果你能夠嚴格按照以上的經典筆記法進行筆記,除了可以得到美觀且高效的筆記,最重要的是在過程中能鍛煉你的思維能力和內容整理的能力。

康奈爾筆記法鍛煉你提練重點概括知識的能力,麥肯錫方法讓你學會思考現狀背後的原因以及解決問題的執行問題,這些都能為你在學習和工作中解決困難提供思路行的引導。除此之外,還有高橋政史總結出來的一張紙整理術,將解決工作問題比喻為過馬路的四個步驟:

看:看看有沒有車輛,有多少車輛(即有多少待解決和未解決的問題)

觀察:觀察車輛與你的距離(觀察你解決問題需要付出的成本,如時間、人力)

想像:想像車輛與你相遇需要多長的時間(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投入多少時間、多少人力、並且通過什麼方式解決)

展現:也就是執行的階段(將以上的整理歸納進行反饋和執行)

以上的筆記邏輯,用於目的性極強,以「解決問題」為核心的執行工作,

以提高粉絲互動來說:

空:粉絲留言互動較少,粉絲積極性較低

雨:沒有專題性的策劃工作、沒有足夠吸引粉絲留言互動的話題

傘:結合近期熱點策劃互動欄目,提供有獎互動等

以策劃一個 KOL 資源提案來說:

看:目前客戶的需求是什麼,例如客戶需要有 KOL 資源對項目進行宣傳。針對這需求,你可能需要解決客戶需要哪個方向的 KOL,是吃喝玩樂類的還是美妝時尚類的。

觀察:為了滿足客戶需求,你知道你需要調動公司的 KOL 資源,需要給客戶一份完成的 KOL 資料表及服務提案。

想像:在完成以上的工作時,你需要和部門的誰對接,你需要提交什麼資料進行申請,你需要耗費多少時間進行篩選、整理。

展現:將以上的內容付諸執行,你可以得到一份具有時間節點的工作進程,最後你呈現給甲方的是一份有詳細 KOL資料的提案,裡面應該包含 KOL 資源優勢、報價及對應服務等。


如果你能按照以上的筆記邏輯進行筆記,相信你的筆記已經達到了第一級目標,也就是有邏輯,接下來就要錦上添花,讓你的筆記更加美觀,這裡的美觀不僅僅是看起來好看,而應該是用起來好用,例如讓你能夠更快地檢索到重點,更好地梳理 todo 項,更好地分類內容等等。

在實際生活中,人們都是通過紙質或者電子筆記完成內容整理工作。先說說最原始的紙質筆記,有研究表示,關掉電子設備,在紙上手寫筆記能讓你更加專註,更能進入極致的思考狀態。

喜歡用紙質筆記的朋友,可以選擇購買模板筆記本或者方格筆記本。模板筆記本是指按照經典筆記法進行印刷的筆記本,上手就能用。

方格筆記本,能夠讓你更靈活的運用方格對內容進行分割,你可以根據以上的經典方法進行劃分,又或者是加入自己的創新,重新規劃分區。

紙質筆記和電子筆記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無法進行智能搜索及類目的整理,這樣是大家漸漸地從紙質筆記轉向電子筆記的原因。

當然,紙質筆記也有一些方法能夠讓你更好的分類,手動檢索出你想要查詢的內容。

1. 選擇使用活頁筆記本,可隨時刪減、更換內頁。

採用分頁紙或者書籤可以幫你進一步對內容進行分類。

筆記數較大的時候,就直接將同內容的收納到同本筆記,貼上標籤進行標註。

2. 善用排版區分內容,例如分割頁,無序列表、有序列表。

3. 使用熒光筆或者標記,標出重點,或者用箭頭表示工作流程。

4. 利用便利貼描繪思維腦圖整理思路,或者記下 todo 項,單獨插入某頁筆記里。

當你形成了自己的筆記法之後,你可以開始對其進行更高效的運作。例如,採用縮寫 S 表示 Search ,代表需要檢索補充資料的內容,例如採用三角符號表示要重點關注的內容,例如用 ?表示有疑惑需要解答的問題,或者直接寫 @ ,表示你需要尋求誰的幫助。

以上的一些紙質筆記小竅門會讓你的筆記更加美觀,而如果已經將筆記「數字化」,剛才提及的操作在電子筆記上都能實現,這裡以印象筆記為例。

1. 活頁筆記本和分頁紙對應的是筆記本和標籤。

2. 排版器能滿足更多的排版要求,你可以使用高亮和分割線區隔內容。

4.  插入項目文件,隨時更改。

或者輔用思維腦圖梳理思路。

5. 形成個人筆記習慣後,例如用星號標註重點,你可以直接搜索出筆記內的重點。

GIF

使用電子筆記的好處還有,可以隨時跳轉到其他筆記。

GIF

你還可以直接生成目錄。

相信形成掌握了以上的筆記美化竅門,你的筆記不會是瀑布式地毫無重點的筆記。

GIF


在形成具有邏輯和美觀的筆記法後,無論是紙質筆記還是電子筆記,都要堅守 2 個原則。

1. 整理

定期整理,將未完成的筆記補充完成,將內容重複的筆記進行合併,將不必要的筆記進行刪除,建立你的筆記系統,管理你的內容。

你可以按照項目分支管理你的筆記,你也可以用時間管理你的筆記。

2. 升華

不管內容梳理的邏輯方法,還是內容呈現的筆記方法,都需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升華。例如堅持做讀書筆記的人,建立了如下的讀書筆記模板:

例如長期做會議記錄的人,建立了如下的筆記模板:

今天的筆記方法論就分享到這裡了。你或許已經下載了很多筆記的應用,掌握了很多筆記工具的操作,但是在使用工具之前,一定要好好鑽研一下記筆記的方法,按照以上分享的方法建立生活和工作過程中的筆記邏輯,建立固定的筆記模板。

在實際過程中,你或許還會來不及記錄筆記,梳理關鍵字,考慮美觀的各種問題,這些對於筆記新手來說非常正常,記筆記也是一個習慣需要慢慢養成,相信 A 君,掌握好做筆記的技能,絕對會讓你在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

你在實際過程中,是如何做筆記,管理筆記的呢?歡迎分享。

題圖及文中部分插圖來自視覺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你在 Steam 上到底花了多少錢?30 秒幫你查到
流媒體付費訂閱已經成為蘋果新的「One More Thing」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