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80歲老母親照顧病兒20年,50歲兒子只會喊一個字——娘!

80歲老母親照顧病兒20年,50歲兒子只會喊一個字——娘!

燭光里的媽媽

 我是歌手第一季 第2期

羽泉 

00:00/05:06

50多歲的人,他只會說一個字

80歲的人,她只盼這兒子走在她前頭

這是她的「心愿」

他叫張偉東

她叫張彩英

「上天既然讓我們成為母子,

我就不會拋棄他」

20年,7600多個日日夜夜

這是張彩英母愛的長度

1

80歲的老年人,生活能夠自理已經難得。

但80歲的張彩英像一台機器,每天24小時連軸轉,照顧病兒20年,她不能停,也不敢停。

張彩英無數次想撒手放棄,卻聽不夠50歲的兒嘴裡那一聲娘——這是兒子能說出口的唯一一個字。

對於普通人而言,無法面對的「白髮人送黑髮人」,卻成為這位母親的「心愿」。

20年,一個人生四分之一的長度,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長到談婚論嫁的年紀。

如果光陰虛度,20年也許轉瞬即逝,但對新城街道三官廟小區的張彩英來說,7600多個日夜,卻是一個母親愛的長度。

2

張彩英的小兒子張偉東1989年中專畢業後,在一家企業做人才培訓,勞碌大半輩子的張彩英看著兒女一個個成家立業、結婚生子,平平凡凡的生活中幸福美滿。

1998年臘月的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卻一把將這份幸福美滿打斷。

車禍後張偉東在醫院住了8個多月,因腦損傷過重成了半植物人。

出院後,一家人盡心照料,希望張偉東能儘快好轉。

姐姐每天從5公里外跑來幫忙照顧,哥哥每天一斤羊奶送了好些年,現在也沒斷。

「他姐也不容易,還得看孫子,現在到周末得空就來,幫我拾掇拾掇。」張彩英說,2000年老伴兒去世,照顧小兒子便落在了她自己一個人身上。

「他200斤沉,我上了年紀了,勁小,原來幫他翻身經常把我拽倒,有時候自己掉下床來,到處找人幫忙才能抬上去,後來索性在床邊焊上了鐵柵欄。」張彩英說。

3

今年已經80周歲的張彩英就像一台連軸轉的機器,24小時一刻也不能停。每天早上4點半她都準時起床,為兒子煮上一碗雞蛋面,兒子自己吃不了,她就用筷子一根根的挑著喂。

張彩英吃完早飯就開始站在床邊忙碌著給兒子換紙尿墊。

把兒子拉向懷裡側著身,鋪身向前把尿墊捲起一半塞在兒子身下,新的尿墊同樣一半摺疊接續鋪平;再憋一股子勁兒把兒子推向另一側,抽舊鋪新。這個動作張彩英已經練習了成千上萬遍,忙活完仍耗了半個小時,出了一身汗。

特別是到了夏天,為了防止兒子常年卧床長褥瘡,張彩英要不停給兒子翻身,天氣暖和的時候就用毛巾給他擦身子。

給兒子收拾完,洗完尿布、床單,張彩英又要開始準備午飯。午飯是張彩英包的水餃,水餃是兒子唯一能放在胸前,自己用一隻手就可以抓著吃的食物。張彩英每次都會包上一星期的量,凍上滿滿一冰箱。

生活拮据,張彩英仍把最好的留給兒子,自己湊合著吃點饅頭。每天晚上等兒子睡下了,他每隔一兩個小時就會起床看一眼兒子,看著兒子安靜地睡著,她才安心。

4

「社區里也經常來看望我,現在兒子吃的葯也是人家醫院給送到家裡來的。」張彩英說,由於兒子有社保,符合居家護理的條件,市直機關醫院的醫生定期到張彩英家裡為張偉東護理、送葯。

在給張偉東送葯的同時,醫生們還經常為張彩英量血壓檢查身體,陪他說說話,進行心理方面的疏導。

「張阿姨真是不容易,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樂觀,20多年要是沒有這份樂觀,平常人真挺不住。」市直機關醫院的苗成棟說。

「她是我們社區的老黨員,幹了大半輩子,家庭確實非常困難,現在有什麼救濟慰問都有她一份。」三官廟社區黨支部書記張廣賢說,作為社區老黨員,社區里每月給她400元的補助,每到逢年過節社區里也會送來米面油蛋等慰問品。

「還得感謝黨和政府,還有那麼些好心人,要不俺娘倆真怕連飯都吃不上。」張彩英說,今年「七一」區里走訪慰問困難老黨員剛給了1000塊錢。

兒子原來的廠給兒子辦理了退休,每個月能領到1000多塊錢的退休金,加上自己的養老補助金,吃喝不成問題,日子過得去。

5

「上天既然讓我們成為母子,我就不會拋棄他,我只盼望著他能走在我頭裡,這樣我怎麼著也能閉眼了。」張彩英說,雖然兒子腦損傷嚴重,現在誰都不認識了,語言功能也幾乎全部喪失,但是他唯一會說、能喊出來就是一個字——娘。

「沒事的時候我也會跟他說說心裡話,不管多苦多難,他也是我兒子啊。」20年,7600多個日日夜夜,這就是張彩英母愛的長度。

生活還在繼續,母愛也將更長。

記者:陳洪帥 李凱

來源:濰坊高新傳媒

編輯:新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濰坊高新傳媒 的精彩文章:

TAG:濰坊高新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