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讀英烈事迹 談勵志感想丨全軍戰鬥英雄——白炳武

讀英烈事迹 談勵志感想丨全軍戰鬥英雄——白炳武

原標題:讀英烈事迹 談勵志感想丨全軍戰鬥英雄——白炳武


白炳武,遼寧新賓滿族自治縣人,1926年出生。1945年8月入伍,1948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入伍後,他苦練殺敵本領,軍事技術精湛,曾兩次當選為全炮兵旅「甲等模範瞄準手」,所在班獲得「技術冠全軍」的獎旗,所在連被譽為「神炮第六連」。先後參加攻打清風店、石家莊、太原、蘭州等戰役80多次,戰績卓著,曾5次榮立戰功。特別是在太原戰役中,他表現非常出色,射擊炮彈命中率達95%以上,被19兵團授予「神炮手」稱號,榮立大功1次。1950年初出席19兵團英模代表大會,8月出席西北五省地區英模代表大會。1950年9月作為全軍唯一的炮兵代表,光榮出席了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受到了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領導同志的親切接見。先後榮獲人民功臣榮譽章、中國人民解放軍戰鬥英雄代表大會紀念章、抗美援朝軍功章、解放獎章、獨立功勛榮譽章各一枚。1991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將白炳武事迹收入《中國軍事百科全書》「中國人民解放軍英雄模範名錄」。1983年12月白炳武從副師職崗位離休,2012年4月,在石家莊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病逝,享年86歲。


1


滿懷深仇大恨參加革命隊伍


白炳武,1926年出生在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家庭成員有父母、哥哥和兩個姐姐。父母一年到頭拚命勞作,也難填飽全家人的肚子。白炳武從小就和父母一起干農活,除草、餵豬、擔水等樣樣都干。1938年,白炳武十二歲時,父親因「通共」罪名被日本憲兵抓走,慘遭毒打,不到一周便被折磨而死,第二年母親也不幸去世。失去父母雙親的白炳武,成了孤苦伶仃的孤兒,在他幼小的心中,埋下了對日寇侵略者的深仇大恨。為了謀生,15歲那年,他和村裡幾個窮苦孩子一起,一路要飯來到撫順龍鳳煤礦,當了煤礦工人。在這裡他們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吃的是橡子面、高粱面、玉米面「 三面合一」的窩窩頭,還不管飽;睡的是破炕席,蓋的是破麻袋,乾的是苦力活兒,得了病沒人管。1942年,龍鳳煤礦流行霍亂,每天往外抬死人。白炳武不幸患上霍亂,骨瘦如柴,幾乎快斷氣了,礦主打算把他抬出去活埋掉。有幾個工友很仗義,聽到消息後,冒著危險把他轉移到變電所地下室,這才幸免於難。1945年8月,白炳武帶著對日本侵略者和地主資本家剝削階級的刻骨仇恨參加了革命隊伍,編入冀熱遼混成旅炮兵團3營8連當戰士;1946年3月編為晉察冀炮兵團13連當炮手,開始了他的炮兵生涯。


2

苦練軍事技能爭當優秀瞄準手


到部隊不久,白炳武參加了第一次戰鬥——攻打大同。 他所在的炮連擔負為步兵打開突破口的任務。在距敵三百米的位置,只聽得「轟!轟!」大炮吼了幾聲,敵陣地上頓時塵煙瀰漫。指揮員一聲令下,步兵迅速沖了上去。但由於大炮沒有命中目標,此次衝鋒造成較大的傷亡。情急之中,連長命令白炳武等炮手找來幾床棉被,澆上水,蒙在大炮的護板上,然後冒著槍林彈雨將大炮推到距敵人僅三十米的地方,用「炮膛瞄準法」,準確地摧毀了敵碉堡。這次戰鬥,使白炳武深深意識到當一名優秀瞄準手的重要性,他痛下決心:一定要練一手過硬的殺敵本領,成為百發百中的瞄準手。


為了提高軍事技術,他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辛苦和汗水。從1948年3月起,白炳武所在炮兵旅進行了為期六周的練兵活動。 當時,該旅的大炮大多是日式改造的三八野炮,零件不全,準確性能差,熟練掌握其操作技能難度很大。白炳武知難而進。他利用擦炮的時機,熟記各部件性能特點;晚上喂馬的時候,練習裝定分劃。熄燈後,摸黑練習夜間裝定改裝分劃的技能。為檢查裝定改裝的效果,沒有手電筒照明,就捉幾個螢火蟲放在小瓶里或用香頭、煙頭來代替。雨天在外面不能練習,他們班就用木頭自製了一個模型,在室內練習協同動作。經過6周的刻苦訓練,白炳武終於摸清了火炮空回的規律,掌握了操作要領,連高低機、方向機每打一圈、半圈、四分之一圈相應多少密位,都做到了心中有數,練就了閉眼或蒙眼裝定諸元的過硬本領。他不僅自己苦練,還注意幫助別人。練兵後期,他被提升為副炮長。在他的影響和具體幫助下,培養出6個精通全套業務的炮兵瞄準手。在炮兵旅舉行的瞄準手比武大會上,隨著指揮員六個口令的陸續發出,白炳武的雙手飛快搖動,他的動作與口令幾乎同時完成。接著,白炳武開始蒙目操作。一連串的口令過後,白炳武僅以2個密位、距離25米的誤差,順利通過了考核,博得了現場觀眾的熱烈喝彩,受到旅首長的嘉獎,被旅司令部、政治部授予「甲等模範瞄準手」稱號。 炮兵旅辦的報紙還專門介紹了白炳武創造的新技術。


