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儒家名句集錦——帶給您無窮的智慧!

儒家名句集錦——帶給您無窮的智慧!

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精神、中華民族的性格,和儒家、道家思想的啟蒙是分不開的。諸子百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這兩家,儒家、道家思想不但能夠凈化人的心靈,更能開啟人的智慧,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儒家的經典名句,感悟聖賢的智慧,與大家共同學習。

一,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論語.憲問》

孔子說:「對千里馬來說,不要稱讚它的氣力,應該稱讚它的品質「。我們中華民族素有重視德行的傳統,立身修道,是為人之本,無論做人做事,都要以德行為根本。孔子說過:「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則不足觀也已」。即使一個人才高八斗,但德行不行,那麼也是不值得一提的,只有德才兼備才是完人。如果二者不可兼得,那德就是熊掌,才就是魚,君子一定會舍魚而取熊掌,舍才而取德。反觀現在社會,我們更重視的是才,而沒有人重視德,這正是我們現在社會所欠缺的地方。

二,子曰:不知禮,無以立也。——《論語.堯曰》

孔子說:「人要不懂得禮,就沒有安身立足之地」。儒家講的禮,不僅僅是禮貌,但光懂禮貌還遠遠不夠。禮,最主要是一種規規矩矩、恭恭敬敬的做人態度,是個人修養中必備的品德, 在某種意義上講,禮的重要性甚至超過智慧和知識。試想,如果一個人大大咧咧、言行隨意甚至態度粗魯,有誰願意用?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

有人也懂禮,但態度不誠懇,很虛偽,反而讓人討厭。能誠懇、恭敬,才是真正的禮。

三,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

這是區分君子和小人的標準,君子重義而輕利,小人重利而輕義。君子重義有所為有所不為,小人重利,為了利益無所不為,當今社會道德逐漸滑坡,也正是社會價值觀重利而不重義所導致的。當然,君子雖然不言利,但也不能完全不談利,畢竟還要生活,養家糊口,只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和小人謀利的關鍵區別就是看手段,君子靠的是自己的本事和辛勤勞動所得,是正當途徑得來,小人以坑蒙拐騙、投機取巧為能事,是歪門邪道得來。

四,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里仁》

沒有真本事,卻愛自吹自擂說大話,是儒學的大忌。人生真正的成功,應該表現在行動上,表現在人生實踐中,而不是靠名聲、名望。訥於言而敏於行,是個人道德修養的一個重要方面,做事要敏捷,言語要謹慎,不懂的不要說,懂的也要少說,以免自取其辱。

五,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論語.先進》

有的人雖然不愛說話,但是只要說話,就能說到點子上。這也是做人修養的一個基本原則,有的人總是不等別人把話說完,他就急忙跳出來發表意見了,這就是毛躁,愛出風頭,讓人討厭。該說的時候不說,也不好,讓人覺得城府很深,虛偽。有的人說話不看別人反應,只顧自己痛苦,得罪了人自己還不知道。所以,言必有中,也是修行必備的一種談話藝術。

六,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論語.衛靈公》

可以和人家談的話,你卻不說,這樣就容易失掉朋友;不可以說的話,你卻跟人家說,這就是不會說話。有智慧的人既不會失去朋友,也不會說錯話。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只圖一時之快,要注意言語輕重,當說則說,不當說則不說,不能任性而為,否則將會帶給自己無盡的煩惱。

七,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

做事不要圖快,不要貪求小利。求快反而更達不到目的,只貪求小利往往做不成大事。急功近利,急於求成,往往事與願違。無論工作還是學習,做人還是做事,都應該放遠眼光,注重積累,厚積薄發,水到自然渠成。

八,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慾。——《孟子.盡心下》

現在人注重養生,卻往往南轅北轍。養生不是做保健,不是吃保健品,也不僅僅是靠運動,靠休息,最關鍵的是靠養心,心清凈,心無雜念,心氣平和,自然身體健康。怎麼養心?那就是清心寡欲,減少自己的慾望,越少越好,甚至連養生的慾望都不要有,這才是最好的養生。

九,孟子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下》

保持一顆平常的心態,人才能知足常樂,如果成為金錢的奴隸,就不會感覺到真正的快樂。一個君子應該潔身自好,出污泥而不染。在貧窮時就堅守好自己的品德修養,在得志時,就應該幫助天下眾生,廣行善道。

十,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八佾》

《關雎》這篇詩,雖是表達的男女之間戀愛的快樂,但是卻沒有一點放蕩,雖然也有憂愁,但是一點沒有哀傷的意思。這就是藝術的最高形式和境界。古人也講愛,也講情,但是發乎情而止於禮。不像現在,各個自媒體平台上放眼望去,到處都是色情圖片、視頻,任性放縱,低俗不堪,並且美其曰:人性,自由。稍微有點不如意,又開始怨天尤人,髒話連篇,不見一點點涵養。

十一,子曰: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

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孤單,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與他親近。雖然現在人們很現實,把利益看得比什麼都重,但是他們也是願意和有道德修養的人交往的,當然這也不能算是志同道合的。但這個「德」是人的本性,再自私的人,本性中也是有德的,只是被眼前的慾望所障礙,但是遇到有道德的人,他本性中的「德」就很容易被感召出來,一定會親近這些有德者。所以,做人只要堅守自己的德行修養就好,不要擔心沒有朋友。

十二,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論語.衛靈公》

如果兩個人的志向和思想不同,就不要在一起做事。如果非要勉強在一起,遲早也會產生矛盾而散夥的。

道雖然不同,但還可以成為朋友,不一定就非要成為敵人,但是要相敬如賓,尊重對方的思想和見解,求同存異,這才是君子所為。

十三,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也。——《論語.顏淵》

子貢問怎麼對待朋友。孔子就說,朋友有錯誤的地方,應該真誠中肯的勸告和引導,如果他不聽就算了,不要再勸了,否則就會自取其辱,遭到朋友的怨恨。

朋友的價值,最重要的一面就是「規過勸善」,有錯誤相互提醒糾正,互相勉勵,但是勸善也要有一定限度,要適合而止,不能過猶不及。

十四,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君子和別人相處,雖然他們人生觀和對事物的見解不同,但是他們還是可以求同存異,和睦友好,互相尊重。小人則相反,雖然表面上稱兄道弟,一團和氣,卻是面和心不和,各打各的小九九,不能真正團結一致,辦成大事。

十五,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論語.子路》

這句話非常生動地描述了君子和小人對待人的風格。幫君子做事,做事容易取悅他難。若想用不正當的方法取悅他,比如送禮、請客等,他肯定不會高興。

小人相反,給小人做事很難,但是取悅他很容易,只要摸清他的喜好就可以了,即使用不正當的方法,吃喝行賄送禮,他也會很高興。當他任用別人的時候,他就會求全責備,因為小人的作風就是嚴於律人,寬於律己的。

十六,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游問孔子孝。孔子說,今天人們談論起孝道來,就認為能贍養老人,能給他飯吃,給他錢花,就算是盡孝了。但是狗了、馬了都會有人餵養,如果態度不恭敬,和餵養狗、馬又有什麼區別呢?所以說,孝順父母,最關鍵的一個字是「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論語雜談 的精彩文章:

弘揚傳統文化——《論語》經典名句分享之四

TAG:論語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