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風流成性的大詞人與尼姑相戀,寫下一首詞,成為他的代表作,千古流傳

風流成性的大詞人與尼姑相戀,寫下一首詞,成為他的代表作,千古流傳

封建社會中,男子三妻四妾乃平常之事;文人的風流韻事,更常常被傳為佳話。北宋時期,除了一個眠花宿柳的「白衣卿相」柳永之外,大約要數大詞人張先的風流韻事最為人津津樂道了。據說張先在八十歲高齡時,還娶了一個十八歲的女子為妾,且沾沾自喜地賦詩自誇: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

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

他的好友蘇東坡寫詩調侃: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從此,「一樹梨花壓海棠」,就成為了「老牛吃嫩草」的形象寫照,一傳千年。要說這張先也不簡單,在他八十八歲辭世前,這個小妾已經給他生下兩男兩女。而張先離世後,這小妾竟因傷心過度而亡。

傷高懷遠幾時窮

張先的這種特殊愛好由來已久。據說他年輕時,勾搭上了一個情竇初開的小尼姑,此乃有傷風化之事,影響極壞。庵中老尼為了維護佛門清譽,將小尼姑關在池塘中一小島的閣樓上。張先賊心不死,每當夜深人靜,就划船渡水,上島私會。最終激怒了老尼姑,撕破臉皮,將他驅逐。

張先被迫結束這段畸型戀情,但眷顧無限,摹擬小尼姑思念自己的心態,寫下了一首《一叢花令》寄意。這首詞寫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成為了張先的代表作之一。

一叢花令

張先

傷高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蒙蒙。嘶騎漸遙,征塵不斷,何處認郎蹤!

雙鴛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橈通。梯橫畫閣黃昏後,又還是、斜月簾櫳。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

這首詞大意為:在高樓上眺望而傷感,苦苦地思念著遠方的心上人,這樣的事何時才能結束呢?看來在這世界上再沒有什麼東西能比愛情更為強烈的了!離愁別恨正牽連著千絲萬縷的柳條紛亂不已,更何況東陌之上,垂柳已是飛絮蒙蒙了呢。我眼前還浮現著你的馬兒嘶鳴著,越跑越遠,一路不斷揚起灰塵的情景,情郎啊,你叫我到哪裡尋找你的蹤跡呢?

離愁正引千絲亂

池水溶溶,一對鴛鴦在戲水,這水南北可通,時見有小船往來。雕樑畫棟的樓閣上梯子已經撤去,黃昏以後,依然還是獨個兒面對簾櫳,望著斜照在它上面的冷冷清清的月亮。懷著深深的怨恨,我反覆思量,我的命運竟然不如桃花杏花,它們倒還能嫁給東風,隨風而去呢。

這首詞寫的是閨中人春日登樓引起的相思與愁恨。上片寫別後愁懷,下片是回憶當年。最後三句借羨慕桃杏猶解嫁東風,嘆息人不如物。詞中以桃杏喻人,以無情比有情,設想新穎,頗有藝術魅力。詞的結尾兩句,通過形象而新奇的比喻,表現了女主人公對愛情的執著、對青春的珍惜、對幸福的嚮往、對無聊生活的抗議、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是歷來傳誦的名句。

首句「傷高懷遠幾時窮」,是寫經歷了長久的離別、體驗過多次傷高懷遠之苦以後,盤郁縈繞胸中的感情的傾瀉。傷高,指登高的感概。懷遠,對遠方徵人的思念。窮,窮盡,了結。第二句是對「幾時窮」的一種回答,合起來的意思是傷高懷遠之情之所以無窮無盡,是因為世上沒有任何事情比真摯的愛情更為濃烈。這是對「情」的一種帶哲理性的思索與概括。這是挾帶著強烈深切感情的議論。以上兩句,點明了詞旨為傷高懷遠,又顯示了這種感情的深度與強度。

雙鴛池沼水溶溶

接下來三句,寫傷離的女主人公對隨風飄拂的柳絲飛絮的特殊感受。「離愁」,承上「傷高懷遠」。本來是亂拂的千萬條柳絲引動了胸中的離思,使自己的心緒紛亂不寧,這裡用移情手法,反過來說自己的離愁引動得柳絲紛亂。這貌似無理的話,卻更深切地表現了愁之「濃」,濃到使外物隨著它的節奏活動,成為主觀感情的象徵。連那蒙蒙飛絮,也彷彿成了女主人公煩亂、鬱悶心情的一種外化。末三句寫別後登高憶舊。想當時郎騎著嘶鳴著的馬兒逐漸遠去,消逝塵土飛揚之中,此日登高遠望,茫茫天涯,又要到哪裡去辯認郎的蹤影呢?

下片上承傷高懷遠之意,寫登樓所見。「雙鴛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橈通。」說不遠處有座寬廣的池塘,池水溶溶,鴛鴦成雙成對在池中戲水,小船來往於池塘南北兩岸。這兩句看似閑筆,但「雙鴛」二字既點出對往昔歡聚時愛情生活的聯想又見出此時觸景傷懷、自憐孤寂之情。「南北小橈通」一句,暗示了往日蓮塘相約、彼此往來的情事。小橈:小槳;指代小船。三、四、五句寫時間已經逐漸推移到黃昏,女主人公的目光也由遠而近,收歸到自己所住的樓閣。只見梯子橫斜著,整個樓閣被黃昏的暮色所籠罩,一彎斜月斜照著帘子和窗欞。這些景色的描寫,隱隱傳達出一種孤寂感。「又還是」三字,暗示這斜月照映畫閣簾櫳的景象猶是往日與情人相約黃昏後時的美好景象,此時景象依舊,而自從與對方離別後,孑然孤處,已經無數次領略過斜月空照樓閣的凄清況味了。這三個字,有追懷,有傷感,使女主人公由傷高懷遠轉入對自身命運的沉思默想。

有還是、斜月簾櫳

結尾三句化用了李賀《南園》詩中「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東風不用媒」之句,說懷著深深的怨恨,細細地想想自己的身世,甚至還不如嫣香飄零的桃花杏花,她們自己青春快要凋謝的時候還懂得嫁給東風,終有歸宿。而自己卻只能形影相弔,消盡青春。從而流露出人不如物的傷感。

宋范公《過庭錄》說:「子野郎中《一叢花》詞云:「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一時盛傳,永叔尤愛之,恨未識其人。子野家南地,以故至都謁永叔,閽者以通,永叔倒屣迎之,曰:『此乃「桃杏嫁東風」郎中。』」永叔是文壇巨擘歐陽修的字,張先的詞能讓歐陽修極口稱讚,足見其詞在當時影響之大。張先由此獲得了「桃杏嫁東風」的雅號。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如不慎觸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今風雅 的精彩文章:

唐伯虎賣畫,一人不付錢拿畫就走,唐伯虎卻哈哈大笑
一詩人為阻止從良女子重操舊業,為她寫下一首妙趣橫生的隱義詩

TAG:古今風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