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攻城代價巨大,卻為何非攻不可?讓你知道古人可不傻!

古代攻城代價巨大,卻為何非攻不可?讓你知道古人可不傻!

在冷兵器時代,經常會有因為一座城池而改變一場戰役甚至滅亡一個國家的事情發生。既然攻城會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為什麼還要死磕著不放,繞過去不行嗎?答案是:不行

破城國亡

一座位於戰略要地的城池必然守著通關的道路、隘口、水道等交通要地。比如山海關,清軍想要入關則必須通過這裡,就因為吳三桂沒有死守,把還可一戰的大明直接送進了墳墓。如果你是努爾哈赤,你說要不要打?

攻城場景

古代不比現代交通網路四通八達,也許出了這座城方園幾十里都沒有一口井、一個村,重要的物資絕大部分會囤積在城內,就算繞道而行佔了大片的土地也還是一無所獲。而城內卻有飲水、糧草、財寶和象徵王權的宮殿,如果不攻城則戰爭之意義何在?

一將功成萬骨枯

依靠堅固的城牆和充足的屯糧,守軍部隊可以不斷消磨對方的兵力,如果進攻方不能做到圍點打援或者迅速攻破城池只會讓軍隊越打越弱,久攻不下便會使軍心渙散、無力再戰。電影《墨攻》中趙軍攻燕必先取梁城,十萬大軍折損五千也要打就是這個道理。

枕戈待旦

如果攻方棄城而去繼續向敵國後方攻擊,守城部隊就可以隨時出城截斷對方的後路,與支援部隊圍而殲之。一旦繞過去後等於山窮水盡,所以寧可拼上血本也要嘗試將城池打下。

攻城為下下策,卻是必行之策

成功打下一座城的重要性還在於可以充當後續支援部隊的驛站,也能給押送到前線的糧草物資提供集中轉運清點和臨時存放的落腳點。只有如此才能攻守兼備、步步為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決勝軍情 的精彩文章:

日本「天皇之道」和中國「帝王之道」有何不同?真相讓人無比揪心
日本至今不願向中國道歉,到底為什麼?日籍老兵說出真相

TAG:決勝軍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