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央行重磅發聲!任何個人和機構不得拒收現金

央行重磅發聲!任何個人和機構不得拒收現金

來源:零壹財經

7月13日,央行官網正式發布《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8〕第10號》,公告指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依法應當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要求或者誘導其他單位和個人拒收或者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任何單位和個人存在拒收或者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應當自本公告公布之日起一個月內進行整改。

為什麼要整治拒收現金行為?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流通領域人民幣現金使用出現了一些新問題。如一些消費者在旅遊景區、餐飲、零售等行業商戶消費時被拒收人民幣現金,既損害了人民幣的法定地位,也損害了消費者對支付方式的選擇權。整治拒收現金行為有利於打造安全、高效、和諧的人民幣流通環境。一是有利於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人民幣現金是法定貨幣,體現國家信用,是最基礎最廣泛使用的支付工具之一,公眾對現金支付方式高度信任,保證人民幣現金的順暢流通是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的基本要求。二是有利於鼓勵多元化支付方式和諧發展,目前已經形成現金、銀行卡、互聯網支付和移動支付並存的多樣化支付工具體系,不同的支付工具各有優勢,較好地滿足了不同市場主體的支付需求,應該和諧發展。三是有利於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公平交易的核心原則是保障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的權利,要維護全體消費者特別是那些不習慣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的群體選擇支付方式的權利。

在具體措施方面,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從三個方面整治拒收現金行為:

一是形成合力。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和非銀行支付機構認真落實公告要求,規範商戶收支行為,共同維護市場環境,不斷提升自身信譽和形象。

二是暢通渠道。消費者發現拒收或者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的行為,可以通過消費者權益保護、城市政務熱線、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等各種渠道進行投訴、舉報,相關部門將及時處理。

三是突出重點。在綜合治理的基礎上對行政事業、公共服務、大中型商戶進行重點關注,對不正當競爭、惡意或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的行為,堅決予以查處。

零壹財經·變革與契機:互聯網金融五周年系列專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零壹財經 的精彩文章:

6月P2P消費信貸榜單:月成交約455億元,環比下降6.2%
隱藏的真相:從逾期數據看爆雷P2P和上市系P2P的差異

TAG:零壹財經 |