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揚州雕版大師恢復」活字印刷」 刊刻2萬字《唐詩三百首》

揚州雕版大師恢復」活字印刷」 刊刻2萬字《唐詩三百首》

揚州雕版大師恢復」活字印刷」 刊刻2萬字《唐詩三百首》

揚州雕版大師恢復」活字印刷」 刊刻2萬字《唐詩三百首》

活字印刷術是我國對世界文明發展的一大傑出貢獻,根據文獻記載,活字印刷術由畢昇於北宋慶曆年間發明,至今已有1000多年。揚州是中國古代印刷的重鎮,現有史料證明,揚州最早的活字印刷書籍是清雍正年間的《硃批諭旨》。記者昨了解到,揚州雕版印刷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陳義時,再次恢復「活字印刷」,刊刻2萬多字的《唐詩三百首》。

彌補雕版諸多不足

過去用於修補破損的版片

揚州雕版大師恢復」活字印刷」 刊刻2萬字《唐詩三百首》

揚州是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雕版印刷技藝的主體傳承城市,陳義時是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一輩子都在從事雕版印刷,但陳義時一開始學的卻是活字印刷。「我11歲到高旻寺里學習雕版,當時有一大批版片,包括《四明叢書》等,因為年代久遠,版片破損嚴重,就用活字印刷的方式對版片進行修補。」

揚州雕版大師恢復」活字印刷」 刊刻2萬字《唐詩三百首》

陳義時介紹,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都是中國古代在印刷史上的偉大發明,雕版印刷早於活字印刷幾百年,對文明的傳播起到了重大作用,但也存在著明顯缺點,如刻版費時費工費料,大部頭的書往往要花費幾年時間;存放版片要佔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會因變形、蟲蛀、腐蝕而損壞;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書,版片的價值就不大了;如果版片上發現錯別字,改起來很困難,甚至需要整塊版重新雕刻。活字印刷的出現,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準備好足夠的單個活字,就可隨時拼版,大大加快了製版時間。活字版印完後,可以拆版,活字可重複使用,且活字比雕版佔用的空間小,容易存儲和保管,其優越性就表現出來了。

選刊《唐詩三百首》

2萬多個木活字身材一致

「現在雕版印刷的傳承還是不錯的,但揚州活字印刷技藝則很少有人知道,今年我也70多歲了,就想把活字印刷的技藝再度恢復起來,也給揚州留下一些文明記憶。」陳義時說,選擇《唐詩三百首》作為活字印刷的母本,按照排版的序列,整本《唐詩三百首》需要80多塊版片,每塊版片上有300多字,一共有2萬多字,也就是需要準備2萬多個木活字。

「因為是首次刊刻,所以每個字都要有木活字,這樣在印刷時,就比較方便了。」陳義時說道,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相比,之前的準備工作非常費時費力,都是為了最後的呈現,追求最好的效果。

在陳義時工作室的桌面上,擺放著很多已經加工好的木字丁,都是梨木材質,上好的梨木具有吸墨性強、不易蟲蛀的特點,先是加工成為大小一致的木丁,長寬均為1cm,高2.4cm。這些木丁都是鋸子鋸出來,然後手工打磨,保證每個木丁的高度大小一樣,在刷印的過程中就不會出現偏差。木丁製作好後,按照字模進行刻字,再按照內容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再根據版面的實際大小進行調整,最後塗墨印刷。

記者看到,陳義時已經試刷了幾個版片,字體娟秀,排列齊整,古韻盎然。「我現在一天能刻幾十個字,還有女兒和徒弟們一起參與刻,按照既定的速度,能夠在明年4月份完成,讓《唐詩三百首》面世。」

計劃刊刻10萬個活字

將來刊印《論語》等經典

陳義時介紹,這次準備刊刻2萬多個木活字,今後還將刊刻其他木活字,準備刻10萬個木活字。「常用字大概有5000個,其中有一些是最常用的,如古人喜歡用的『之乎者也』,這些木活字每個都要刻個幾十個,這樣才夠用,等到刊刻10萬個木活字後,基本上什麼書都能印刷出來了。」

陳義時說,在《唐詩三百首》之後,他還將準備刊刻《鬼谷子》《論語》,以及四大名著等,讓活字印刷在揚州再度「活」起來。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七道士」曾衍東:筆墨曼妙的奇人
書有幾種不可養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