3


精準操炮射擊戰場殺敵立大功

在攻打高碑店戰鬥中,白炳武的瞄準技能發揮了重要作用。 高碑店守敵的頭目是既瘋狂又狡詐的王鳳崗,此人在抗戰時曾參加八路軍,爾後又先後投降日軍、國民黨。敵人非常熟悉我軍的戰術,工事修築得極其難攻。面對頑敵,白炳武和他的戰友在距敵約五百米處,僅以七發炮彈就摧毀了敵人的外圍工事,擊毀了敵人的五個碉堡。當步兵乘勝突進火車站時,水塔上的敵人以居高臨下之勢猛烈射擊,致使步兵的幾次衝鋒均以失敗告終。在這緊急關頭,白炳武準確地將炮彈射入了水塔的窗口,徹底摧毀了敵人的指揮所。 此次戰鬥,炮連榮獲「神炮十三連」的光榮稱號。


1948年10月,白炳武參加了攻打太原的戰役。 太原是閻錫山苦心經營了幾十年的地盤,城周圍建有許多堅固難攻的碉堡,城外則有放滿水、打著樁的護城河。閻錫山曾極為囂張地揚言:共軍要打太原如白日做夢。 根據太原守敵的防禦特點,我軍制定了「鍥子戰術」,即像鍥子一樣從敵人的防禦空隙穿過去,分割敵人,掐斷其供給線,各個殲滅,然後再總攻太原城。 當時,白炳武所在的炮1團6連配屬18兵團43旅攻擊距太原城三公里的淖馬守敵。該地高出太原城300米,是其外圍地區的主要支撐點。山頂的梅花碉,是我方必須首先攻下的陣地。 18日晨6點多,擔當三炮瞄準手的白炳武精密操作,準確裝定諸元,在2000米的距離處直接瞄準梅花碉,神奇般將炮彈射入了碉堡的射擊孔,炮彈即刻從碉堡中心開花。 「打得好!打得好!」陣地上,頓時發出一片歡呼聲。 接著,全連炮火相繼開始轟擊,僅10分鐘時間,就摧毀了地堡和總指揮所,打開了兩個突破口,打退了敵人的五次反撲。 由於射擊準確,該連僅用130發炮彈即完成了任務,比原計劃節省了320發炮彈。 在攻打牛駝寨要塞時,敵人的碉堡修得又高角度又刁鑽,然而白炳武所在的六連卻以準確的射擊,發發命中,摧毀了敵人的火力點,支援步兵奪取了敵碉堡,受到步兵22團和43旅的嘉獎。 戰後,該連被授予「開炮命中,發發命中,名不虛傳的神炮第六連」的榮譽稱號。白炳武在這次戰鬥中榮立大功,「神炮手」的名字在部隊中廣泛流傳。


4


發揮餘熱竭力弘揚我黨我軍優良傳統


1983年12月,白炳武從石家莊步兵學校副師職崗位上退了下來。作為一名為黨、國家、人民奮鬥了幾十年的老兵,他本可以安度晚年,盡享天倫之樂。但他依然發揮餘熱,盡心竭力為黨工作。他先後擔任了石家莊市10多個單位的「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顧問、校外輔導員、政治顧問等。他不計名利,不要報酬,熱心用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宣傳教育下一代。儘管年事已高,行動不便,但他每次都準時來到會場給青少年作報告,有時還帶病堅持。據不完全統計,在離休後的20多年裡,白炳武共為黨政機關、中小學校、企業廠礦、部隊作報告400多場,聽眾達10餘萬人次。1999年新中國成立五十周年之際中央電視台軍事頻道錄製「全國戰鬥英雄追蹤報道」,對其事迹在全國各地電視台進行了多次播報。他的先進事迹經媒體廣泛報道後,在社會各界引起較大反響。全國各地不少讀者以各種方式向老英雄致以崇高的敬意。2005年,革命聖地延安希望小學的學生,從遙遠的老區給白炳武寄來他們用稚嫩小手剪出的一串串美麗的紅紙花,還在信中真誠地寫道:「尊敬的白爺爺,從您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為黨和國家奮鬥終生的忠誠信念,我們一定像您那樣做人做事,從小立志為人民服務,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練好過硬的本領,長大後為社會主義建設增磚添瓦」。

詳細事迹請關注燕趙晚報全媒體平台(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新聞客戶端ZAKER石家莊)和河北省英烈紀念園網站(www.hebyly.com)。「讀英烈事迹 談勵志感想」中小學生有獎徵文活動,投稿郵箱1024839165@qq.com。投稿時,請註明城市、學校、班級、姓名,並留下聯繫電話。


河北省英烈紀念園供稿 本報記者 孫會芳 整理


編輯:靜靜 責編:卡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燕趙晚報 的精彩文章:

讀英烈事迹 談勵志感想丨抗美援朝一級戰鬥英雄——郭恩志
讀英烈事迹 談勵志感想丨傑出的軍政指揮員——傅崇碧

TAG:燕趙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