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九頭鳥原乃神鳥,被誤會了千年!

「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九頭鳥原乃神鳥,被誤會了千年!

俗話說「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那麼,九頭鳥究竟是何物?它與湖北人有著怎樣的特殊關係?

1

九頭鳥實際上是上古神鳥

九頭鳥最早文字記載,見於《山海經》。

《山海經》我們知道它是一本關於地理、神話的中國古代奇書,是大文學家魯迅小時候「最心愛的寶書」。

它大體上是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古人認為該書是「戰國好奇之士取《穆王傳》,雜錄《庄》、《列》 、《離騷》 、《周書》、《晉乘》以成者」 。

從歷史研究的角度講,《山海經》最可貴之處在於,他是一本沒有經過統治階層後期整理加工潤色的、原汁原味的上古文字記載。

《山海經之大荒北經》中說:「大荒之中,有山名日北極櫃。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鳥身,名日九鳳。」

是什麼意思呢?

在大荒之中,有座山名叫北極天櫃山。海水從北面灌注到這裡。有一個神人,長著九個腦袋和人的面孔、鳥的身子,名叫九鳳。

2

楚人尊鳳

楚國建於周成王時期,滅於秦統一中國時期,存在於歷史長河中將近800年(公元前1123年-公元前223年)。

它發詳於湖北,最鼎盛時期疆土至少在150萬平方公里以上。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東至大海,南至南嶺,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蘇北部、陝西東南部、山東西南部。

楚人尊鳳是由其遠祖拜日、尊鳳的原始信仰衍化而來的

楚人公認自己的祖先是祝融。

祝融,本名重黎,中國上古帝王火神。「擊石取火」就是祝融發明的。

據山海經記載,祝融的居所是南方的盡頭衡山,是他傳下火種,教人類使用火的方法,並常在高山上奏起悠揚動聽、感人肺腑的樂曲,相傳名為《九天》,使黎民百姓精神振奮,情緒高昂,對生活充滿熱愛。

祝融死後,葬在南嶽衡山之陽,後人為了紀念他,就把南嶽最高峰稱為祝融峰。

屈原被流放後,首先想到的就是去衡山拜祭自己的祖先祝融,並且在衡山住了很長時間。

祝融氏與伏羲氏(日)、女媧氏(月)、共工氏(水)同時,是崇拜自然中日、月、水、火的氏族。比神農氏(牛)、軒轅氏(猿)、三苗氏(蛇)、有熊氏(熊)、有虞氏(騶吾)、有媯氏(龜)等動物圖騰的氏族還要早。

祝融的後裔分為八姓·即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史書稱為「祝融八姓」。

漢代《白虎通》說,祝融「其精為鳥,離為鸞。」 《卞鴉· 絳鳥》注曰:「鳳凰屬也」。可見,祝融是鳳的化身。

因此,鳳是楚人心目中的神鳥,相對於龍是中原文化的圖騰,鳳是楚文化的圖騰。

鳳凰性格高潔,非晨露不飲,非嫩竹不食,非千年梧桐不歇息。

楚文化遺存中有大量鳳元素。比如鳳鳥雙連環鳳鳥紋銅戈卣、虎座鳳鳥漆木架鼓、鳳龍虎綉羅禪衣等。

2011年,湖南省博物館舉辦了楚文化大展,名字就叫「鳳舞九天」。「鳳」是楚人的圖騰,是楚人先祖祝融的化身;「九天」是祝融為楚人先民做的樂曲。楚文化大展取名「鳳舞九天」,真是太貼切不過了。

鳳龍虎綉羅禪衣

彩繪鳳鳥紋木雕漆座屏(整體)

戰國(公元前475-前221年)

彩繪鳳鳥紋木雕漆座屏(局部)

戰國(公元前475-前221年)

註:漆座屏是用於置放琴瑟的用具。

這組雕像在極為有限的屏面空間內,刻畫出鳳、鹿、蛇、蛙等55隻形態各異的動物,其中鳳鳥戰勝毒蛇的主題表現得淋漓盡致。由於南方楚地氣候潮濕,人們時常受到毒蛇攻擊,故而座屏以鳳鳥戰勝毒蛇為構圖核心,是楚人尊鳳的有力文物證明。

3

「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是文化融合的產物

現在的中華文明,是古中原文化、楚文化、齊魯文化、吳越文化、各地區原始部落文化等不斷融合的產物。

他們具體是怎麼融合的呢?以湖南為例。

湘西高廟文化遺址、道縣玉蟾岩遺址、澧縣城頭山文化遺址,揭示了1萬多年前,沅澧流域就有原始部落文化活動,他們是我們目前可考的最早的祖先。

從出土文物來看,我們的祖先崇尚鳳。

高廟遺址出土文物上的鳳凰圖騰

幾千年後,楚人南下,原有的楚文化與我們沅澧流域上古部落文化相融合,形成新的楚文化,其中主要為荊楚文化(湖北區域)、湘楚文化(湖南區域)。

楚人以祝融為始祖,和沅澧流域原始部落文化一樣,都是以鳳為圖騰,所以在這次融合過程中雙方的圖騰沒有產生衝突。鳳是大家心目中公認的神鳥。百鳥朝鳳、鳳凰濕槃等都是正面積極的。

楚人在擴張過程中,逐漸吞併了周圍其他原始部落,楚文化此時是強勢文化,而被吞併的一方,是弱勢的一方,弱勢一方所崇拜的圖騰讓位於鳳。

最典型的是楚文化吞併巴蜀文化。巴蜀文化崇尚虎,在楚人心目中,虎比鳳低一個檔次,最明顯的體現是楚文物「虎座鳳鳥漆木架鼓」,虎居於鳳之下。

此時,鳳是正面積極的,虎是反面消極的。

虎座鳳鳥漆木架鼓

戰國(公元前475—前221年)

湖南少數民族現有的織錦圖案「雙鳥朝神人圖」

註:這兩幅圖虎都是被鳳踏在腳下。

楚國存在800年後,被秦所吞併,然後歸於漢。秦漢在不斷的融合過程中,主體為古中原文化。古中原文化圖騰為龍。

雖然楚文化是被融合的一方,但由於楚文化本身足夠強大,中原文化在吸收楚文化時,不是碾壓式的吞併與被吞併,而是有如兩夫妻結婚,不斷磨合,有時好得蜜裡調油,這時便出現了「龍鳳呈祥」有時恨得牙痒痒,這時便出現了「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湖北是楚國的發祥地)。

參考資料:

閻朝科:《誰是人類最早的文明》

周光華:《華夏文明起源與融合發展》

張正明:《楚文化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我瀟湘 的精彩文章:

屈原:極高寒的理想,極熱烈的愛情

TAG:愛我瀟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